92例盆腔浆液性癌输卵管伞端病变观察
发布时间:2018-01-28 00:59
本文关键词: 卵巢浆液性癌 p53印记细胞 Mdm2 P53 P21 免疫组织化学 出处:《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背景和目的:传统观点认为卵巢表面上皮可能是卵巢浆液性癌的起源。然而越来越多证据提示“大部分发生在卵巢的浆液性癌组织学来源于输卵管伞端”。近年已有学者提出以诊断名词“盆腔浆液性癌”取代“卵巢浆液性癌”。但卵巢癌发病机制的新学说并不完整,卵巢癌的病理分级缺乏统一标准。鉴于此,本研究总结92例盆腔浆液性癌病例病理组织形态学特点,并结合免疫组化方法探究卵巢浆液性癌的输卵管伞端病变在p53通路(Mdm2-p53-p21)的表达。以期进一步观察探讨卵巢浆液性癌与输卵管伞端病变的关系及病变发展可能机制,进一步验证盆腔浆液性癌的输卵管伞端起源学说,为盆腔浆液性癌的起源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方法: 1标本来源 观察病例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9年11月至2013年3月间92例卵巢浆液性癌病例,行卵巢肿瘤减灭术切除的双附件、全子宫、大网膜、阑尾及其他清扫组织等标本切片,其中输卵管切片均为SEE-FIM方法对其全部取材制片,由两名资深的病理医师复查所有切片。 2显微镜下筛选常规HE切片 复查上述92例标本的全部切片,归纳其病理形态学特点,并根据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MDACC)进行组织学分级。 3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3.1试剂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两步法,分别观察Mdm2蛋白、p53蛋白以及p21蛋白在输卵管伞端粘膜良性病变的表达情况。 3.2病例来源 经复查92例卵巢浆液性癌标本全部切片,其中59例同时伴有输卵管伞端粘膜良性病变。免疫组化观察对象即此59例的输卵管伞端粘膜良性病变。首先行p53染色,结果显示其中有24例输卵管伞端粘膜良性病变存在p53印记细胞。进一步对存在p53印记细胞的24例输卵管伞端粘膜行Mdm2蛋白和P21蛋白免疫组化染色,以观察卵巢浆液性癌的输卵管伞端粘膜上皮p53印记细胞在p53通路(Mdm2-p53-p21)的表达情况。 4统计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显著性水准,进行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及秩和检验。 结果: 1病理形态学观观察 1.1组织学分级 对所选的92例卵巢浆液性癌按照MDACC提出的卵巢浆液性癌的两级分级系统进行分级,其中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63例(68.5%),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29例(31.5%)。 63例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患者的年龄范围主要在52-78岁之间,组织结构主要以实性或腺体结构多见,肿瘤的细胞核重度异型,瘤巨细胞多见而砂砾体少见。 29例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患者的年龄范围在39-63岁之间,组织结构以乳头结构多见并且侵犯卵巢大部分实质区,肿瘤的细胞核轻到中度异型,瘤巨细胞少见但是肿瘤区可多见砂砾体。 1.2盆腔器官受累情况 所观察的92例卵巢浆液性癌的标本均有盆腔脏器受累。但是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与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相比,累及盆腔脏器的数目不同。有统计学差异,Z=-4.261;P0.001。 高级别组中仅一个器官受累的比率是4.76%(3/63),两个器官受累的比率是7.93%(5/63),,三个器官受累的比率是11.1%(7/63),四个器官受累的概率是23.80%(15/63);五个器官受累的概率22.22%(14/63),六个器官受累的概率23.80%(15/63),七个器官受累的概率6.34%(4/63)。 低级别组中一个器官受累的比率是10.34%(3/29),两个器官受累的比率是31.03%(9/29),三个器官受累的比率是31.03%(9/29),四个器官受累的概率是20.69%(6/29);五个器官受累的概率6.89%(2/29)。 结合统计学结果: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组中受累的盆腔器官数要多于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组,提示高级别浆液性癌盆腔播散范围广。 1.3卵巢浆液性癌中卵巢正常实质残存的情况 92例卵巢浆液性癌病例中,有69例可观察到癌组织旁有正常的卵巢实质有残留,其中在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组52例(82.5%)有正常卵巢实质残留,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组有17例(58.6%)见正常卵巢实质残留,不同级别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的正常卵巢实质残留率大于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说明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在卵巢内的侵犯程度低于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 1.4输卵管伞端伴有浆液性癌的情况 92例卵巢浆液性癌病例中,有64例输卵管伞端同时伴有浆液性癌,其中49例(77.8%)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的输卵管伞端同时伴有浆液性癌,15例(51.7%)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的输卵管伞端同时伴有浆液性癌,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以上结果提示在高级别的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输卵管伞端较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的输卵管伞端更容易观察到同时伴有浆液性癌的情况,同时也提示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与输卵管伞端关系密切。 1.5输卵管伞端上皮良性病变 92例卵巢浆液性癌中,共有59例卵巢浆液性癌伴有输卵管伞端粘膜上皮的良性病变,其中40例(63.5%)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伴有输卵管粘膜上皮良性病变,19例(65.5%)低级别卵巢浆液性伴有输卵管粘膜上皮良性病变,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6输卵管伞端上皮良性病变与输卵管癌 59例卵巢浆液性癌伴有输卵管伞端上皮良性病变的病例中,其中52例(88.1%)亦同时伴有输卵管浆液性癌,其中高级别组有37例(92.5%),低级别组有15例(78.9%);剩余7例(8.9%)输卵管粘膜上皮增生病例未观察到伴有输卵管浆液性癌,其中高级别组有3例(7.5%),低级别组有4例(21.1%)。 结果提示卵巢浆液性癌输卵管粘膜上皮存在良性病变同时伴有癌的比例高于不伴有癌的比例,同时高级别组中输卵管粘膜上皮存在良性病变同时伴有癌的比例也高于低级别组。 1.7砂砾体 92例卵巢浆液性癌病例中共有26例在癌组织内可见存在砂粒体,其中12例(19.0%)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组中可见砂砾体,14例(48.3%)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组中伴有砂砾体出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以上结果提示在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的癌组织内出现砂砾体的比例较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高。 1.8淋巴转移情况 92例卵巢浆液性癌其中只有4例卵巢浆液性癌发生了淋巴结转移,其中高级别浆液性癌中有3例(4.7%)发生淋巴结转移,而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中仅仅有1例(3.4%)发生淋巴结转移,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92例卵巢浆液性癌中只有很少的几例病例发生了淋巴道转移,由此提示淋巴道转移可能并不是卵巢浆液性性癌的主要转移途径。 1.9两组年龄比较 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组年龄范围在50-80岁之间,平均年龄是62.8岁(62.8±1.11;n=63),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组年龄的范围在30-60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9.7(49.7±1.82;n=29),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的年龄平均高于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组的年龄,两组的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 2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2.1p53印记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的染色结果 59例存在良性病变的输卵管粘膜上皮的卵巢浆液性癌病例中,40例为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其中20例(50%)输卵管伞端粘膜上皮存在p53印记细胞;余19例为低级别卵巢浆液性,其中4例(21.1%)输卵管伞端粘膜上皮存在p53印记细胞。高级别和低级别组输卵管伞端粘膜上皮p53印记细胞出现的比例有差异(P0.05)。 上述结果表明:p53印记细胞在高级别浆液性癌输卵管伞端出现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其在低级别浆液性癌的输卵管伞端上出现的比例,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与p53印记细胞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2.2Mdm2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的染色结果 24例存在p53印记细胞的卵巢浆液性癌中,高级别浆液性癌组中16例(80%)输卵管伞端存在p53印记细胞的Mdm2蛋白阳性表达;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组中3例(75%)输卵管伞端存在p53印记细胞的Mdm2蛋白阳性表达。 结果提示Mdm2蛋白在输卵管伞端存在p53印记细胞的卵巢浆液性癌的病例中,两种级别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p21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24例存在p53印记细胞的卵巢浆液性癌中,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组中16例(80%)输卵管伞端粘膜存在p53印记细胞的p21蛋白阳性表达,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组中3例(75%)输卵管伞端存在p53印记细胞p21蛋白阴性表达。 结果提示p21蛋白在输卵管伞端存在p53印记细胞的卵巢浆液性癌的病例中,两种级别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根据MDACC分级,两种级别的卵巢浆液性癌存在明显的区别,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盆腔播散范围更广,在卵巢内侵犯程度低于低级别浆液性癌。 292例卵巢浆液性癌多同时伴有输卵管伞端病变(癌和良性病变),输卵管伞端良性病变存在p53印记细胞的比例和同时伴有浆液性癌的病例在高级别组所占比例更高。 3输卵管伞端上皮p53印记细胞,与Mdm2-p53-p21通路异常表达有关。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3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熊光武;张国楠;;子宫腺肌病恶变[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年01期
2 Finch A.;Shaw P.;Rosen B.;S.A. Narod;李奎;;159例BRCA1和BRCA2携带者进行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的临床和病理发现[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6年Z1期
3 李环;;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与卵巢透明细胞癌的相关性[J];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31期
本文编号:1469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4693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