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阴道菌群及宫颈局部免疫功能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 生殖道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 T细胞亚群 出处:《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阴道菌群及宫颈局部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妇科门诊有生殖道感染症状的患者300名,根据是否有高危型-HPV感染分为高危型-HPV组(高危型-HPV阳性组)123例和对照组(高危型-HPV阴性组)177例,检测所有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阴道菌群和宫颈分泌物CD_4~+ T、CD_8~+ T情况。结果 300例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者123例,感染率为41.0%,其中HPV16亚型70例,占56.9%,其次为HPV52亚型,占13.8%。高危型-HPV组乳酸杆菌、衣原体、解脲脲原体、细菌性阴道病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人支原体、霉菌和滴虫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危型-HPV组宫颈分泌物CD_4~+ T和CD_4~+ T/CD_8~+ T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宫颈分泌物CD_8~+ 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是高危型-HPV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阴道菌群及宫颈局部免疫功能有关,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是高危型-HPV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 risk HPV infection of cervix and vaginal flora and local immune function of cervix. Methods 300 patients with genital tract infection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5.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re is high risk type of HPV infection, we divided it into high risk type group (high risk type HPV positive group, 123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high risk type HPV negative group, 177 cases). High risk type of HPV infection was detected in all patients. Results among the 300 patients, 123 cases were infected with high risk type of HPV, and the infection rate was 41. 0%, including 70 cases of HPV16 subtype (56.9%), followed by HPV52 subtype (13. 8%). High risk type HPV group Lactobacillus, chlamydia, chlamydia, chlamydia, chlamydia, chlamydia, chlamydia, chlamydia, chlamydia, lactobacillus and chlamydia. The positive rate of Ureaplasma Urealyticum and bacterial vaginosi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positive rate of mycoplasma, mycoplasma and trichomonas. The levels of CD4T and CD4T / CD8T in high-risk type HPV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D8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Ureaplasma Urealyticum is an independent influencing factor of high risk type of HPV infection. Conclusion High risk HPV infection is related to vaginal flora and local immune function of cervix. Chlamydia Urealyticum and Ureaplasma Urealyticum are independe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igh risk type of HPV infection.
【作者单位】: 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
【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一般研究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4KYB254)
【分类号】:R737.33
【正文快照】: 引起宫颈病变进展的危险性明显高于低危型-HPV感染[1];宫颈HPV感染的传播方式主要为性传播,性活跃的女性HPV的感染率比较高,但HPV感染并不一定都会发展为宫颈癌,多数HPV感染患者都可以通过自身机体免疫力将HPV病毒清除,只有少数HPV感染后机体免疫力不能把病毒清除掉,成为HPV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东玲;梁小勤;刘瑶;肖翠珍;金黎;;高危型HPV16/18感染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2008年04期
2 周小玲;黄瑾;;妊娠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易感性的相关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年03期
3 李世霞;;515例妇女高危型HPV感染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1年16期
4 胡慧仙;;高危型HPV在健康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年20期
5 叶雪瑞;董瑞;李立群;谷鸿喜;商庆龙;;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组整合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与感染;2014年01期
6 刘润冰,安宏亮;146例妇女高危型HPV阳性检查结果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刘小平;高危型HPV阳性的处理[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4年03期
8 肖静;黄健;;对高危型HPV治疗的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7年08期
9 杨莉;莫宝庆;;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年31期
10 余鑫煜;郑专;杨明峰;;绍兴地区成年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及年龄关系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岑坚敏;钱德英;王丁;曾仁海;舒焰红;洪淡华;黄志宏;林爱华;;高危型HPV检测对不典型鳞状细胞的分流监测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欧阳敏珊;叶敦敏;;宫颈上皮内瘤变证型分布及与高危型HPV感染相关性的研究[A];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沈云岳;刘华;王蕾;高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方法的评估[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4 张立冬;谢威;裴静;赵旦;;宫颈细胞学筛查及高危型HPV检测与宫颈组织学[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5 张为远;武明辉;张凇文;谢争;冯静;王军华;蒋京伟;;北京部分地区妇女HPV感染及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球华人妇产科学术大会暨第三次全国妇产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许锴;张德亭;童郁;;HPV分型测定和高危型荧光定量检测的比较[A];2007年浙江省医学检验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李肖甫;智艳芳;李雁青;;高危型HPV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黄一统;郑飞云;柯晓慧;胡芝;徐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监测[A];2013年浙江省妇科肿瘤学术年会暨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宫颈癌筛查及子宫颈疾病规范化诊治”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3年
9 游珂;郭艳利;耿力;乔杰;沈晓野;范晓红;;高危型HPV以及病毒载量检测在CINⅡ及以上病变检出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球华人妇产科学术大会暨第三次全国妇产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0 王玲;姚红霞;吴红;;艾拉-光动力治疗CINⅠ及高危型HPV感染临床观察[A];第四届长三角妇产科学术论坛暨浙江省2009年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王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可用于宫颈癌初筛[N];健康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于露露;HPV16/18E6癌蛋白、p16/Ki-67表达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关系及其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评估[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2 张魏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早期蛋白E6和E7调控细胞周期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浩罡;OPN、p53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与高危型HP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2 赵晓梅;47例高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刘静;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与阴道局部黏膜免疫中免疫球蛋白的关系[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张乾泉;遵义地区611例妊娠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状调查[D];遵义医学院;2016年
5 李英;煤矿女职工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6 张丽霞;晋城地区机会性筛查人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水平及基因型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7 崔曼;968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8 梁培琴;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9 冯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方法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10 张晓丹;细菌性阴道病合并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91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491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