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炎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18-02-13 15:09

  本文关键词: 微波 宫颈炎 慢性 人乳头状瘤病毒 重组人干扰素 出处:《医学动物防制》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观察微波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炎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某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伴高危型HPV感染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均在月经干净后3~5 d行微波治疗,观察组在微波治疗2 d后隔天每晚睡前阴道后穹隆纳入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1枚,连用10 d为一个疗程(月经期间停药),连续用药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子宫颈糜烂样改变的有效率及HPV阴转率。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55,P0.05)。观察组高危型HPV感染转阴率为55.0%(33/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0%(2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P20.05)。结论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炎伴高危型HPV感染疗效好,且高危型HPV感染的阴转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crowave combin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cervicitis with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infection.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13 to June 2015, 120 patients with chronic cervicitis associated with high-risk HPV infection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digital table method, the patients in each group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icrowave for 5 days after menstru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 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伪 -2b vaginal effervescent capsule was added into the vagina fornix before sleep every night after microwave therapy for 2 days. Ten days of continuous treatment were used as a course of treatment. The effective rate of cervical erosion-like change and the rate of HPV negativ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3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3 course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0,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80.0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蠂 25.55% P 0.05). The negative rate of high-risk type HPV infe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5.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35.0% 2160%) (蠂 25.67% P20.050.Conclusion Microwave combined with interferon therapy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Sex cervicitis with high risk HPV infection is effective. And high-risk HPV infection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
【分类号】:R711.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东玲;梁小勤;刘瑶;肖翠珍;金黎;;高危型HPV16/18感染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2008年04期

2 周小玲;黄瑾;;妊娠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易感性的相关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年03期

3 李世霞;;515例妇女高危型HPV感染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1年16期

4 胡慧仙;;高危型HPV在健康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年20期

5 叶雪瑞;董瑞;李立群;谷鸿喜;商庆龙;;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组整合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与感染;2014年01期

6 刘润冰,安宏亮;146例妇女高危型HPV阳性检查结果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刘小平;高危型HPV阳性的处理[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4年03期

8 肖静;黄健;;对高危型HPV治疗的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7年08期

9 杨莉;莫宝庆;;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年31期

10 余鑫煜;郑专;杨明峰;;绍兴地区成年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及年龄关系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岑坚敏;钱德英;王丁;曾仁海;舒焰红;洪淡华;黄志宏;林爱华;;高危型HPV检测对不典型鳞状细胞的分流监测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欧阳敏珊;叶敦敏;;宫颈上皮内瘤变证型分布及与高危型HPV感染相关性的研究[A];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沈云岳;刘华;王蕾;高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方法的评估[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4 张立冬;谢威;裴静;赵旦;;宫颈细胞学筛查及高危型HPV检测与宫颈组织学[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5 张为远;武明辉;张凇文;谢争;冯静;王军华;蒋京伟;;北京部分地区妇女HPV感染及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球华人妇产科学术大会暨第三次全国妇产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许锴;张德亭;童郁;;HPV分型测定和高危型荧光定量检测的比较[A];2007年浙江省医学检验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李肖甫;智艳芳;李雁青;;高危型HPV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黄一统;郑飞云;柯晓慧;胡芝;徐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监测[A];2013年浙江省妇科肿瘤学术年会暨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宫颈癌筛查及子宫颈疾病规范化诊治”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3年

9 游珂;郭艳利;耿力;乔杰;沈晓野;范晓红;;高危型HPV以及病毒载量检测在CINⅡ及以上病变检出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球华人妇产科学术大会暨第三次全国妇产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0 王玲;姚红霞;吴红;;艾拉-光动力治疗CINⅠ及高危型HPV感染临床观察[A];第四届长三角妇产科学术论坛暨浙江省2009年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王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可用于宫颈癌初筛[N];健康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魏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早期蛋白E6和E7调控细胞周期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浩罡;OPN、p53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与高危型HP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2 赵晓梅;47例高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张乾泉;遵义地区611例妊娠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状调查[D];遵义医学院;2016年

4 李英;煤矿女职工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5 张丽霞;晋城地区机会性筛查人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水平及基因型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6 崔曼;968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7 赵薇;高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43例临床病例分析[D];浙江大学;2013年

8 单玉珍;西安市长安区妇科就诊妇女高危型HPV感染及亚型分布调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9 冯婷;女性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转归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毛静月;焦磷酸测序技术在高危型HPV分型中应用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08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508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6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