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HDACi联合ATRA重启宫颈癌细胞RARβ2表达及其抗肿瘤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4 21:35

  本文关键词: 宫颈癌 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剂 ATRA ChIP 分化治疗 出处:《山东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宫颈癌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居生殖道恶性肿瘤首位。每年全世界大约有53万新发病例,约50%患者死于该疾病,其中的80%来自发展中国家。早期宫颈癌一般推荐采用手术治疗,对于晚期转移和复发的病例,则失去了手术机会,常规采用化疗和放疗。然而,由于耐药的发生,患者身体耐受状况的恶化,放、化疗效果十分有限。因此,深入探讨宫颈癌发病机制,寻找更为安全有效、靶向性强的宫颈癌防治办法意义重大。 靶向抑制组蛋白脱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 HDAC)是一种目前非常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手段。组蛋白的乙酰化修饰是一种重要的基因表达调控模式,由HDAC和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 HAT)共同调节。研究证实,脱乙酰化作用过度,导致一系列肿瘤抑制基因下调/沉默,在肿瘤的发生过程起到关键作用;在宫颈癌组织中,HDAC活性异常增高;宫颈脱落细胞学发现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程度相关。因此,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 HDACi)是一种潜在的宫颈癌靶向治疗药物。 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是一种上皮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调节剂,可以诱导发生转化的细胞重新进入分化程序,而被用于肿瘤的防治。ATRA与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 RAR)结合,尤其是RARβ2,才能发挥抗肿瘤作用。RARβ2作为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由于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和/或去乙酰化修饰而在包括宫颈癌在内很多肿瘤中的表达被沉默。有研究报道,HDACi可以上调多种肿瘤RARβ2的表达。因此,HDACi联合ATRA能否重启宫颈细胞RARβ2的表达,并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本课题将分析临床宫颈癌组织中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与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s, TSGs)表达及相关病理参数的关系;深入探讨HDACi (VPA和SAHA)联合ATRA对宫颈癌细胞RARβ2的表达的影响,从表观遗传修饰角度来阐明调控机制;通过体外实验,研究HDACi联合ATRA的抗宫颈癌作用,并深入探讨分子机制;建立人宫颈癌移植瘤模型,进一步评价疗效和验证分子机制。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宫颈癌组织中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和RARβ2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甚至缺失:选取高、中、低分化的宫颈鳞癌组织65例,免疫组化检测AcH3、RARβ2、 E-cadherin和β-catenin的表达并评分。结果显示,随着宫颈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AcH3、RARβ2、E-cadherin和p-catenin的表达逐渐降低、甚至缺失;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与RARβ2、E-cadherin和β-catenin的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性(r=0.560, r=0.731, and r=0.733, P均0.01)。表明,宫颈癌的进展过程中存在表观遗传修饰的异常,后者可能参与调控肿瘤抑制基因RARβ2. E-cadherin和β-catenin的表达。 2HDACi联合ATRA显著提高宫颈癌细胞株AcH3水平,重启RARβ2表达:HDACi联合ATRA处理宫颈癌细胞株HeLa和SiHa48h后,基因表达谱芯片和Q-PCR结果证实RARβ2表达重启,转录水平显著上调,而RARα和RARγ则为组成性表达;WB显示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显著提高,RARβ2表达量显著上升。 3AcH3与RARβ2启动子区域RARE结合,启动RARβ2表达:以往研究证实,组蛋白H3第9位赖氨酸乙酰化与基因转录活化相关。我们采用H3K9ac抗体进行ChIP实验,结果显示HDACi联合ATRA通过提高H3K9ac水平,后者再与RARβ2启动子区RARE结合,从而重启RARβ2表达。 4HDACi联合ATRA显著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 1) HDACi联合ATRA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能力: MTT实验显示,HDACi与ATRA联合有效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VPA和ATRA单一应用(P0.01),甚至优于1mgL顺铂对宫颈癌细胞的抑制作用(P0.01);ATRA对pIRES2-RARβ2-EGFP稳转宫颈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与联合用药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HDACi重启宫颈癌细胞RARβ2表达,提供了与ATRA协同抗肿瘤作用的分子基础。药物处理后,Ki67的表达明显减少,细胞集落形成能力被显著抑制,联合用药效果优于任一药物单用(P0.01),再次验证了HDACi和ATRA的协同/相加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2) HDACi联合ATRA引起宫颈癌细胞G1期阻滞:HDACi和ATRA处理宫颈癌细胞株48h后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联合用药使细胞株发生G1期阻滞;WB结果表明,HDACi和ATRA显著上调P21CIP1和P53的表达,而p-Stat3水平显著降低,Cyclin D1水平仅轻微下调。 3) HDACi联合ATRA诱导宫颈癌细胞分化:细胞进入分化程序前需脱离细胞周期,WB和免疫组化结果证实,HDACi联合ATRA显著提高上皮细胞分化标志物Filaggrin、Loricrin、和Involucrin的表达;FACS和WB结果显示,药物处理后未引起细胞凋亡的显著增加。 4) HDACi联合ATRA通过E-cadherin/PI3K/Akt通路诱导细胞分化:WB显示药物联合处理上调E-cadherin/β-catenin和p-Akt水平;分别采用LE-135拮抗RARβ2、siRNA沉默E-cadherin、LY-294002抑制PI3K活性、和siRNA沉默Akt1/2表达,可以阻断诱导分化作用。表明,HDACi联合ATRA重启RARβ2表达,通过E-cadherin-PI3K/Akt通路诱导宫颈癌细胞分化。 5HDACi联合ATRA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分别将5×106HeLa和SiHa细胞裸鼠背部皮下注射,建立移植瘤模型。治疗4周后,联合用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肿瘤体积显著小于VPA组和ATRA组(P0.01),与顺铂治疗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体外实验结果一致,WB显示药物联合处理显著提高组蛋白乙酰化水平,重启宫颈癌细胞RARβ2并上调P21CIP1和P53的表达,而Stat3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免疫组化显示,联合药物处理抑制Ki67表达,增强上皮细胞终末分化标志Filaggrin、Loricrin、和Involucrin的表达。 6建立人宫颈癌组织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验证HDACi联合ATRA对宫颈癌的治疗作用 1) HDACi联合ATRA抑制人宫颈癌组织移植瘤的生长:收集人低分化宫颈鳞癌组织,经过裸鼠皮下2次移植建立移植瘤模型。药物治疗4周后,联合用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P0.01),对照组、VPA组、ATRA组和联合用药组肿瘤平均体积分别316.65±94.58mm3,119.83±7.74mm3, and208.64±76.61mm3,66.84±19.10mm3;肿瘤抑制率(percentage of tumor-growth inhibition,%TGI)分别为59.39%,37.58%,和73.33%。 2) HDACi联合ATRA诱导移植瘤分化及细胞凋亡:药物治疗4周后,剥离肿瘤组织,HE染色可见联合治疗组出现细胞角化和少量角化珠形成,未见核分裂相,而对照组仍维持来源宫颈癌组织的低分化状态,核分裂相多见。免疫组化显示,HDACi联合ATRA抑制Ki67表达,提高AcH3、RARβ2、及Loricrin、和Involucrin的表达;TUNEL检测显示,VPA治疗后凋亡细胞增加,联合治疗组凋亡细胞增加最为显著(P0.01)。 3) HDACi联合ATRA通过表观遗传调控机制重启RARβ2而发挥抗肿瘤作用:药物治疗4周后,免疫组化和WB结果表明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显著提高;ChIP结果显示,H3K9ac可以与RARβ2启动子核心区域RARE结合,从而启动RARβ2的表达;与体外实验结果一致,Q-PCR和WB结果显示重启RARβ2表达后,其下游E-cadherin和上皮细胞分化标志物Involucrin和Loricrin的表达显著上调;同时P21CIP1、P53和活化的Caspase3表达上调,Stat3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Bcl2的表达出现下调。 综上所述,HDACi单独和联合ATRA可以通过表观遗传途径重启宫颈癌细胞RARβ2的表达,继而提供了两者协同/相加抗肿瘤作用的分子基础;HDACi联合ATRA使宫颈癌细胞脱离细胞周期,通过E-cadherin/PI3K/Akt通路诱导细胞分化是其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机制,细胞凋亡也发挥了一定作用。本研究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宫颈癌的发病机制,而且阐明了HDACi联合ATRA对宫颈癌诱导分化治疗的效果及信号途径,为临床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策略,但是治疗效果还需要通过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和评价。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37.3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勇;黄杰;于在诚;;维甲酸类受体与食管癌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13年09期

2 Hélène Léger;Caroline Smet-Nocca;Amel Attmane-Elakeb;Sara Morley-Fletcher;Arndt G.Benecke;Sebastian Eilebrecht;;A TDG/CBP/RARα Ternary Complex Mediates the Retinoic Acid-dependent Expression of DNA Methylation-sensitive Genes[J];Genomics,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2014年01期

3 齐平;靳颖华;张为革;宋宏锐;;分子靶点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14年02期

4 李世蓉;刘冬青;胡凤英;;TNF-α、E2、E6及E7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4年03期

5 孟红;刘倩;吴宁;蒋雪梅;何小艳;丁兀兀;;细胞视黄酸结合蛋白Ⅱ、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J];华西医学;2013年09期

6 罗林;白刚;王行桥;倪炜;左频;袁红平;牛华涛;范耀东;;颅咽管瘤中RARα及PPARβ/δ表达与RA作用的相关性[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7 刘倩;吴宁;孟红;丁兀兀;何小艳;易瑛;;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RABPⅡ和E-FABP的表达及其意义[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年09期

8 杜泽清;赵素芬;;Genistein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2014年08期

9 毕艳静;宁澄清;余聂芳;;基于HDAC抑制剂设计的多靶点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J];肿瘤药学;2014年02期

10 邓汪东;杨峰涛;丁国栋;;丙戊酸钠增强免疫细胞对人膀胱癌细胞的杀伤作用[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菁菁;鲁显福;顾尔伟;;67.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A];全国第四次麻醉药理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2 周岚;;植物化学物质对肺癌的预防作用[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3环境污染及职业暴露与人类癌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莉俐;水杨酸钠诱导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损伤机制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2 曹邦荣;癌旁组织中EMT相关基因表达模式及其对肺癌、乳腺癌、肝癌预后的意义[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3 刁建升;HDAC参与瘢痕疙瘩形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4 李楠;水牛早期胚胎发育蛋白质糖基化机理及转基因克隆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5 于丹丹;VEGF-PKD1-HDAC7轴调控循环内皮祖细胞参与非霍奇金淋巴瘤血管形成的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仲肇基;1、PET/CT引导的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在复发性卵巢癌中临床意义的探讨2、宫颈脱落细胞DAPK1、RAR-β和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其临床意义[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7 孙艳辉;ATRA耐药相关新基因HA117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意义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8 陈华永;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对大鼠机械通气引起肺损伤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3年

9 赵君;视黄酸调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转录的分子机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10 张志栋;ANXA2在胃癌中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耐药影响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磊;慢性病社区干预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陈斌;人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E-FABP与FAS的表达[D];郑州大学;2013年

3 石丽君;卵巢癌顺铂耐药裸鼠模型的构建及差异因子筛选[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4 贾冬丽;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SFRP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5 刘波;维甲酸在体外对C2C12细胞系的增殖、凋亡和肌向分化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6 唐杨琛;5-氮杂2-脱氧胞苷、曲古抑菌素A联合紫杉醇与5-氟尿嘧啶对人胃腺癌细胞reprim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7 汪楠;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8 王梅;全反式维甲酸及其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对A549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和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9 吴勇;维甲酸类受体、PKC-α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10 谭美英;TOPK和TLR2在恶性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南华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11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511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7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