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高反应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扳机剂量的探讨
本文关键词: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受精 体外 胚胎移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出处:《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年2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何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扳机剂量为卵巢高反应患者的合适选择。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湘潭市中心医院生殖遗传中心行IVF-ET的卵巢高反应患者465例,根据扳机日h CG的注射剂量分h CG 2 000 IU组(A组)、3 000 IU组(B组)、4 000IU组(C组)、5 000 IU组(D组)。比较各组间的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情况、获卵率、卵子成熟率、受精率、2PN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胚率及新鲜周期移植后妊娠结局。结果 A组获卵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D组获卵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8.5%vs 87.2%,87.8%vs 92.3%)。A组和B组卵子成熟率及2PN受精率较C组和D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受精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3%vs 88.3%,90.6%,90.2%)。C组可利用胚胎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也显著低于D组(67.9%,66.2%vs 76.2%vs 80.3%)。D组优胚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46.0%,45.1%,49.5%vs 59.2%)。A组、B组、C组的中、重度早发型OHSS发生率无差异,均显著低于D组(0.9%,1.9%,1.8%vs 5.9%)。4组均无中、重度晚发型OHSS发生。各组间新鲜周期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无差异。结论在卵巢高反应患者中,h CG扳机剂量降低至4 000 IU,既能有效的降低OHSS的发生,同时又能保证较好的IVF-ET结局。而h CG扳机剂量降低至2 000 IU,虽然OHSS发生率降低,但获卵率、卵子成熟率、受精率、2PN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及优胚率等体外受精(IVF)结局也随之受影响。4 000 IU h CG是IVF-ET中卵巢高反应患者比较合适的扳机剂量。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 cycle, The optimal dose of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 trigger was selected for ovarian hyperreactive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465 patients with ovarian hyperactivity were treated with IVF-ET from January 2013 to May 2014 in Xiangtan Central Hospital. According to the injection dose of hCG on the trigger day, the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A, group A, group A, group B, group B, group B, group C, group C, group C, group C, group C, group C, group D, the incidence of OHSSs of moderate and severe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OHSS), the rate of egg acquisition and the rate of ovum maturation were compared. Fertilization rate 2PN fertilization rate, available embryo rate, excellent embryo rate and pregnancy outcome after fresh cycle transplantation. Results the rate of egg acquisition in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D in other groups, and that in group 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group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78.5 vs 87.2 vs 87.8 vs 92.3%). The ovum maturation rate and 2PN fertilization rate of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group C and group 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fertilization rate of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other groups. The rate of available embryos in group 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 and group B, an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D (67.96.2vs 76.2 vs 80.30.30.30%). The rate of excellent embryo in group 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B (46.045.51 vs 59.2 vs 59.2).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severe early OHSS in group A and B. All of them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D (0.9%, 1.8% vs 5.9%). There were no moderate or severe late-onset OHSS in group D. the rate of biochemical pregnancy in fresh cycl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D. 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clinical pregnancy rate. Conclusion in ovarian hyperreactive patients, the dose of hCG trigger can be reduced to 4 000 IUUs,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OHSS. At the same time, it could ensure a good outcome of IVF-ET, and the dose of hCG trigger decreased to 2 000 IUUs. Although the incidence of OHSS was lower, the rate of egg acquisition, egg maturation, fertilization rate and fertilization rate were 2PN fertilization rate. The IVF outcome of IVF, such as embryo rate and in vitro embryo rate, was also affected. 4 000 IU hCG was the appropriate trigger dose for ovarian hyperreactive patients in IVF-ET.
【作者单位】: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生殖遗传中心;
【分类号】:R71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徐明彩;张亦文;徐志彦;鲍修华;侯向青;王海燕;;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触发排卵的临床观察[J];生殖与避孕;2010年03期
2 汪云;傅永伦;吕祁峰;曹少锋;陈秋菊;薛松果;匡延平;;降低hCG的剂量不影响控制性超促排卵中卵泡的最终成熟及随后冷冻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J];生殖与避孕;2014年02期
3 林金菊,叶碧绿,赵军招,周颖,黄学锋,郑菊芬;超排卵周期卵巢反应性与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结局的关系[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传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败酱草片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4期
2 徐屏;刘建忠;梁文珍;;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化ve汤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6期
3 马新英;张鑫;刘海飞;刘素洁;赵子英;;调肝健脾解毒汤防治宫颈癌盆腔放疗所致急性直肠放射反应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11期
4 周加林;施卫兵;;自拟茵蒲合剂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30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7期
5 牛玉敏;朱桃花;;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探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徐嵘嵘;;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孙阳春;;67例子宫腺肌病临床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徐庆先;陈珉;;9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张本顺;;胎盘植入保守治疗17例临床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钱玉静;;新生儿窒息产科因素分析与预防[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家;李林;梁小滨;刁军成;;无排卵性不孕症临床研究及新展望[A];江西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暨心脑血管病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2 吴栋才;戴英;陶久红;闻新慧;;HPV及TCT应用于宫颈癌筛查的研究[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沈莉;;产后抑郁症中医药研究进展[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王荣国;;针刀结合骨盆矫正治疗原发性痛经3例[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5 邵梅;;何嘉琳主任治疗内异症之经行吐衄经验[A];第十一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琪;朱名宸;;自拟促排卵方治疗排卵障碍型不孕症60例临床观察[A];第十一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徐慧军;颜建敏;薛辉;;加减益经汤对有卵泡型卵巢早衰的临床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医药防治血栓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陈素琴;;隐性胎盘早剥35例诊治分析[A];浙江省第十九届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许丽琴;周立清;;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8例疗效观察[A];浙江省第十九届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俞信忠;许平;曾艳;吴满武;范佳鸣;钱磊;杨志浩;金晶;;536例女性单纯疱疹病毒-Ⅱ型近期感染状况分析[A];第六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明春;寿胎丸加味方治疗肾虚型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徐洪斌;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和影响根治性治疗后预后因素的评估[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熊瑾;得气、心理因素对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影响的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叶茂;复方金刚藤胶囊的临床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聂睿;HBV在辅助生育技术中的传播风险[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曾晶;益气化瘀方对药物流产及产后炎症模型大鼠子宫复旧不全干预作用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宋燕;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术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构建和评价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方颖妍;肝郁型高泌乳素血症患者人格特征及大鼠模型神经内分泌改变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孙晓玲;基于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抗精子免疫模型及中药干预和免疫功能变化[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陈妙霞;针药结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源;术中应用5-Fu缓释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近期疗效观察[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冯秀丽;RUNX3和EZH2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D];郑州大学;2010年
3 姜平;新密市农村地区子宫颈癌认知现状及筛查结果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4 马丽红;FADD、Livin在稽留流产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郑州大学;2010年
5 张林东;PLGF、Bcl-2及FasL在胎儿生长受限中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张小明;围绝经期抑郁症与性激素水平关系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代波;中药五号栓治疗宫颈糜烂湿热下注证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王丽君;紫石英对排卵障碍大鼠模型卵巢局部FSH、LH影响的机制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张树怡;补肾化瘀方对PCO模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膜上INSR和IGFR基因表达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李艳丽;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IL-4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鸣;GnRHa代替hCG诱发排卵以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9年05期
2 黄学锋,郑菊芬,周颖,林金菊,赵军招,叶碧绿,李澄棣;单精子卵胞浆内穿刺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探讨(附23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0年04期
3 黄宇春,,常才;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HMG/HCG治疗临床分析[J];南通医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4 邢秋霞;帅文;;戈那瑞林(GnRH)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促排卵作用[J];生殖与避孕;2008年04期
5 张四友,郑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替代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诱导排卵预防卵巢过度剌激综合征的初步观察[J];生殖医学杂志;2004年05期
6 林金菊,叶碧绿,周颖,赵军招,黄学锋,郑菊芬,周红卫,历小,陈亦红,周玮;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不孕症临床分析[J];温州医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7 董华,陈士岭,邢福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高危周期中的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年02期
8 帅祖兵;邱文英;徐佳丽;李晶晶;;曲普瑞林触发排卵的临床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6年2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小琴;李予;张清学;王文军;麦美琪;陈向红;陈静华;杨冬梓;;卵巢高反应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影响[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8年05期
2 唐大伟;包俊华;王莹;金锐;刘永杰;刘芳;白刚;;卵巢高反应患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013年09期
3 陈士岭;;卵巢高反应患者的促排卵策略[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年06期
4 许慧丽;郑圣霞;刘雨生;许波;;卵巢高反应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4年03期
5 郭悦;杨菁;蔡晶;彭良玉;闫文杰;;卵巢高反应多因素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对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结局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5期
6 朱光丽;吕玉珍;宋文月;;冻融囊胚移植在卵巢高反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4年02期
7 袁媛;周灿权;;控制性超排卵中卵巢高反应与辅助生殖的安全运行[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3年01期
8 朱依敏;;卵巢高反应人群的降调节方案[J];生殖医学杂志;2007年05期
9 安媛;韩向阳;;对体外受精中卵巢高反应者减量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一例[J];生殖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10 陈秋菊;程利南;李路;高晓红;吴煜;孙兆贵;王健;孙晓溪;;卵巢高反应对围着床期子宫内膜基因表达谱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马艳萍;;微刺激在卵巢高反应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生殖医学学术会议专刊[C];2012年
2 陈秋菊;孙晓溪;李路;高晓红;吴煜;程利南;;卵巢高反应对围着床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β3和白血病抑制因子表达的影响[A];第一届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联合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周灿权;袁媛;;忽视COS高反应危及ART的安全运行[A];2012浙江省计划生育与生殖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陈秋菊;孙晓溪;李路;高晓红;吴煜;程利南;;卵巢高反应对IVF/ICSI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A];第一届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联合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朱元;伍琼芳;辛才林;赵琰;苏琼;许定飞;聂宁;;降调节后卵巢刺激前血清LH水平对卵巢高反应患者IVF-ET结局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内分泌会场(妇科内分泌学组、绝经学组、计划生育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怡梅;控制性超排卵治疗中卵巢高反应影响因素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2 罗海娇;非PCOS患者卵巢高反应的预测因素分析及其对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190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519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