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管缺陷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选题:神经管缺陷 切入点:影响因素 出处:《山东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研究背景 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 NTDs)是人类一组严重的出生缺陷,通常发生在孕后21天至28天,主要包括无脑儿、脊柱裂和脑膨出。NTDs能够导致流产、新生儿死亡以及患儿的终生残疾。NTDs全球发病率为1‰-10‰。NTDs病因复杂,受基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过去的几十年,在NTDs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叶酸对预防NTDs的作用被广泛地研究并得到证实。然而,孕前和孕早期合理服用叶酸仅能预防50%-70%NTDs的发生,其余NTDs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因此,关于NTDs的相关影响因素,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研究表明,母亲孕前较高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孕期主动或被动吸烟、孕早期感冒发热以及相关药物的应用等都可能与NTDs的病因有关。然而,上述因素与子代NTDs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或未被大量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进一步探讨NTDs相关影响因素,从而为NTDs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目的 1.明确NTDs相关影响因素;比较NTDs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对子代无脑儿、脊柱裂、脑膨出三种NTDs亚型发病风险的效应。 2.了解在孕前超重及肥胖、低体重及正常体重的母亲中,围孕期叶酸增补与子代NTDs发病风险的关系。 3.了解母亲孕早期感冒发热及相关药物应用(抗生素、退热药)对子代NTDs发病风险的影响。 4.了解母亲孕期主动及被动吸烟与子代NTDs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 1.病例对照研究 研究共纳入山东、山西两省459对母亲。其中,病例组为调查日期前两年内,经医院确诊孕育NTDs儿的母亲。对照组为同一地区、同所医院同年分娩健康婴儿的母亲。通过自制调查问卷,以面对面访谈,收集研究对象围孕期相关因素的暴露情况。运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应用SAS9.13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研究因素对NTDs发病风险的效应。所用效应指标包括:比值比(OR)、调整比值比(A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 2. Meta分析 回顾已发表的关于母亲孕期吸烟及被动吸烟与子代NTDs(包括无脑儿、脊柱裂和脑膨出)发病风险关系的相关研究。通过检索PubMed, MEDLINE, Springer Link和Elsevier Science数据库获取英文文献;通过检索相关期刊论文(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获取中文文献。此外,通过参考文献回顾其他文献。文献质量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文献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评价。影响因素的合并效应值采用比值比(OR)及各自的95%可信区间(95%CI)估计。发表偏倚采用Begg's检验和Egger's检验。此外,还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所有分析均运用STATA11.0统计软件进行。 研究结果 1. NTDs影响因素及其对子代NTDs发病风险的效应 1.1NTDs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对子代NTDs三种不同亚型发病风险的效应 研究发现,母亲孕期被动吸烟是NTDs的危险因素(AOR=8.688,95%CI=2.329-32.404)。孕早期膳食调整(AOR=0.061,95%CI=0.014-0.274)、围孕期叶酸增补(AOR=0.059,95%CI=0.011-0.321)及健康教育(AOR=0.251,95%CI=0.081-0.781)是NTDs的保护性因素。同时,这些影响因素在NTDs三种主要不同亚型(无脑儿、脊柱裂、脑膨出)中的效应值亦不相同。对NTDs三种主要不同的亚型进行的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母亲孕期被动吸烟和健康教育对无脑儿的效应AOR值(5.489和0.135)强于脊柱裂(3.699和0.563),但与脑膨出的发生无明显的统计学联系(AOR=2.084,95%CI=0.713-6.094;AOR=0.413,95%CI=0.155-1.096)。孕早期膳食调整是三种NTDs亚型的保护性因素,其中,对脊柱裂的效应最强(AOR=0.342,95%CI=0.196-0.598)。此外,研究还发现,围孕期叶酸增补可显著降低无脑儿的发病风险(AOR=0.322,95%CI=0.136-0.767),但与脊柱裂(AOR=0.392,95%CI=0.145-1.064)或脑膨出(AOR=0.456,95%CI=0.110-1.883)无显著的统计学联系。 1.2母亲孕前BMI对围孕期叶酸增补与子代NTDs发病风险关系的影响 与未进行叶酸增补的母亲相比,围孕期进行叶酸增补的母亲孕育NTDs儿的风险为0.315(AOR=0.315,95%CI=0.72-0.577)。以母亲孕前BMI分层,围孕期进行叶酸增补者孕育NTDs的风险(AOR)在超重及肥胖母亲中大于低体重及正常体重的母亲(0.646vs.0.208)。孕前三个月进行叶酸增补的母亲孕育NTDs儿的风险为0.711(AOR=0.711,95%CI=0.323-1.563)。以母亲孕前BMI分层,孕前三个月内进行叶酸增补者孕育NTDs儿的风险(AOR)在超重及肥胖母亲中大于低体重及正常体重的母亲(0.658vs.0.527)。 1.3母亲孕早期感冒发热及相关药物(抗生素、退热药)应用对子代NTDs发病风险的影响 子代NTDs发病风险与母亲感冒或发热(AOR=2.629,95%CI=1.635-4.229)及退热药的使用(AOR=3.376,95%CI=1.680-6.785)显著相关,但是和抗生素的使用=1.822,95%CI=0.845-3.929)无明显相关性。且使用退热药导致无脑儿的风险09,95%CI=1.959-31.134)匕其导致脊柱裂的风险(AOR=3.021,95%CI=1.084-8.418)高。母亲感冒或发热且同时使用退热药的比未使用退热药者子代有更高的发病风险:总NTDs病例AOR (3.270vs.1.865)、无脑儿AOR(7.383vs.2.077)、脊柱裂AOR (2.973vs.2.070)。 2.母亲孕期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与子代NTDs发病风险的关系 2.1母亲孕期主动吸烟与子代NTDs发病风险的关系 母亲孕期主动吸烟对NTDs的合并效应值为1.03(OR=1.03,95%CI=0.80-1.33)。以地理区域划分进行亚组分析时发现,在欧洲和美洲合并值分别为1.39(OR=1.39,95%CI=1.18-1.64)和0.88(OR=0.88,95%CI=0.66-1.17)。按NTDs不同亚型进行亚组分析时发现,对脊柱裂的合并值为1.55(OR=1.55,95%CI=1.06-2.26)。 2.2母亲孕期被动吸烟与子代NTDs发病风险的关系 母亲孕期被动吸烟对NTDs的合并效应值为1.82(OR=1.82,95%CI=1.46-2.27),无脑儿、脊柱裂、脑膨出三种亚型的合并效应值分别为1.72(OR=1.72,95%CI=1.44-2.06)、1.52(OR=1.52,9)%CI=1.29-1.79),2.32(OR=2.32,95%CI=1.34-4.01)。以国家划分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美国和伊朗的合并效应值分别为2.11(OR=2.11,95%CI=1.46-3.06)、1.65(OR=1.65,95%CI=1.16-2.34)和1.25(OR=1.25,95%CI=0.41-3.80)。 研究结论 1.母亲孕期被动吸烟、孕早期膳食调整、围孕期叶酸增补和健康教育与子代NTDs的发病风险相关。其中,母亲孕期被动吸烟可增加子代NTDs的发病风险,孕早期膳食调整、健康教育及围孕期叶酸增补可降低子代NTDs的发病风险。除此之外,这些影响因素对NTDs三种主要亚型的效应值也不相同,亦同时表明了NTDs的病因异质性。 2.母亲孕前BMI可影响围孕期叶酸增补对于降低子代NTDs发病风险的效应。在超重及肥胖(BMI≥24.0kg/m2)的母亲中,叶酸对于子代NTDs发病风险的保护效应弱于其在低体重及正常体重(BMI24.0kg/m2)母亲中的效应。 3.母亲孕早期感冒发热和退热药的使用与子代NTDs的发病风险均相关。与仅感冒发热者相比,母亲感冒发热伴使用退热药物者可增加子代NTDs的发病风险。 4.母亲孕期吸烟可增加子代NTDs的发病风险。在meta分析中,以地理区域划分进行亚组分析,在欧洲,母亲孕期吸烟可显著增加子代NTDs的发病风险。以NTDs亚型划分进行亚组分析,母亲孕期吸烟可显著增加子代脊柱裂的发病风险。 5.母亲孕期被动吸烟是NTDs及其三种主要亚型的危险因素。在meta分析中,以国家划分进行亚组分析,在中国和美国,母亲孕期被动吸烟均可显著增加子代NTDs的发病风险。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15.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文静;张天亮;冷昭廷;王力;于丽;张立明;;磷酸化的JNK和p38在高温致神经管畸形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变化[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3年06期
2 李梅;;减肥手术对骨骼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4年02期
3 尚肖肖;王志萍;赵仲堂;;妊娠期被动吸烟与出生缺陷关系的Meta分析[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年12期
4 孙喜红;王志萍;赵仲堂;;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效果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年05期
5 贺宪民;张群;杨琦;郑菲們;有凤芝;劳海红;金曦;;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和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年01期
6 王苏;文杰;张艳艳;程宇彤;孙涛;张冬花;阴峧茜;张京梅;李志忠;;吸烟与心绞痛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年12期
7 李琦;李俊华;;新生儿神经管缺陷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年03期
8 李智文;任爱国;刘建蒙;张乐;裴丽君;郭湛英;金永生;李竹;;孕早期感冒或发热与常见体表出生缺陷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6年05期
9 李智文;刘建蒙;李竹;;妇女肥胖与子代出生缺陷[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7年04期
10 白云;张红;王惠梅;赵敏;郭兴萍;王钰;;山西省农村出生缺陷围孕期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超;膳食叶酸生物利用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姚琳;人类多能干细胞在神经管畸形发生及预防机制研究中的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3 刘林青;H5N1流感病毒感染孕鼠的机制以及养禽业人员禽流感感染风险调查[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玉霞;MTHFR、MTRR基因多态性与人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2 缪凡;海岛出生缺陷患病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张静;叶酸代谢相关酶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关联[D];中南大学;2007年
4 方俊群;湖南省前10位出生缺陷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占琼;伊宁县农村5岁以下维吾尔族儿童出生缺陷流行病学调查[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6 孙喜红;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宋培培;PcG家族蛋白在神经管畸形中的表达调控[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8 陈倩茹;依那普利叶酸片、辛伐他汀药物疗效个体差异的易感基因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9 梁爽;叶酸代谢通路相关基因SNPs与孕妇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能力的相关性分析[D];复旦大学;2012年
10 胡圆;小鼠正常胚胎和神经管发育缺陷胚胎糖蛋白糖链谱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04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604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