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IVF-ET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血流及胞饮突表达的影响
本文选题:针灸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 参考:《生殖与避孕》2015年03期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IVF-ET胚胎质量好但RIF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于月经第7日开始运用艾条灸神阙穴,针刺穴位关元、气海、子宫、血海等至排卵后第7日止,此为1个疗程,共行3个疗程。对照组于相同时间运用安慰针灸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排卵第7日的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子宫内膜血流指数[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患者子宫内膜表面胞饮突情况。结果:治疗前所有IVF-ET反复失败患者发育的胞饮突少,不同步,发育完全的胞饮突少见,试验组治疗后的患者子宫内膜胞饮突表达丰富,发育完全,与治疗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3个疗程后,排卵后第7日A型内膜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血流参数PI、R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排卵第7日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可以改善IVF-ET胚胎质量好,但RIF患者的子宫内膜形态,降低子宫内膜的血流阻力,改善血供,提高患者子宫内膜胞饮突的表达,从而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利于胚胎种植。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in vitro 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fer (IVF-ET) 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 (RIF)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receptivity and its mechanism. Methods: IVF-ET embryos good quality but 40 of RIF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egan to use the seventh day of menstruation Moxa Moxibustion, acupoint Guanyuan, Qihai, uterus, blood and seventh days after ovulation, the total of 1 courses, 3 courses.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 using the comfort acupuncture needle treatment. Before treatment, the endometrial thickness, seventh days after ovulation, endometrial blood flow [index pulsatility index (PI) and resistance index (RI), and to observe the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pinopode surface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Results: all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IVF-ET repeated failure of development of pinopode less, not synchronous, fully developed pinopodes rare test The expression of rich group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pinopode growth,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ntrol group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fter the change in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3 courses of treatment, seventh days after ovulation type A endometrial ratio i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endometrial blood flow parameters PI, RI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or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of ovulation on endometrial thickness difference of seventh groups after treatment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can improve the IVF-ET quality of embryos, but the endometrial morphology in patients with RIF, reduce the endometrial blood flow resistance, improve blood supply, improve the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pinopode, so as to improve the endometrial receptivity for embryo implantation.
【作者单位】: 青岛海慈医疗集团妇一科;烟台毓璜顶医院生殖医学科;
【基金】:2013~2014年度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275
【分类号】:R71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军,金辉,曹缵孙;子宫内膜骨化[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0年04期
2 董建春,马艳秋;子宫内膜去除术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01年08期
3 岳晓燕,周应芳,刘运明;子宫内膜去除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年09期
4 王海燕,陈贵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月经周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年12期
5 谢梅青;子宫内膜间隙连接通讯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02年05期
6 韩薇薇 ,戴志卓;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妇女外周血和子宫内膜淋巴细胞亚群成分的特点[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2年01期
7 顾丽君;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的研究与进展[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8 叶明珠,林影;子宫内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的基因表达[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3年05期
9 李文惠,仪孝信,高峰,张鑫;腹壁子宫内膜瘤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综合临床;2004年07期
10 林善平,方芳,张平安;病理确诊子宫内膜广泛性多样化生一例[J];临床误诊误治;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娜;;子宫内膜血流与子宫内膜容受性[A];妇科内分泌与辅助生殖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陈贵安;王海燕;;子宫内膜出血机理及修复[A];高泌乳素血症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辛廖冰;范盈盈;;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临床与病理分析[A];2012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及围产医学学术年会暨《妇产科常见疾病规范化治疗新进展》及《围产医学热点追踪》学习班论文集[C];2012年
4 林俊;阮菲;;子宫内膜去除术[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内镜会场(妇科内镜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5 周亮;王荣;李蓉;;妊娠和妊娠失败患者在超排周期第10天子宫内膜差异基因表达谱[A];第一届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联合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马彩辉;李予;王文军;麦美琪;杨冬梓;陈向红;张清学;古少君;;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者子宫内膜整合素β3与细胞问隙连接蛋白43表达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不育症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张静;刘莉;;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天然孕酮治疗67例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绝经学术会议暨绝经相关问题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8 杨开选;徐炼;万宇;宋波;何英;叶绿;吴秀丽;杨帆;孙亮;;418例子宫内膜良性疾病会诊结果的病理分析[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病理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王迅美;许争峰;;子宫内膜组织直接制备染色体技术介绍[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10 李尚为;靳松;龙江;谭宗建;李蕾;;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在入孕早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其与孕激素的关系[A];第九次全国生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瑶邋记者 杨丽佳;子宫内膜“搬家”到肺获复原[N];健康报;2007年
2 徐飞;子宫内膜不安分 “游走”全身惹祸端[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3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 中医科 吴昆仓 主任医师;子宫内膜增厚的形成与控制[N];上海中医药报;2008年
4 赵蓝韵;“长腿”的子宫内膜[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5 庚万炀;当心:子宫内膜乱跑[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6 韦立功 覃江萍;微波子宫内膜消除术治疗月经过多[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王建影;子宫内膜为何在子宫外疯长[N];保健时报;2004年
8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程怀孟;经期气胸:子宫内膜跑到胸腔[N];大众卫生报;2012年
9 滕成梅;子宫内膜“乱走”怎么办[N];中国医药报;2001年
10 辽宁省妇婴医院 杨际春;具有转移和种植能力 子宫内膜组织会游走[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阳艳军;子宫内膜异位症人体组织学模型构建及内异症和非内异症患者子宫内膜粘附特点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2 路军丽;连续联合雌、孕激素补充治疗中子宫内膜的改变及监测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3 赵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4 潘晓玉;Claudin-3和claudin-4在子宫内膜恶性转化中的意义[D];山东大学;2007年
5 丛青;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绒癌的相关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卢永超;SK3在早期胚胎发育、子宫内膜生长及子宫内膜癌发病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佳;细胞间隙连接通讯与子宫内膜异位种植[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8 单铁英;人子宫内膜的体外构建及Ang-(1-7)和AngⅡ对子宫内膜细胞和子宫内膜组织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9 张雯碧;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方向分化的体外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张丹;FSH对子宫内膜的影响和调控机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晓静;子宫内膜干细胞的研究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2 秦定霞;双酚A对子宫内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3 付志红;降钙素在子宫内膜的表达调控及其参与着床作用机制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4 张盛苗;孕激素刺激试验和阴道超声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疾病的筛查[D];青岛大学;2002年
5 陈诚;异黄酮改构化合物对子宫内膜组织的生物学效应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6 张岩;Galectin-3在子宫内膜病变中表达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7 高明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改善子宫内膜状况的临床及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8 彭丹;宫腔镜子宫内膜微创术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9 周爽;经阴道三维超声对绝经后正常子宫内膜及内膜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D];复旦大学;2010年
10 胡燕军;不明原因不孕患者胚胎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的表达[D];浙江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749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749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