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在体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数字化三维导航模型的构建和应用初步探讨

发布时间:2018-05-23 18:57

  本文选题:在体 + 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 参考:《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年01期


【摘要】:目的构建在体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数字化三维导航模型,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通过采集1例2014年11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科拟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Ⅰb1期宫颈癌患者的CT血管成像DICOM数据集,应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构建该患者的骨盆、盆腔血管、腰大肌、淋巴结及闭孔神经等解剖结构,组建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数字化三维导航模型,并应用于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实时导航。结果成功地构建了在体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数字化三维导航模型,并完成了术中实时导航。在导航模型的导引下,顺利完成盆腔淋巴结切除,同时避免了对变异闭孔静脉的损伤。术中通过比较发现所构建模型包括盆腔血管的走行及与周围组织如骨盆、腰大肌、淋巴结的关系和患者实际的盆腔解剖结构一致。重建双侧淋巴结24个,实际切除淋巴结31个。结论在体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数字化三维导航模型可辅助术者在术前熟悉患者实体解剖结构及变异情况,实时指导手术实施,避免血管等重要组织的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
[Abstract]:Objective to construct a digital three-dimensional navigation model of pelvic lymphadenectomy in vivo and discuss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CT angiography (DICOM) data sets were collected from a gynecological department of Southern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hina in November 2014. The pelvis of the patient was constructed by using digital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The digital three-dimensional navigation model of pelvic lymphadenectomy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anatomical structures of pelvic vessels, psoas major muscles, lymph nodes and obturator nerve, and was applied to real-time navigation of laparoscopic pelvic lymphadenectomy. Results the digital three-dimensional navigation model of pelvic lymphadenectomy in vivo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and real-time navigation was completed. Guided by the navigation model, pelvic lymphadenectomy wa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and the damage to the variant obturator vein was avoided. Intraoperative comparison revealed that the constructed model included the path of pelvic vessels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surrounding tissues such as pelvis, psoas major muscle, lymph nodes and the actual pelvic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the patients. Twenty-four bilateral lymph nodes were reconstructed and 31 were actually resected. Conclusion the digital three-dimensional navigation model of pelvic lymphadenectomy in vivo can help the patients to know the anatomical structure and variation of the patient before operation, to guide the operation in real time, and to avoid the injury of important tissues such as blood vessels. To improve the safety and success rate of operation.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2585)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1010003830)
【分类号】:R737.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萍;余艳红;陈春林;欧阳振波;宋小磊;王宏琢;昌仁民;王建平;;CT扫描计算机三维重建女性骨盆的研究方法和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年01期

2 陈春林;宋小磊;余艳红;欧阳振波;刘萍;徐玉静;唐雷;王建平;谭欢庆;昌仁民;钟世镇;;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年04期

3 唐雷;;数字医学技术与精准外科手术[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年01期

4 陈春林;段慧;刘萍;欧阳振波;余艳红;钟世镇;许乙凯;徐玉静;郭传家;毛东瑞;王建平;;基于CT血管成像在体宫颈癌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构建及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年01期

5 陈春林;毛东瑞;刘萍;欧阳振波;徐玉静;段慧;郭传家;王建平;任道坤;谭欢庆;钟世镇;唐雷;;在体女性骶前静脉丛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春林;毛东瑞;刘萍;欧阳振波;徐玉静;段慧;陆琳;钟世镇;;基于CTA三维重建的中国女性髂内动脉解剖学分型[J];解剖学研究;2011年05期

2 高宏建;薛艳青;吴水才;艾海明;杨春兰;白燕萍;盛磊;刘伟;;基于磁共振图像的脑肿瘤自动识别与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3 陈春林;段慧;刘萍;欧阳振波;徐玉静;毛东瑞;郭传家;陆琳;王建平;任道坤;谭欢庆;;基于CT血管成像在体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的方法及意义[J];妇产与遗传(电子版);2011年01期

4 陈春林;毛东瑞;刘萍;唐雷;欧阳振波;徐玉静;段慧;郭传家;李维丽;祝江红;黄蕾;;人正常离体子宫薄层数据采集的方法及意义[J];妇产与遗传(电子版);2011年01期

5 祝江红;徐玉静;刘萍;陈春林;;女性盆腔动脉系统的研究现状与意义[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2年05期

6 王辉华;;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02期

7 柯妍;陈春林;余艳红;刘萍;宋小磊;黄蕾;段慧;王黎;边雪峰;范霞;夏迎洪;;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女性骶骨数字化三维重建的对比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8 陈春林;段慧;;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J];妇产与遗传(电子版);2012年03期

9 祝江红;刘萍;;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研究进展[J];妇产与遗传(电子版);2013年01期

10 陈春林;王黎;刘萍;钟世镇;唐雷;王建平;唐怡欣;陈兰;王俊;霍智锋;;在体子宫腺肌病盆腔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的方法和意义[J];妇产与遗传(电子版);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萍;正常女性骨盆数字化三维重建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2 柯妍;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女性数字化三维骨盆及生理常数的对比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3 任翠;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宫颈癌术前评估及放化疗疗效监测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小磊;子宫静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2 段慧;不同重建阈值对宫颈癌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构建及血供特点分析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3 祝江红;子宫腺肌病DSA血供特点及其对动脉栓塞术疗效趋势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4 毛东瑞;人正常离体内生殖器官薄层数据集的采集及后处理[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5 李娜;早期子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137例临床病理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6 黄蕾;与SNSRH相关的骶子宫韧带精细解剖结构的定性定量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7 陈淑滢;基于CT数据人离体胎盘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方法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8 陈兰;与UAE手术导航相关的在体女性腹盆腔动脉临床解剖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9 孔祥雪;新型人体肝脏铸型标本的数字化制造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10 王黎;基于组织连续切片的子宫主韧带内神经脉管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构建[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绍祥;;数字化人体与数字医学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俞金龙;黄宗海;傅栋;;基于CTA断层图像直肠及周围结构数字模型的重建及三维可视化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3 王华;王伯胤;;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常规造影之挑战——冠脉CTA[J];放射学实践;2009年05期

4 单锦露,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林支付,唐泽圣;中国数字化可视人女性盆腔的计算机三维重建[J];解剖学杂志;2005年03期

5 李茂全,肖湘生,欧阳强,王军臣,张庆,王海岩,陆晨辉;支气管肺癌的肿瘤血管与染色、病理学和预后相关性[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5年03期

6 张丽娟;吕发金;;减影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年01期

7 傅栋;靳安民;;应用CT断层图像快速构建人体骨骼有限元几何模型的方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09期

8 李孝林;;基于CT图像应用Mimics软件快速构建人体胸腰段骨骼有限元模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39期

9 傅征;;数字医学的提出与发展[J];中国数字医学;2007年11期

10 陈春林;黄睿;刘萍;欧阳振波;唐雷;李泽宇;刘畅;洪辉文;吴坤成;钟光明;胡杰威;李鉴轶;余艳红;钟世镇;;人正常离体子宫动脉血管网三维模型的构建及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淮武;周晖;张丙忠;陆晓楣;王丽娟;林仲秋;;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中结扎淋巴管对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形成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年06期

2 杨然;杨雷;;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中结扎淋巴管与电凝闭合淋巴管的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2年09期

3 钟沅月;林宝华;张睿;陈志辽;任英健;吴妙芳;谢玲玲;周晖;饶群仙;梁金晓;林仲秋;;宫颈癌盆腔淋巴结切除临床处理的循证评估[J];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08期

4 高永良;在手术时淋巴造影观察下盆腔淋巴结切除[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计划生育妇产科学分册;1975年04期

5 蔡红兵;影响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因素[J];肿瘤防治研究;2002年04期

6 何善阳;袁力;李捷;沈丽萍;游泽山;姚书忠;;宫颈癌盆腔淋巴结高危型HPV分布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年16期

7 Larciprete G.;Casalino B.;Segatore M.F.;张新艳;;宫颈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腹膜外与腹腔镜两种术式的对比研究[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6年12期

8 金玲桂,徐水凤,高永良;Ⅰ_A期宫颈癌14例盆腔淋巴结转移分析[J];浙江肿瘤;1998年03期

9 李宁忱;膀胱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行膀胱根治性切除与盆腔淋巴结切除后83例随访[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1年12期

10 胡明;朱滔;;Ⅰb和Ⅱa期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296例分析[J];临床医学;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元庆;李秀丽;赵恩锋;李卫平;周宁;牛子儒;王元芬;岳晓静;;机器人、腹腔镜、经阴、开腹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切除的初步临床比较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2 程玺;蔡树模;李子庭;王华英;薛木泉;唐美琴;陈鸣之;臧荣余;孙敏;;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预后研究[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贺国丽;吴秀荣;;59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情况[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4 倪泽称;汪清;胡岚亭;张宇;;膀胱根治性切除与盆腔淋巴结切除的临床应用[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杨栓雀;王平;;Ⅰ、Ⅱ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6 张帆;林蓓;周丹;王冬冬;齐跃;张宇华;董伟妍;张淑兰;;Ⅰa-Ⅱb期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中CK19及HPV DNA的检测及其意义[A];东北三省第四届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朱耀;叶定伟;姚旭东;张世林;蒋朝霞;周晓燕;戴波;张海梁;沈益君;;比较CT、Cloquet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病变在预测阴茎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A];2007年华东六省一市泌尿外科学术会议暨山东省泌尿外科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第一部分 大会专题发言论文摘要 乳腺癌和妇科肿瘤[A];第七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04年CSCO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4年

9 张大宏;刘锋;章越龙;祁小龙;茅夏娃;毛祖杰;张琦;何翔;朱岳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50例报告[A];2011年浙江省微创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单波儿;王华英;任玉兰;涂小予;;子宫内膜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因素分析[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姜囡;子宫颈癌患者血清、盆腔淋巴结HPV检测及其相关性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于美玲;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3 张海波;腹腔镜下普通电刀在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手术中的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4 唐玉杰;子宫内膜癌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5 蒋骞;178例宫颈癌患者预后因素的临床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6 姚丽军;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7 王芳;宫颈癌患者血液微转移的分子诊断及其临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259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9259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3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