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宜昌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13 11:37

  本文选题:人乳头瘤病毒 + 基因芯片 ; 参考:《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年16期


【摘要】:目的探讨宜昌地区健康体检女性26种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状况,并分析HPV不同亚型感染与不同宫颈病变的对应关系,同时为该地区HPV亚型的流行病学特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08-01-2014-10-13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1 008例23~78岁健康体检女性,采集宫颈脱落细胞,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分析17种高危型和9种低危型HPV亚型的分布,同时配对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 1 008例妇女中,HPV阳性者232例(23.00%),总感染型为313例。26种HPV亚型感染率前5位的分别是HPV16为14.06%(44/313),HPV58为12.46%(39/313),HPV52为9.27%(29/313),HPV54为7.35%(23/313),HPV51为6.71%(21/313)。30~35岁年龄段女性的HPV检出率为37.6%(44/117),与≤30岁(χ2=7.770,P=0.005)、35~40岁(χ2=7.682,P=0.006)、40~45岁(χ2=14.909,P0.001)、45~50岁(χ2=7.996,P=0.005)和50岁(χ2=8.875,P=0.00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危HPV感染率为31.6%(37/117),与≤30岁(χ2=4.544,P=0.033)、35~40岁(χ2=8.857,P=0.003)、40~45岁(χ2=11.976,P=0.001)、45~50岁(χ2=5.843,P=0.016)和50岁(χ2=7.504,P=0.00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30~35岁年龄段女性的HPV检出率为37.6%(44/117),高危HPV感染率为31.6%(37/117),均最高,与其他不同年龄段人群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流行病学特征。液基细胞学结果显示,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病变密切相关。结论高危型HPV16、58和52型作为宜昌地区的优势型别,应纳入HPV疫苗研究重点。30~35岁妇女应列入宫颈癌前病变或子宫颈癌的重点筛查对象。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ection status of 26 human papillomavirus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in healthy women in Yichang, an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HPV subtypes and different cervical lesions, an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PV subtype in this area. The people's medicine in the city center of Yichang was selected by Fang method. 1008 Cases of 23~78 years old healthy women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cervical exfoliative cells. The distribution of 17 high risk types and 9 low risk type HPV subtypes was analyzed by gene chip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the liquid based cytological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Among the 1008 women, 232 cases (23%) were HPV positive, and the total infection type was H and the first 5 of the HPV subtypes were H, respectively. PV16 is 14.06% (44/313), HPV58 is 12.46% (39/313), HPV52 is 9.27% (29/313), HPV54 is 7.35% (23/313), HPV51 is 6.71% (21/313), and the HPV detection rate is 37.6% (37.6%). P=0.003),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high risk HPV infection rate was 31.6% (37/117), and 30 years old (chi 2=4.544, P=0.033), 35~40 years (chi 2=8.857, P=0.003), 40~45 years (chi 2=11.976, P=0.001), 45~50 years (chi square) and 50 years of age (chi squar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37.6% (44/117), high risk HPV infection rate was 31.6% (37/117), the highest, and compared with other age group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sistent with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Liquid based cytology results showed that HPV infect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lesion. Conclusion high risk type HPV16,58 and type 52 are the dominant type in Yichang region It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research focus of HPV vaccine..30~35 year old women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screening of cervical precancerous lesions or cervical cancer.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体检中心;
【基金】:宜昌市科技局科研项目(A09301-10)
【分类号】:R737.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许雪梅;;人乳头瘤病毒及宫颈癌疫苗的研究——解读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8年10期

2 马芹;刘凤芹;;宜昌地区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况2476例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4年11期

3 赵振;;宜昌地区HPV分型调查[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4年05期

4 王又又;向群英;佘茜;谭云;刘忠;张蔚;陶宁;陈庆;魏芸;伍欣星;;宫颈癌高发区妇女HPV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年03期

5 王芬;高国兰;;人乳头瘤病毒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J];肿瘤防治研究;2011年08期

6 卢建明;杨晓菊;肖长义;李志英;李园;;湖北省宜昌地区1038例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3年29期

7 刘敏;胡勇;向希映;刘玉文;惠燕;罗春华;;宜昌地区女性HPV感染状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年1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睿;刘会玲;祝秉东;杨毓琴;;高危型HPV E6、E7蛋白致宫颈癌的分子机制研究[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刘平;於艳霞;梁鸿;黄江浩;;宫颈癌患者的HPV感染情况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01期

3 张嵘;;高频电波刀电切术联合α-干扰素栓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4 龚正;王凤;;HPV基因分型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应用进展[J];重庆医学;2012年34期

5 杨华群;张晓平;张玉娟;;中山市万例流动人口人乳头瘤病毒型别分布状况调查[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01期

6 吉宁;刘静;胡小璞;王琨;吴尚纯;;青少年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3年02期

7 黄嘉元;;人乳头瘤病毒及其引起的疾病[J];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13期

8 Stella Chai;Stephanie Ma;;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microRNAs in liver cancer stem cells[J];癌症(英文版);2013年08期

9 奉夏平;曾宪远;付丽敏;唐丽娜;黄秀丽;陈清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柑橘中6种防腐保鲜剂的残留[J];现代食品科技;2013年08期

10 蒋国燕;李瑾;施露;曹进;张献全;;RNAi沉默MACC1基因表达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迁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璐;;绝经后激素治疗与卵巢癌发病风险[A];第十一届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生物医药专题)论文集(下册,墙报P25-P48)[C];2013年

2 刘敏霞;周可成;曹毅;;新的肺癌相关基因MCRS1病理生理功能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3环境污染及职业暴露与人类癌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3 肖丽君;赵爽;郑华川;赵恩宏;郑鑫;;Parafibromin在胃肠道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关系[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3感染、免疫和疫苗论坛论文集[C];2014年

4 付文婷;王科燕;王晓梅;;门诊化疗临床药师服务的切入点[A];第十三届全国青年药师成才之路论坛暨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与临床药学实践国家级继教会议论文集[C];2014年

5 吴天石;王艳杰;郭隽馥;徐宁阳;王荣;金颖;唱云凤;马丽娜;;四君子丸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组织增殖及凋亡的影响[A];第四次中华中医药科技成果论坛论文集[C];2014年

6 王芳;赵玲莉;;亚高原西宁地区肿瘤标志物CA72-4、CA24-2、CEA联合检测对胃癌早期诊断的评价分析[A];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研讨会(广州站)论文综合刊[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隽钧;HPV治疗性重组融合蛋白疫苗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初步探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2 乌恩奇;中国部分地区宫颈癌及相关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D];吉林大学;2009年

3 闫实;低剂量放疗诱导宫颈癌上皮—间质转化分子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周红艳;胃癌中ER-α36与EGFR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鄢文;microRNA-19促进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向间充质细胞转化[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6 姚尧;胰腺癌与环境、疾病、心理行为因素病例对照研究以及相关遗传易感性研究初探[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7 何玉琦;雌激素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表观遗传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8 何斐;炎症信号通路基因多态性、环境因素及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原发性肺癌易感性及预后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9 袁明洲;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RPMI-8226细胞MIC-1表达抑制破骨细胞成熟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10 徐锋;SDF-1/CXCR4和TECK/CCR9与胰腺癌预后不良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荔群;年轻女性宫颈癌53例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咏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在宫颈癌中表达的临床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1年

3 孙曼;黄芩醇提物体内抗宫颈癌作用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4 袁林林;iASPP和p53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D];青岛大学;2012年

5 赵戴君;虹口区妇女子宫颈HPV感染流行病学现况调查[D];复旦大学;2009年

6 马团;广东地区截短型HPV58L1基因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优化表达[D];暨南大学;2010年

7 任睿;兰州地区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E7基因的克隆及表达[D];兰州大学;2010年

8 刘晓婷;肿瘤疫苗领域的信息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9 娄雪玲;贵州省部分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状调查及分析[D];遵义医学院;2010年

10 陶俊贞;台州地区妇女子宫颈HP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D];浙江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淑燕,韩日才,司静懿,江民康,李昆,舒明炎,王申五,赵文平,H.Wolf,H.Zur Hausen,曾毅;宫颈癌中乳头瘤病毒核酸的检测[J];病毒学报;1986年03期

2 余琦;杨江辉;李宁;;300例妇科宫颈病变患者石蜡切片HPV基因分型结果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1年04期

3 张鑫;;宫颈病变患者HPV分型检测的结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2年09期

4 周蓉;吴瑞芳;;HPV疫苗在欧洲的使用现状及其有待解决的问题[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8年02期

5 万小涛;钟方财;;472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HPV亚型检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07期

6 贺婵娟;姚德生;卢艳;;导流杂交法检测宫颈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的基因型及其感染的临床意义[J];广西医学;2012年05期

7 林明晖;刘崇梅;王彩霞;杨昊;刘秋华;王婕;;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03期

8 高红卫;杨永凤;;1178例女性阴道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筛查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0年06期

9 胡杰锋;詹金彪;华绍炳;;人乳头瘤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临床检验杂志;2013年03期

10 张东红;林美珊;;人乳头瘤病毒在国人宫颈病变中感染及型别分布特征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闽;;女性人乳头瘤病毒基因亚型分型情况分析[J];河北医药;2012年23期

2 周小勇,郑家润;影响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细胞系增殖的因素[J];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2001年01期

3 张菊,高艳娥,阎小君,李丁,郭宴海,苏振兴,陈蕤,赵锦荣;建立人乳头瘤病毒6,11型感染皮损移植模型的研究[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年05期

4 刘翠华,马文丽,石嵘,欧阳谦,彭翼飞,郑文岭;Agilent2100 Bioanalyzer在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中的应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李迪,谷鸿喜,庄敏,张凤民;人乳头瘤病毒重组质粒的构建及蛋白表达[J];中国公共卫生;2004年04期

6 Bierl C;Karem K;Poon A.C;E.R. Unger;柳蕴;;宫颈黏膜抗体与人乳头瘤病毒16的关系: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6年05期

7 吴芸;马彩玲;;人乳头瘤病毒与女性生殖道感染研究[J];医学综述;2008年03期

8 潘永正;王飞;骆丹;;人乳头瘤病毒及其感染免疫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2期

9 何明珊;;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病变[J];华夏医学;2008年02期

10 蒋卫;张艳;王瑛;沈佰华;王利;李宁丽;;两种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方法的比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卫;Margaret Stanley;;人乳头瘤病毒16型结构蛋白的研究[A];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田永强;张荣意;朱中元;;人乳头瘤病毒线性平行杂交分型检测条件的建立及优化[A];2009年海南省微生物学检测及质量保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秦逸秋;王祖兵;;人乳头瘤病毒与人类肿瘤的相关性研究[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刘宏图;;人乳头瘤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与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女性生殖道感染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倪斌;赵芸;史文娟;;云南省红河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各亚型感染情况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程浩;;人乳头瘤病毒的致病机制和防治策略[A];2009年浙江省皮肤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杨红英;杨旭;;云南省育龄妇女人乳头瘤病毒各基因型感染分布的情况[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王建捷;靳家玉;冯玲;郝薇;张玲;;人乳头瘤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蔡艳群;宋志伟;郏伊范;潘晓;陈卫青;王丽定;李彩琴;黄建兰;朱无双;倪敏;董琰;徐旖旎;;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的研究进展[A];2012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许海敏;;浅谈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与宫颈癌的关系[A];2013年第三届长三角地区病理技术新进展研讨会暨浙江省第八次病理技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郑莉丽;实时分子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在欧洲推出[N];健康报;2009年

2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谭先杰;人乳头瘤病毒的自述[N];健康时报;2010年

3 黄冰;人乳头瘤病毒毒在哪里?[N];大众卫生报;2004年

4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副主任医师 刘彦春;人乳头瘤病毒防治新篇[N];健康报;2010年

5 衣晓峰;宫颈癌年轻化人乳头瘤病毒是祸首[N];大众卫生报;2004年

6 李天舒;西藏 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低于全国水平[N];健康报;2008年

7 衣晓峰;性激素与HPV感染有内在关系[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通讯员 聂松义;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获突破[N];科技日报;2001年

9 记者 余瑾毅 通讯员 蔡敏 实习生 罗安琪 孙竞雄;宫颈癌癌变基因密码被部分破译[N];湖北日报;2013年

10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 郝希山 李运红 胡颜 整理;四大误区挡住癌症康复路[N];光明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思;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皮肤病发病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2 吴剑波;抗人乳头瘤病毒体外药效模型的探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3 廖书杰;基于人乳头瘤病毒的子宫颈癌发病机制探讨和子宫颈癌疫苗的相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徐茜;人乳头瘤病毒导致子宫颈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在免疫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王立良;人乳头瘤病毒16型L1结构基因的克隆、表达以及表达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6 李远宏;人乳头瘤病毒在某些皮肤病中的检测[D];中国医科大学;2001年

7 周小山;改造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E7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免疫活性和抗癌作用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8 聂建辉;高通量人乳头瘤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假病毒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5年

9 赵蔚明;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优化密码E7基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10 洪少林;尖锐湿疣病变的人乳头瘤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及L1序列多态性分析和在原核表达体系中的表达[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翁志聪;海口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杂交检测芯片的初步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2 周支香;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Ⅱ型及人乳头瘤病毒6型和11型的实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3 郭森;人乳头瘤病毒快速分型的目视化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及应用[D];西北大学;2010年

4 杨国溜;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在子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5 冯素文;妇女对人乳头瘤病毒及其疫苗的认知与态度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6 张晓静;重庆永川地区妇科疾病患者人乳头瘤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7 贾常莎;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的基因分型及微卫星DNA改变[D];遵义医学院;2011年

8 刘冬梅;人乳头瘤病毒与胰腺癌关系的初步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9 李菁菁;人乳头瘤病毒16型E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鉴定[D];新疆大学;2008年

10 殷董;人乳头瘤病毒6bL1双顺反子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的表达[D];暨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13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013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c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