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

发布时间:2018-08-16 17:53
【摘要】: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7日龄Wistar新生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HIBD组、EPO治疗组各40只。EPO治疗组在HIBD模型建立后按5 000 IU/kg的剂量腹腔注射EPO,HIBD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分别在6、12、24、48、72 h各处死8只大鼠,分别采用Real-time 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组织中Fas及Fas L mRNA、蛋白表达。结果 HIBD组Fas mRNA在6 h后开始上升,12 h达最大值,24 h后开始下降,EPO治疗组在对应时间点Fas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HIBD组,且在12、24、48 h三个时点两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as L mRNA相对表达量在6~24 h显著上升且在第24小时达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EPO治疗组Fas L mRNA水平在6、12、24、48 h均显著低于HIBD组(P均0.05)。对照组Fas和Fas L蛋白维持在较低的基础水平,HIBD组Fas及Fas L蛋白均有一个先升后降的明显变化趋势,EPO治疗组Fas及Fas L蛋白表达明显减少,Fas蛋白在24、48 h及Fas L蛋白在所有时点与HIBD组比较,P均0.05。结论 EPO能明显减缓HIBD对脑组织神经元的伤害,起到有效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HIBD脑组织中的Fas/Fas L信号通路,抑制神经元细胞的凋亡。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erythropoietin (EPO) on 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 (HIBD) in rats and explore its mechanism.Methods 120 7-day-old Wistar neonatal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ham operation group (control group), HIBD group and EPO treatment group (40 rats in each group). Eight rats in each group were sacrificed at 6,12,24,48 and 72 hours respectively. Fas and Fas L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in brain tissues were detected by Real-time 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respectively. Results Fas mRNA in HIBD group began to increase after 6 hours, reached the maximum at 12 hours, and began to decrease after 24 hours. Fas mRNA expression in EPO group began to increase at the corresponding time points.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of Fas L mRNA in EPO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HIBD group at 12,24 and 48 hours (P 0.05); Fas L mRN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6-24 hours and reached its maximum at 24 hours, then began to decline. Fas L mRNA levels in EPO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HIBD group at 6,12,24 and 48 hours (P 0.05). The expression of Fas and Fas L protein in EPO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Fas protein in 24,48 hours and Fas L protein in all time points were compared with that in HIBD group, P were 0.05. Conclusion EPO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jury of HIBD to brain neurons. The mechanism may be through down-regulation of Fas/Fas L signaling pathway in HIBD brain tissue to inhibit neuronal apoptosis.
【作者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定州市妇幼保健院;
【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项目(ZD20140096)
【分类号】:R71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裴雪梅;高然;张国英;林菱;万胜明;邱素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NSE和S-100B的影响[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年07期

2 谷金宁;李杰;王林全;吴绥生;;EPO对癫痫大鼠心肌中JNKMAPK和P38MAPK表达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0年09期

3 祝大丽;朱萍;王瑞娇;王雪;李艳红;何平;;三七总皂甙对新生SD大鼠窒息致脑损伤后Bax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年1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竹芹;杨丽艳;刘广义;;脑缺血再灌注后CIDE-B表达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J];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17期

2 朱继红;王登科;戴新文;董克勤;贺岭风;;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脑出血灶周围神经元Bcl-2/Bax及脑含水量变化的影响[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3 尚云;马慧敏;郭喜霞;石计朋;文政芳;唐成和;李树军;;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宫内感染致脑损伤早产新生大鼠神经胶质酸性蛋白和S-100β表达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年10期

4 黄海香;张文芳;律鹏;;高海拔视网膜病变及中药应用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4年11期

5 李俊敏;;NSE及S-100蛋白检测在判断新生儿脑损伤预后中的价值[J];贵州医药;2015年05期

6 华威;周敏;刘微;戚基萍;;RhEPO对脑梗死后缺氧诱导因子-1α作用的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7 李俊峰;刘雨潇;刘爱军;张志文;张毅;薛菁晖;;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CIRP表达与意义[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4年02期

8 任召磊;;氟尿嘧啶通过激活促凋亡信号通路介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治疗作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年05期

9 辛青;程葆华;王琳;陈京;白波;;炎性因子在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期的基因表达[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10 张欣;李蕊洁;;中药调控肿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义冉;镉致大鼠肝BRL 3A细胞的毒性机理及NAC的保护作用[D];扬州大学;2013年

2 王其平;PbtO2联合ICP监测技术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3 南会兰;OSA模式IH致凝血功能紊乱机制及阿托伐他汀干预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4 孙慧清;早产儿主要严重并发症防治措施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5 杨晓明;羟基类固醇硫酸基转移酶SULT2B1b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D];复旦大学;2013年

6 何凌;HIF-1α/HIF-2α在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耐药机制影响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罗承良;脑外伤后自噬/凋亡/质膜修复的作用及相互调节机制的初步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扬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对O-2A祖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3年

2 王国胜;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作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3 唐承业;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4 井秀杰;bFGF对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动物模型的早期干预作用[D];遵义医学院;2013年

5 吴希珠;母体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宫内窘迫胎鼠复氧后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6 孙明明;姜黄素对人脊索瘤细胞系CM-319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初步探讨[D];南华大学;2013年

7 张越;丙泊酚衍生物cqmu-039对大鼠右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胶质细胞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8 陈龙;红光光子改善HIBD神经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9 曹燕;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诱导外周血NK细胞凋亡机制的初步研究[D];河北北方学院;2012年

10 赵文博;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急性缺血肢体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敏;巨容;刘秀香;兰和魁;;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7年05期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年02期

3 戴宏清;罗艳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电图背景活动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与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年03期

4 王英娟;潘凯丽;赵晓莉;强欢;成胜权;;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年11期

5 顾国嵘,黄培志,葛均波,童朝阳,姚晨玲,施东伟,樊帆;缺血及三七总皂甙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6 康文清;朱长连;熊虹;程秀永;王小阳;;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年02期

7 周伟,吴圣楣,陈惠金;Bcl-x,BaxmRNA在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后的表达及其与脑细胞凋亡的关系[J];新生儿科杂志;2001年02期

8 何平;朱萍;杨达宽;;三七总皂甙对新生鼠窒息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36期

9 周小宝;徐侃;;三七皂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01期

10 蔡清;薛辛东;富建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研究现状及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敬来;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现状[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1年03期

2 任志强,刘运良,刘丽君,王训凡,郭正科;三黄肾康丸治疗大鼠慢性肾衰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房;2001年01期

3 陈杰,王进海,龚均,汪涛,程鹏;药物干预治疗大鼠混合反流性食管炎的实验研究[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3年S1期

4 田新红,李伟,李成文,李增富;长期应用卡马西平对大鼠小脑结构与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04年08期

5 马骏,朱书秀,王彦春,甘水咏;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5年10期

6 王冰;王宗仁;江山;潘惠娟;;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对海马缺血损伤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48期

7 徐勤;沈逸萍;许安丽;罗振亮;;SD大鼠及beagle犬肾上腺组织形态计量分析[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6年07期

8 栗志远;陆国才;袁伯俊;姜华;戴益民;佘佳红;黄矛;;西那沙星对幼龄大鼠的软骨毒性[J];中国新药杂志;2006年04期

9 商常发;赵芝刚;顾有方;陈会良;李卫民;董策龙;;大枣多糖对大鼠血清钙和葡萄糖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年02期

10 王毅;林伟;施举红;;野百合碱处理大鼠的血清对大鼠肺动脉压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柏年;高梅;时丽丽;张恒艾;杜冠华;;匹诺塞林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09年

2 朱萱萱;王广基;刘建平;王淑云;徐轩;;口腔膜治疗实验性大鼠口腔膜溃疡的研究[A];中国制药工业药理学会20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戴文鑫;吴智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邝素娟;邓春玉;张光燕;饶芳;单志新;林秋雄;杨敏;余细勇;钱卫民;吴书林;;大蒜素对大鼠微血管张力的影响[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王劲;柳启沛;黄宗枝;;几种不同钙化合物对大鼠铝、铅代谢的影响(摘录)[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三十八期):营养因素与骨髓健康[C];2009年

6 胡翔;王静;;雌性大鼠去势造模中设立假手术对照的必要性探讨[A];全国第八次中医妇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齐伟;曾薇;庞琦;郭艳红;牟娇;冯兵;刘理;叶自林;袁发焕;;蛋白酶体抑制剂对大鼠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梁锐;王军波;;核苷酸喂养大鼠的安全性评价[A];北京市营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膳食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林小琪;;SD大鼠灌胃百可利30天反复给药毒性试验[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暨2011年全国前列腺药理毒理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曦;牛欣;罗致诚;;增龄与雄性大鼠氮氧化物及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冯卫东;大鼠研究显示孕期压力或可代代相传[N];科技日报;2014年

2 奇 云;解读大鼠基因有助人类攻克疑难病症[N];大众科技报;2004年

3 张天行;克隆大鼠意义重大[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陆志城;用大鼠还是用小鼠?[N];医药经济报;2004年

5 记者 蓝建中;日本研究:骨髓移植使大鼠血管“返老还童”[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记者 姜澎;聪明大鼠 解密大脑记忆功能[N];文汇报;2009年

7 万姗姗 记者 王春;转基因“聪明大鼠”学得快记得牢[N];科技日报;2009年

8 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通讯员 孙国根;大鼠基因功能图谱被成功绘制[N];光明日报;2014年

9 记者 白毅 通讯员 孙国根;大鼠基因功能图谱绘制成功[N];中国医药报;2014年

10 记者 孙国根;将大鼠基因的功能“对号入座”[N];健康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德明;氯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转导通路与心功能的调节及其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2 杨少兵;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镇痛疫苗应用于大鼠的安全性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盖建芳;低出生体重对大鼠肾脏和血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史敏;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抗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作用及其免疫学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5 安平;柴夏煎对甲亢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周宜;从大鼠性周期的分子变化探讨柴胡止血液的作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张庆红;白细胞介素2和雌激素受体在大鼠垂体前叶的相互关系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8 张海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常薪霞;盐酸小檗碱对高脂饮食诱导的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顼红雨;早期应激对海马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宁;铅、镉、铬、汞对大鼠听力的损伤及铜、锰、锌、硒的保护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王莹;慢性肾衰竭大鼠全段甲状旁腺激素与心肌肌钙蛋白的相关性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3 邓旭辉;养精种子汤对缺氧雄性大鼠生殖机能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4 夏长青;活血降脂灵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抗氧化应激作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5 王海燕;运动对SD大鼠与GK大鼠骨骼肌中COUP-TF Ⅰ与COUP-TFⅡ基因表达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吉星;知母提取物的成分分析及对T2DM大鼠干预代谢组学初探[D];广东药学院;2010年

7 曾志;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汪春彦;金荞麦对克雷伯杆菌肺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9 王媛媛;胡芦巴总皂苷对大鼠脂肪肝的预防作用[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10 徐莉;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大脑可塑性机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186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186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b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