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生期感染的慢性乙型肝炎ICD-10编码与统计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ding method of perinatal infection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to improve the statistical accuracy. Methods all the patients who were coded as B18.0 B18.1 and P35.3 in a tertiary hospital in 2015 were searched, and the patient's past history, family history and infection route were analyzed. Results 423 cases of B18.0 and B18.1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 were found. There were no cases of P35.3 congenital viral hepatitis. The mothers of 105 patients had chronic hepatitis B at the same time, and 5 cases were described by doctors as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Conclusion the accurate classification of chronic hepatitis B in perinatal period depends on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the perfection of residents' health records and the clear clinical diagnosis. It is suggested to establish hypothetical classification rule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coding and statistics.
【作者单位】: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卫生与医院管理教研室;江苏省人民医院病案统计科;
【分类号】:R714.7;R197.3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Joseph K.S;Allen A.C;Dodds L;高雪莲;;晚育对围生期的影响[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5年10期
2 孟丹;那立欣;王吉锡;;围生期营养与后继健康[J];黑龙江医药;2008年03期
3 潘书梅,杜兰云;孕产妇围生期需求及护理对策[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6期
4 尚爱香,刘芳,张连琴;妊娠并发心脏病104例围生期护理[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4期
5 张洪芹,许春胜;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6例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年05期
6 谢立桦;围生期抑郁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国乡村医药;2004年11期
7 Boxall E.H. ,Sim J. ,Standish R.A. ,D.A.Kelly,张振;围生期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自然病程[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2005年02期
8 杨钊;姚海峰;;围生期阑尾炎[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年19期
9 Weissman A;Solt I;Zloczower M;Jakobi P;高雪莲;;100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低血糖的发生率和围生期意义[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5年10期
10 潘淑玲;卢爱金;卢兰琴;;54例妊娠血小板减少围生期管理[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曾一平;胡宗林;;瑶族山区369例孕产妇围生期健康知识需求问卷分析[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常颖;杨宏;邢影;王捷;;围生期和产褥期孕产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裘毓雯;钟梅;陈翠华;宋天蓉;黎静;孙桂芹;汪丽萍;;围生期高危人群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与预测的研究进展[A];2007年中华医学会—强生西部学术讲座全国产科危重症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袁秀珍;蔡锦宇;陈向韵;;新生儿出生异常与围生期相关因素分析[A];全国妇产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虞燕霞;陈久艳;张经;尚尔宁;;1813例围生期妇女用药咨询分析与探讨[A];第三届全国妇产科药学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何荣华;高焕香;丁武华;陈丽萍;;综合病历临床模拟教学在围生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7 潘佩光;冯虹;黄敏;张晓静;王欣;陈丽霞;聂莹;;中医“治未病”在围生期的临床应用[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王骋;;围生期脂类代谢的研究模型——研究围生期营养不良的长期效应[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二十九期):早期生命营养与后续健康专题[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齐晓梅;围生期心境状态改变及相关因素的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琪亮;维生素D对母鼠围生期双酚A暴露所致子代Treg细胞减少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2 彭飞;北京市丰台区孕产妇围生期抑郁管理系统构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刘宝瑛;围生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早期预测[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4 刘逦玮;围生期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回顾性临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5 李春萍;某三级甲等医院高危妊娠孕产妇围生期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D];青岛大学;2013年
6 杨斌;妊娠期糖尿病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高危因素及围生期结局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吴月红;孕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及围生期个性化阶段性护理干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8 裘毓雯;围生期血栓形成高危人群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价值[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9 刘智昱;HBsAg阳性孕妇HBV围生期传播水平及影响因素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孙莹莹;婴幼儿哮喘发病的围生期影响因素的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88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188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