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ALA-PDT治疗轻中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伴高危型HPV感染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18-11-15 07:06
【摘要】:目的评价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2伴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ALA治疗的最佳浓度。方法将入选的120例CIN1/2伴HR-HP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予ALA浓度为20%,10%和5%及安慰剂治疗。3~6个月后根据皮肤活检、巴氏涂片和HPV检测结果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6个月后,安慰剂组与不同浓度ALA组中CIN1患者的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浓度ALA组vs安慰剂组,P均0.05),20%ALA组中CIN2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患者的有效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25%vs 95.00%,P0.01)。治疗6个月后,20%ALA组中CIN2患者HPV 16/18阴转率为85.00%,安慰剂组CIN2患者阴转率为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0%ALAPDT可以治疗CIN2,还可以清除HR-HPV。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 (ALA-PDT)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1 / 2) with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 infection, and to explore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ALA.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nty CIN1/2 patients with HR-HPV infe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and treated with 10% and 5% ALA and placebo respectively. After 3 ~ 6 months, the results of skin biopsy, pasteurization smear and HPV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 after 3 ~ 6 months of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ffective rate of CIN1 between the placebo group and th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ALA group (vs placebo group with different ALA concentration, P 0.05). The effective rate of CIN2 in 20%AL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lacebo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56.25%vs 95.00 P0.01).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of HPV 16 / 18 in CIN2 group was 85.00 in 20%ALA group and 31.2550 in placebo group (P0.01). Conclusion 20%ALAPDT can treat CIN2, and eliminate HR-HPV..
【作者单位】: 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研究所;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
【基金】:大同市科技攻关项目(2016101)
【分类号】:R737.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Skinner E.N.;Gehrig P.A.;Van Le L.;朱国栋;;重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缩短治疗后监测[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5年08期

2 陈秀艳;;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39例诊治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3 吴雅冬;赵东旭;卢北燕;;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209例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年03期

4 刘达宾;孙蓬明;林琳;林超琴;宋一一;;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58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3年04期

5 肖洪涛;;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对策[J];当代医学;2014年15期

6 范小丽;;中西药结合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79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0年03期

7 韩延华;乔靖;王海霞;吴聪聪;;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78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06期

8 刘彬;欧大芬;;两种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的临床疗效对比[J];贵州医药;2012年08期

9 马丽;;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年13期

10 朱兰;;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新病理分类和诊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殿军;孙德飞;陈乐真;;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的临床病理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2 李成志;王智彪;田耘博;陈文直;赵纯亮;黄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初步研究[A];第九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杜敏;;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体会[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孙淑华;;妊娠合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癌的诊治[A];湖北省第21届肿瘤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肖雪;高雪梅;;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发生外阴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6 阮秀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76例临床分析[A];首届沪浙妇产科学术论坛暨2006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黄鑫;耿力;郭艳利;游珂;沈晓野;姚艳君;;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转归的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球华人妇产科学术大会暨第三次全国妇产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盂戈;刘芸;段华;;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球华人妇产科学术大会暨第三次全国妇产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苗娅莉;王建六;魏丽惠;;11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分析[A];全国子宫颈癌暨湖北省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夏建妹;;阴道镜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价值及追踪的探讨[A];2007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围产医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秘;RASSF1A与cyclinD1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2 裴娇娇;聚焦超声治疗583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3 刘坤鹏;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4 张蕾;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柯丽娟;106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临床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6 陈佩;新型中草药膏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0年

7 张璞;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表达[D];中南大学;2013年

8 吴艺佳;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9 陈惠娟;中药复方炉甘石外用散治疗轻、中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观察[D];福建中医学院;2008年

10 杨盛红;聚焦超声与哈西奈德乳膏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疗效比较[D];遵义医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332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332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f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