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南通地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调查

发布时间:2018-11-28 20:07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南通地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发病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搜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通地区住院孕妇的资料,统计妊娠期发现肝功能异常的病例数,分析其中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所占比例,同时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年龄、孕前体重指数、胎次、不良妊娠史(自然流产或早产)、家族史、饮食、受精方式、激素保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脂代谢异常等情况的相关性。结果:99 523例妊娠晚期孕妇中,肝损害3 712例(发病率为3.73%),其中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998例(占26.89%)。单因素分析发现单胎及双胎以上妊娠、家族史、人工受精、激素保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脂代谢异常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相关,进一步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双胎以上妊娠、家族史、激素保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25、2.06、4.01、5.21、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通地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率较高,双胎及以上妊娠、家族史、激素保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期高血压是其危险因素,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治中应引起重视。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of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in Nantong area. Methods: the data of hospitalized pregnant women in Nantong area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5 were collected, and the number of cases with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during pregnancy were counted, and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was analyzed. At the same time,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and age, body mass index (BMI) before pregnancy, birth order, history of adverse pregnancy (spontaneous abortion or premature delivery), family history, diet, fertilization, hormone therapy, autoimmune diseases, hypertension complicating pregnancy were analyzed. Correlation of abnormal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during pregnancy. Results: of the 99 523 pregnant women in the third trimester of pregnancy, 3 712 (3.73%) had liver damage, of which 998 (26.89%) were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single and twin pregnancies, family history,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hormone therapy, autoimmune diseases,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abnormal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during pregnancy were associated with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Further multivariate 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isk factors of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were twin pregnancy, family history, hormone therapy, autoimmune disease and hypertension of pregnancy. The OR values were 5.250.206 (4.01) and 5.21 (2.01),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s high in Nantong area. The risk factors are twin pregnancy, family history, hormone therapy, autoimmune disease and hypertension complicating pregnancy.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附属南通妇幼保健院消化内科;南通大学附属南通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分类号】:R714.2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莉;叶晓秀;;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围生儿结局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年05期

2 陶志云;陈先侠;张英;杨媛媛;魏兆莲;;辅助生殖技术助孕与自然受孕双胎妊娠并发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09期

3 白月婷;;3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年10期

4 孙文霞,朱付凡;抗心磷脂抗体在病理妊娠中的意义[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云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治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7年07期

2 陈昀;邢爱耘;胡雅毅;;糖酵解相关基因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胎盘组织内的变化[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7年01期

3 严晶晶;夏晓萍;部娜;;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Meta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23期

4 符志学;吴丽婷;符明昌;;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肝功能生化指标变化及其对胎儿的影响[J];肝脏;2016年11期

5 倪菲菲;徐晓敏;彭继文;吕杰强;;ICP合并GDM孕妇的围产期结局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年10期

6 张冬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的临床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3年11期

7 黄小琪;林英辉;潘爱萍;李生;陈晶;;病理性妊娠患者血清ACA、β-HCG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23期

8 胡汉苹,林秋华;抗心磷脂抗体阳性与反复流产[J];医学临床研究;2004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瑛;王洁;刘大艳;李丽贤;陈天天;黄志巧;王晨虹;;辅助生育技术助孕双胎妊娠并发症及结局的临床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4期

2 喻晓洁;吴美芬;;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及其变化[J];中国乡村医药;2013年17期

3 周兰;漆洪波;;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监测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年03期

4 刘兴会;贺晶;;重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规范化诊治[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年05期

5 邱锦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66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0年10期

6 邓幼林;漆洪波;;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和终止妊娠的时机[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年04期

7 王晓东;刘兴会;;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胎儿的危害及其机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年04期

8 余平芝;;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死胎12例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09年08期

9 陈桂仙;董旭东;牛长秀;;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并子痫前期围产结局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年07期

10 胡玉芹;潘石蕾;;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研究进展[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洪业;浅谈危险因素干预与场所干预的关系[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1年06期

2 李庆华,王菲,欧阳文,唐静怡;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年06期

3 陈茜;伤害现状及危险因素[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3年03期

4 金燕琴;沈华浩;;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险因素[J];国际呼吸杂志;2006年11期

5 张明泳;刁玉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的调查[J];齐鲁医学杂志;2007年05期

6 于艳辉;孙晓红;赵伟丽;;青年卒中的常见病因及危险因素[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2期

7 李奋;;儿童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危险因素及其防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年01期

8 赵晋霞;;浅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危险因素控制的重要性[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年11期

9 李丹妍;;浅谈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危险因素[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年06期

10 谢小燕,刘雪琴;难免性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宝红;蒋秋焕;;早期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与健康教育[A];2012年河南省老年持续专业护理服务暨规范化管理学术研讨班论文集[C];2012年

2 赵华;;供应室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A];河南省现代消毒供应中心(室)建设与管理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毛丽;;浅谈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预防[A];2010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翠兰;胡大一;;长QT综合征发病率及不同年龄段的致命性危险因素[A];全国心律失常的现代诊疗新进展专题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5 李成义;林贵军;刘宗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A];第二十三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六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王贞;韩钊;范虹;张征;冯靓;叶祖森;;温州地区中青年卒中各年龄段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A];2008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张颖;张寅坤;韩耀风;方亚;;厦门市厦港社区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8 刘学军;何伯玲;苏林雁;;长沙市区儿童电子游戏成瘾危险因素的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王海明;;手术中压疮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A];2012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省护理学会分会场安徽省护理学会护理专业化发展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10 王笑微;;103例梗阻性黄疸病人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丽;老年人群跌倒危险因素和康复干预效果的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

2 于普林;北京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状况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邓明扬;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与实验室特点分析及动静脉血栓形成获得性/遗传性危险因素筛查[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一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蓝燕芬;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后并发出血危险因素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3 张玉;H型高血压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何金虎;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受累患儿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5 孙丽蕊;TIA危险因素及预后的前瞻性综合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6 孙雪薇;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及其危险因素分析[D];苏州大学;2015年

7 许磊;静安寺街道社区60岁及以上老人跌倒现况、危险因素和预防服务需求调查[D];复旦大学;2013年

8 李玉川;儿童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预后危险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14年

9 马莉雅;几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挖掘分析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10 买吾拉江·阿木提(Maiwulajiang-Amuti);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641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3641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6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