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母胎界面Tim-3的表达

发布时间:2019-01-01 09:50
【摘要】: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指连续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的1%~2%。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病因是非常复杂的,其病因有男女双方染色体异常、子宫解剖结构异常、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感染、抗心磷脂抗体、抗核抗体、抗精子抗体阳性等自身免疫性因素等。但仍有约50%~75%RSA病因不明,称为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URSA)。研究认为其与免疫因素密切相关。1993年Wegmann的动物实验发现正常妊娠可能是一种Th2现象,Th1/Th2之间的平衡在人类URSA的研究中就成为了一个热点。 Tim-3(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domain-containing molecule-3, Tim-3)是2002年Kuchroo实验室在寻找Thl和Th2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时首次发现的,它特异性表达在活化的的Th1细胞上。后来研究发现Tim-3还表达在人固有免疫细胞亚群包括自然杀伤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上等。Tim-3与其内源性配体galectin-9结合可特异性诱导Tim-3+Th1细胞凋亡,从而负向调控Thl型免疫反应,进而抑制组织炎症。Tim-3参与了多种Th1/Th2失衡的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研究发现,Tim-3mRNA在URS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升高,提示Tim-3很可能在URSA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外周血与母胎界面中的细胞群数量及功能有差异,且mRNA勺表达并不能全部反映蛋白质的表达水平,那么它在患者母胎界面的绒毛和蜕膜中的表达情况如何呢?本课题利用免疫组化实验方法研究了Tim-3在URSA患者的绒毛和蜕膜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深入阐明URSA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结果表明:URSA患者和正常对照组Tim-3蛋白主要表达于绒毛的滋养层细胞、合体滋养层细胞的细胞质和绒毛间质内,以及蜕膜组织的腺体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和蜕膜间质内,且病例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Tim-3蛋白表达强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新型免疫调节分子Tim一3可能在URSA母胎界面的免疫耐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具体的发病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在2011年10月-2012年12月临沂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30例,自然流产次数≥2次,平均年龄(29.5±3.7)岁。随机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周6~12w)的人工流产者30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27.5±3.6)岁,无自然流产史,B超提示胚胎发育正常。 2、研究方法 2.1制备石蜡切片:经病人同意后留取病人清宫或人工流产术后的新鲜绒毛和蜕膜,经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后制成5μm厚的石蜡切片。 2.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石蜡切片经烤片、脱蜡至水后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最后经透明、封片后显微镜下观察Tim-3在URSA患者绒毛和蜕膜中的表达定位,并用免疫反应积分技术检测两组绒毛和蜕膜中Tim-3的相对含量。 2.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秩和检验,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Tim-3在绒毛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Tim-3蛋白主要表达于绒毛的滋养层细胞、合体滋养层细胞的细胞质和绒毛间质内,且Tim-3在URSA组绒毛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2、Tim-3在蜕膜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Tim-3蛋白主要表达于蜕膜组织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和蜕膜间质内,且Tim-3在URSA组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结论:Tim-3可能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母胎界面的免疫耐受中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创新点及意义: 1.本课题首次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了Tim-3在人类母胎界面上的表达情况。 2.本课题为Tim-3在URSA发病中的作用提供了线索,提示Tim-3有可能成为URSA治疗的一个新的靶分子,为URSA的免疫调节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14.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泉红;彭景ii;;干扰素-γ对母胎界面免疫调控的影响[J];自然科学进展;2006年02期

2 祝红霞;黄丽丽;;米非司酮对母胎界面免疫耐受机制的影响[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2007年03期

3 徐格;母胎界面免疫特征研究进展[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姚凤球 ,凌斌;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5年05期

5 赵宏伟,田秀珠;母胎界面与免疫耐受[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肇静娴,曾耀英;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的细胞及分子基础研究进展(简介)[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0年04期

7 熊苗;屠菊红;赵爱民;;母胎界面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07年23期

8 高燕;王萍玲;袁军;刘水合;黄林;;自发性早产母胎界面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变化研究[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周英;罗颂平;许丽绵;严英;赵红艳;;助孕3号方对肾虚黄体抑制流产大鼠母胎界面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01期

10 高燕;王萍玲;袁军;刘水和;;自发性早产母胎界面子宫自然杀伤细胞亚群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冬;刘t,

本文编号:2397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397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0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