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背景:全球不孕不育症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fer, IVF-ET)技术从1978年开始应用于治疗不孕不育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用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hyperstimulation, COH)促排卵并获得多个同时发育成熟的卵子是IVF成功的主要治疗措施,而COH的效果取决于卵巢的反应性。卵巢低反应是临床医师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低反应患者的获卵数少可能会引起受精率及临床妊娠率降低,从而导致取消治疗周期。而卵巢高反应患者虽可获得更多的卵子和胚胎,但却可能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OHSS),主要表现为卵巢增大、血液浓缩、胸腹水及低血容量等,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卵巢对促排卵药物的反应性难以预测,因此,了解决定卵巢反应的因素以及卵巢反应性的相关机制对选择个体化的COH方案,提高IVF成功率非常重要。生长分化因子8(GDF8),又名肌肉生长抑制素,是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超家族成员。GDF8是是骨骼肌生长自分泌/旁分泌途径的关键抑制剂。GDF8还可以调节代谢,包括脂肪和蛋白合成,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去年,GDF8首次被发现表达于人颗粒细胞和卵泡液中。在人颗粒细胞中,GDF8通过ACVR2A/ACVR2B/ALK5介导的依赖SMAD4的信号通路来下调SMAD4的表达,进而下调颗粒细胞PTX3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PTX3对卵丘扩张、排卵以及体外受精是必需的。GDF8也会通过上调CTGF的表达来抑制颗粒细胞增生。GDF8调节颗粒细胞分泌类固醇激素,同时也调节颗粒细胞对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所有的证据提示GDF8在卵巢功能的调节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针对卵巢反应性的临床问题和研究现状,我们从卵巢反应性相关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出发,结合临床分析和实验室研究,对卵巢反应性的预防和早期识别以及机制进行系统性研究。我们设计了如下三方面的研究:1、卵巢反应性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分析;2、卵巢反应性相关临床结局的研究;3、卵巢颗粒细胞上GDF8. ALK5、ACVR2A和ACVR2B的表达改变的研究。期望能为卵巢低反应和高反应的发生和防治提供启示,减少其发生,保护女性的生育健康。第一部分卵巢反应性相关因素的logistic分析目的:探讨卵巢反应性的危险因素,以早期识别、诊断和处理,改善IVF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的IVF5111个周期中随机抽出15%的周期,约767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低反应166个,正常反应409个,高反应192个,进行logistic分析。对这767个周期的临床特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原因、IVF周期数、体重指数、手术史、过敏史、痛经史、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时间、流产次数、吸烟、酗酒。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双侧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卵巢低反应的危险因素有:1.1年龄(OR=3.481,P=0.001).1.2 IVF周期数4次以上(OR=4.107,P=0.01)1.3肥胖,BMI≥25kg/m2 (OR=1.628, P=0.04)1.4子宫内膜异位症Ⅲ期(OR=2.659,P=0.03)和Ⅳ期(OR=3.676,P=0.01)1.5既往有手术史(OR=1.534,P=0.02)1.6流产次数4次以上(OR=3.3,P=0.047)2、卵巢高反应的危险因素有:2.1年轻(OR=0.509,P=0.006)2.2偏瘦(OR=2.04,P=0.044)2.2月经周期不规律者(OR=1.687,P=0.001)2.3多囊卵巢综合征者(OR=2.237,P=0.004)结论:1年龄,肥胖(BMI≥25kg/m2),子宫内膜异位Ⅲ期和Ⅳ期,既往有手术史,流产次数4次以上,IVF周期数4次以上是卵巢低反应的高危因素。临床医生对以上患者要意识到卵巢低反应的可能性,强化相关预防和监测。2年轻,偏瘦(BMI18.5kg/m2),月经周期不规律,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卵巢高反应的高危因素。临床医生对以上患者要意识到卵巢高反应的可能性,强化相关预防和监测。第二部分IVF-ET中不同卵巢反应性与临床结局的研究目的:探讨不同卵巢反应性的临床结局,了解卵巢反应性的临床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研究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因输卵管性因素行常规IVF-ET治疗(排除ICSI治疗周期)卵巢低反应200例,卵巢正常反应200例,卵巢高反应200例。对这600个周期的临床特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基础FSH、Gn用量、Gn时间、移植当天内膜厚度、MII数、受精率、有效胚胎数、移植胚胎数、周期取消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双侧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35岁的卵巢低反应组MII数,有效胚胎数和临床妊娠率较正常组显著下降;而35岁的高反应组MII数,受精率,有效胚胎数和周期取消率较正常组显著上升,ET胚胎数显著下降,但临床妊娠率无显著差异。235岁的卵巢低反应组MII数,有效胚胎数,ET胚胎数和临床妊娠率较正常组显著下降;而≥35岁的高反应组MII数,有效胚胎数较正常组显著上升,ET胚胎数和临床妊娠率显著下降。结论:1卵巢低反应的MII数的下降导致有效胚胎数的下降,进而使得临床妊娠率下降。2、35岁卵巢高反应可能OHSS的并发症发生率高,导致周期取消率上升。≥35岁卵巢高反应可能由于高雌激素的作用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从而导致临床妊娠率的下降。第三部分GDF8及其受体在不同卵巢反应性颗粒细胞中的表达目的:检测不同卵巢反应性女性血清和卵泡液中GDF8的浓度以及颗粒细胞上GDF8、ALK5、ACVR2A、ACVR2B的表达。方法:以20例卵巢低反应、20例卵巢正常反应和20例卵巢高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elisa方法检测卵泡液中GDF8的浓度。用细胞荧光免疫方法在颗粒细胞上定位GDF8、ALK5、ACVR2A、ACVR2B的表达。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颗粒细胞上GDF8、ALK5、ACVR2A、ACVR2B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1、GDF8在血清中的浓度各组均不同(低反应:3140.24±685.99pg/ml;正常反应:2417.07±407.86pg/ml;高反应:1954.43±451.30pg/ml),低反应组浓度较正常反应组显著升高,高反应组与正常反应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GDF8在卵泡液中的浓度各组均不同(低反应:1827.61±389.51 pg/ml;正常反应:1340.85±350.89 pg/ml;高反应:1370.19±359.49pg/ml),低反应组浓度较正常反应组显著升高,高反应组与正常反应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3、GDF8、ALK5、ACVR2A、ACVR2B定位于颗粒细胞的胞浆和胞膜上。4、低反应组GDF8、ALK5 mRNA较正常反应组显著升高,ACVR2A、ACVR2B mRNA较正常反应组无显著差异。5、低反应组GDF8、ALK5、ACVR2B蛋白较正常反应组升高,ACVR2A蛋白较正常反应组无显著差异。结论:1人颗粒细胞上GDF8的高表达和人卵泡液中GDF8高浓度可能在卵巢低反应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2人颗粒细胞上受体ACVR2B、ALK5的高表达与ACVR2A的低表达可能与卵巢低反应有关。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1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括琴;周从容;;输卵管手术方式对卵巢反应性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1年18期
2 林文琴;周颖;叶碧绿;林金菊;杨海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中卵巢反应性的预测[J];生殖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3 罗金;杨菁;张琴;徐望明;尹太郎;敖良飞;;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影响卵巢反应性的多因素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4期
4 黄诗韵;杨菁;尹太郎;李星;李洁;徐望明;;卵泡刺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体外受精周期卵巢反应性的关系[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3期
5 王海燕;朱国战;周媛萍;董其音;吴晓云;;基础窦卵泡数预测IVF/ICSI-ET患者卵巢反应性的价值[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4年03期
6 赵旭;刘平;;预测卵巢反应性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年08期
7 徐括琴;周从容;;抑制素B水平及相关因素与卵巢反应性的探讨[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梅巳;徐仙;刘春莲;赵君利;胡蓉;马小红;哈灵侠;;卵泡输出率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卵巢反应性的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2年09期
9 杜娟;赵敏;武学清;;卵泡刺激素受体680位点基因多态性对体外受精中卵巢反应性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年07期
10 牛志宏;夏兰;王瑶;;基础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比值评估卵巢反应性价值的探讨[J];生殖医学杂志;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志明;徐素欣;崔娜;郝桂敏;;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凋亡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与卵巢反应性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生殖医学学术会议专刊[C];2012年
2 梅巳;徐仙;刘春莲;马丽丽;陈琰;;卵泡输出率与卵巢反应性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研究[A];第七次全国妇科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3 赵淑云;乔杰;;转化生长因子9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与卵巢反应性的相关研究[A];第一届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联合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何于夏;夏容;陈薪;叶德盛;郭薇;唐妍;陈士岭;;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应用多项卵巢储备功能评估指标预测卵巢反应性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内分泌会场(妇科内分泌学组、绝经学组、计划生育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5 梅巳;徐仙;刘春莲;赵君利;胡蓉;马小红;哈灵侠;;卵泡输出率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卵巢反应性的研究[A];2012第二届宁夏生殖医学学术年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资料汇编[C];2012年
6 侯震晖;李蓉;;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卵巢反应性与妊娠率的关系[A];第一届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联合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唐妍;陈士岭;何于夏;郭薇;陈薪;叶德盛;郑海燕;杨新红;;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对卵巢储备功能和卵巢反应性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内分泌会场(妇科内分泌学组、绝经学组、计划生育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8 常小星;刘群;吴隆琦;邵小光;;输卵管切除术对控制性超排卵卵巢反应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生殖医学学术会议专刊[C];2012年
9 张晓梅;崔满华;;重组AMH对颗粒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其对多卵巢储备/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A];东北三省第四届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李琳;尹倩倩;黄丽丽;黄佳;何钻玉;杨冬梓;;FSHR基因多态性与卵巢反应性的关系[A];第七次全国妇科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潘慧慧;卵巢反应性相关临床问题及发生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董艳;卵巢过度刺激对卵巢反应性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5年
3 张晓梅;重组AMH对颗粒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其对卵巢储备/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D];吉林大学;2008年
4 刘红梅;IVF-ET中内膜容受性及卵巢反应性的超声影像学及相关因子表达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5 赵敏;超声评价卵巢反应性和子宫内膜容受性与IVF-ET妊娠结局关系探讨[D];复旦大学;2007年
6 丁颖;IVF周期血清总睾酮与卵巢反应性参数及颗粒细胞FSHRmRNA表达的相关性研究及睾酮对体外培养人黄素化颗粒细胞FSHRmRNA、IGF-ImRNA、IGF-IImRNA表达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恬;输卵管手术对IVF-ET卵巢反应性及结局影响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2 梅巳;卵泡输出率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卵巢反应性的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3年
3 王春哓;卵泡刺激素受体启动子-29位点基因突变与卵巢反应性的关系[D];青岛大学;2014年
4 杜娟;卵泡刺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对IVF中卵巢反应性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5 张芳;抗苗勒管激素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对于预测卵巢反应性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夏容;在IVF-ET中应用基础窦状卵泡数及抗苗勒氏激素评估卵巢储备及预测卵巢反应性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7 刘阳;血清AMH在超促排卵周期中预测卵巢反应性的临床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8 王琳;补肾益天癸提高高龄不孕妇女卵巢反应性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李福霞;血清抑制素B水平在IVF-ET超排卵周期中预测卵巢反应性的价值[D];石河子大学;2008年
10 张晓莉;基础窦卵泡数对IVF/ICSI-ET超排卵周期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
本文编号:
2450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