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绝经前子宫内膜癌临床及病理分析

发布时间:2019-04-19 11:35
【摘要】:子宫内膜癌是发生在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好发人群为女性绝经后群体及女性围绝经期群体,其高发年龄在50-69岁。此病为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20-30%),每年都大约有20万的新发病例[3],在一些西方国家,此病高于子宫颈癌,居于女性生殖系统癌症的首位。 由于人类寿命的延长及肥胖人群的增多,世界范围内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不断攀升,且绝经前该病有增多趋势。而在我国,伴随经济状况的好转,生活指数的提高,该病已经成为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宫颈癌,发病人数不断增多。绝经前子宫内膜癌发病概率虽然低于绝经后女性,但由于症状不典型,临床上较容易忽视,确定年轻女性发病高危人群,临床症状,有助的有针对性的确定子宫内膜癌患者,提高早期诊断率。 目的 分析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在临床上早诊率及早治率。 方法 根据患者是否绝经将我院2009年5月-2014年5月间住院治疗的39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绝经前组和绝经后组,并对其临床特点、肿瘤标记物升高情况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两组比较,绝经前组平均发病年龄(32±8.4)岁,绝经组平均发病年龄(50.2±7.2)岁.未绝经组患者98例(25%),有年轻化趋势.两组合并高血压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后肿瘤标志物CA-125、HE4、CEA、CA19-9在手术、病理分期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类型以子宫内膜样腺癌占多数,透明细胞癌、浆细胞癌次之,其中两组比较透明细胞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理分化程度以1级(高分化)为主,2级(中分化)、3级(低分化)次之,其中两组比较3级(低分化)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范围方面以切除全子宫、附件(双侧)加淋巴结清扫/活检术(盆腔/腹主动脉周围)为代表,两组之间比较除了需要肿瘤细胞减灭术有统计学差异外,其它手术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绝经前子宫内膜癌大部分为子宫内膜样腺癌、期别以I期为主、病理类型分化程度高、合并症较少、术后并发症少,尤其是小于45岁者,高危因素少,预后较好。绝经前、绝经后子宫内膜癌肿瘤标记物CA-125,HE-4,CEA,CA19-9无明显差异。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37.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士骐,张惜阴;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预后[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86年04期



本文编号:2460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460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5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