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DJ-1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发布时间:2020-02-20 22:14
【摘要】:目的研究DJ-1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测定DJ-1蛋白在74例卵巢上皮性肿瘤和80例非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其在血清中的含量。结果 1正常卵巢组织中DJ-1表达呈阴性,卵巢肿瘤组织中有不同程度阳性表达。其中卵巢癌DJ-1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交界性卵巢肿瘤和良性卵巢肿瘤;低分化和中分化卵巢癌DJ-1表达阳性率均高于高分化的卵巢癌(P0.05)。2非卵巢肿瘤患者血清DJ-1蛋白含量低于各种卵巢肿瘤患者血清DJ-1含量(P0.05)。其中卵巢癌患者血清DJ-1蛋白含量高于交界性卵巢肿瘤和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交界性卵巢肿瘤高于良性卵巢肿瘤;低分化和中分化卵巢癌患者血清DJ-1含量均高于高分化者(P0.05)。不同手术病理分期和不同组织学分类的卵巢癌DJ-1蛋白阳性表达率和血清DJ-1含量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DJ-1蛋白和血清中DJ-1蛋白呈正相关(rs=0.92,P0.05)。结论 DJ-1蛋白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可能成为检测指标及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
【图文】:

卵巢癌,低分化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第25卷图1卵巢癌DJ-1阳性表达(+++)(×400)图2卵巢癌DJ-1阳性表达(++)(×400)图3卵巢癌DJ-1阳性表达(+)(×400)交界性卵巢肿瘤高于良性卵巢肿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分化卵巢癌患者血清DJ-1含量均高于高分化卵巢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分化卵巢癌患者血清DJ-1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病理分期和不同组织学分类的卵巢癌患者血清DJ-1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1患者卵巢组织DJ-1的表达卵巢组织n-++++++阳性率/%χ2值P值正常卵巢组织80800000.0103.2080.000良性卵巢肿瘤131120015.41)交界性卵巢肿瘤10820020.01)卵巢癌5172115886.31)2)3)Ⅱ期11262181.8Ⅲ期23288591.3Ⅳ期7123185.7中分化16184393.71)低分化140374100.01)黏液性腺癌14253485.7其他6122183.3卵巢癌手术病理分期Ⅰ期10252180.00.5160.473卵巢癌病理分级高分化216104171.46.1760.013卵巢癌组织学分类浆液性腺癌3141410387.10.0620.803注:其他=子宫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未分化癌。1)与正常卵巢组织及高分化卵巢癌比较,P<0.05;2)与良性卵巢肿瘤及中分化卵巢癌比较,P<0.05;3)与交界性卵巢肿瘤及低分化卵巢癌比较,P<0.05不同程度阳性表达。其中卵巢癌DJ-1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交界性卵巢肿瘤和良性卵巢肿瘤(P<0.05),交界性卵巢肿瘤和良性卵巢肿瘤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和中分化卵巢癌阳性率高于高分化卵巢癌(P<0.05),低分化和中分化卵巢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病理分期和不同组织学分类的卵巢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和图1~3。2.3血

卵巢癌,低分化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第25卷图1卵巢癌DJ-1阳性表达(+++)(×400)图2卵巢癌DJ-1阳性表达(++)(×400)图3卵巢癌DJ-1阳性表达(+)(×400)交界性卵巢肿瘤高于良性卵巢肿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分化卵巢癌患者血清DJ-1含量均高于高分化卵巢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分化卵巢癌患者血清DJ-1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病理分期和不同组织学分类的卵巢癌患者血清DJ-1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1患者卵巢组织DJ-1的表达卵巢组织n-++++++阳性率/%χ2值P值正常卵巢组织80800000.0103.2080.000良性卵巢肿瘤131120015.41)交界性卵巢肿瘤10820020.01)卵巢癌5172115886.31)2)3)Ⅱ期11262181.8Ⅲ期23288591.3Ⅳ期7123185.7中分化16184393.71)低分化140374100.01)黏液性腺癌14253485.7其他6122183.3卵巢癌手术病理分期Ⅰ期10252180.00.5160.473卵巢癌病理分级高分化216104171.46.1760.013卵巢癌组织学分类浆液性腺癌3141410387.10.0620.803注:其他=子宫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未分化癌。1)与正常卵巢组织及高分化卵巢癌比较,P<0.05;2)与良性卵巢肿瘤及中分化卵巢癌比较,,P<0.05;3)与交界性卵巢肿瘤及低分化卵巢癌比较,P<0.05不同程度阳性表达。其中卵巢癌DJ-1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交界性卵巢肿瘤和良性卵巢肿瘤(P<0.05),交界性卵巢肿瘤和良性卵巢肿瘤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和中分化卵巢癌阳性率高于高分化卵巢癌(P<0.05),低分化和中分化卵巢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病理分期和不同组织学分类的卵巢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和图1~3。2.3血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春丽;;滋阴清热活血法治疗老年性阴道炎30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6期

2 徐云霞;李伟莉;徐经凤;;徐氏安胎饮治疗先兆流产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3期

3 姚世琪;;异位妊娠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体会[J];安徽医学;2011年07期

4 刘春丽;知柏地黄汤化裁治疗老年性阴道炎20例[J];安徽医药;2004年05期

5 刘春丽;李伟莉;程红;沈玉莲;张红;;化瘀温经利湿法治疗慢性盆腔炎20例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董其音;吴晓云;周媛萍;吴丽芳;;宫内放置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7 迟心左,刘维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不同程度蛋白尿的围产结局分析[J];北京医学;2004年05期

8 张荣桃;华苓;;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0年01期

9 张璇;薛赛琴;;丹草汤联合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2年06期

10 顾和平;徐文皓;;产后出血及输血研究进展[J];中国输血杂志;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丽;谷娜;侯丽辉 ;吴效科;;“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对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大鼠模型作用机理的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2 颜苹;;经阴道超声检测疤痕子宫肌层厚度诊断子宫先兆破裂[A];2010年超声医学和医学超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范风云;杨佃会;韩晶;王金玲;单秋华;;耳穴贴压内生殖器单穴及相关群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对比观察[A];第12届全国耳穴诊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王玲;孙艳明;;辨证治疗更年期失眠76例疗效观察[A];全国中医妇科第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李克湘;蒋惠萍;陈海涛;向群;黄映飞;;温经逐瘀汤对原发性痛经PGF2a的影响[A];全国中医妇科第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李克湘;蒋惠萍;黄映飞;伍娟娟;向群;;温经逐瘀汤对痛经(寒凝血瘀证)的血液流变学影响[A];全国中医妇科第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陈芊;孙云松;;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中医治疗思路初探[A];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血栓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丽;谷娜;侯丽辉;吴效科;;“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对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大鼠模型作用机理的研究[A];中医药中青年科技创新与成果展示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刘艳;;妇产科疾病正确诊断与编码[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10 江洁美;陈爱民;孙旭群;许杜娟;;临床药师参与1例应用他莫昔芬出现子宫内膜增厚的药学监护[A];第十三届全国青年药师成才之路论坛暨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与临床药学实践国家级继教会议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姜迎;情志因素对去卵巢大鼠脑神经递质、内分泌的影响及中药的干预作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王瑞霞;基于表观遗传学探讨补肾中药改善IVF治疗结局的机制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王悦;L-OHP及HIF-1α阻断对宫颈癌放疗增敏作用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5 王强;LHRH-PE40治疗大鼠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D];吉林大学;2004年

6 王纯雁;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对人卵巢癌细胞系CAOV3抑制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7 李沛霖;补肾调冲含药血清对离体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分泌功能与结构的影响[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8 陈贵珍;穴位埋线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及其生殖内分泌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张美云;环境危险因素和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10 徐崇权;电针对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镇痛效应及免疫机制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海丽;儿黄散治疗CIN临床观察及其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机制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梁晓林;中药复方配合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分析[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张福霞;子宫腺肌病发病相关因素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调查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张玲;太原市坝陵桥社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服务对策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周姣慧;接绪疗法对阳虚质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子宫卵巢动脉血流影响的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周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龙琴;汨罗市中学生超重、肥胖的现况调查及出生时体重与青少年单纯性肥胖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潘莉;渐进性放松训练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状态焦虑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9 徐倩倩;政策和社会经济环境及个人因素对农村育龄妇女避孕节育和生殖道感染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吴嫣;上海市奉贤区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及健康信念调查[D];复旦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存明;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1年21期

2 殷铁军 ,顾美皎;图像分析研究对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诊断及预后意义[J];华中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3 秦志强,潘莹,刘爱军,赵卫星;卵巢上皮性肿瘤间质微血管密度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韦淑琴,郑建华,隋丽华;卵巢上皮性肿瘤中survivin bcl-X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年01期

5 赵清平;高国兰;彭芝兰;阳宇波;;手术对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年14期

6 赵清平;高国兰;彭芝兰;阳宇波;;化疗对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年14期

7 王红霞;陈钢;李国利;;卵巢上皮性肿瘤相关凋亡调控基因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8年11期

8 徐敏;许丹;李洁华;邵伟伟;张玉泉;;卵巢上皮性肿瘤中微血管密度、微淋巴管密度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12年01期

9 赵锦;吴振宇;张冰;;经阴道多普勒超声与病理微血管密度对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J];中国全科医学;2012年03期

10 赵锦;肖永红;张冰;齐铮琴;梁静;;卵巢上皮性肿瘤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肿瘤血流测定与病理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J];疑难病杂志;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梅;;青少年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超声诊断价值[A];第九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赵梅;;青少年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超声诊断价值[A];第一届全国妇产科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沈丹华;;对卵巢上皮性肿瘤发病机制的新认识——重视输卵管病变的检查[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杨建华;石一复;陈晓端;陈晓飞;;水通道蛋白-1与微血管密度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相关研究[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史惠蓉;宋芷霜;;人类组织激肽释放酶14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王新梅;刘晓梅;郑桂英;;卵泡刺激素及其受体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相关性研究[A];东北三省第四届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任波;李秀琴;;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Ⅱ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A];东北三省第四届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李双;朱长虹;;卵泡刺激素受体特性及其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与调控[A];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初永丽;杨元先;林美华;王泽华;;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血清及腹水层粘连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10 王永丽;梁建芳;郑绘霞;肖虹;程彩霞;李宁;;卵巢上皮性肿瘤中B7-H4表达及临床意义[A];2009年“临床诊断和治疗新进展研究”暨“全国肿瘤病理诊断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蒋立艳;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及部分作用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刘芩;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及其受体对卵巢上皮性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张箴波;促性腺激素及其受体在卵巢上皮性肿瘤增殖、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川;卵巢上皮性肿瘤中蛋白激酶C活性及α亚型的变化[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2 肖芳;维A酸受体在卵巢癌中的表达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孙德飞;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5、7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与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4 刘金;溶血磷脂酸受体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5 牛洪伟;卵巢上皮性肿瘤超声表现与病理对比分析[D];河南科技大学;2014年

6 肖颖丽;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意义[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7 钟艳慧;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基因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D];山东大学;2007年

8 任波;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Ⅱ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9 刘雪飞;Galectin-3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王圣坦;Lewis y抗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81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581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f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