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载UCNPs-RB相变型纳米粒靶向卵巢癌多模态成像与治疗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2 14:26
【摘要】:第一部分载UCNPs-RB相变型纳米粒的制备、表征、性能目的制备以全氟己烷(PFH)为内核、叶酸修饰的脂质为壳,包载了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偶联光敏剂孟加拉玫瑰红(UCNPs-RB)、化疗药10-羟基喜树碱(HCPT)的纳米粒FA/UCNPs-RB/HCPT/PFH@Lipid(缩写为FURH-PFH-NPs),使其具有声致相变、多模态成像、肿瘤治疗的性能。方法(1)制备光敏剂孟加拉玫瑰红和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粒的共价偶联产物,并验证其具备发生荧光共振能量传递的功能(FRET)。(2)采用旋转蒸发的方法制备脂质膜。(3)利用超声法制备这种多功能FURH-PFH-NPs。(4)利用光镜、电镜、Malvern激光粒径分析仪等仪器对其进行基本性能的检测及验证,为后续实验提供相应的支持。结果通过透射电镜观察FURH-PFH-NPs,发现其大小、形态较均匀,呈球形,UCNPs-RB均匀分布并且突出其表面,分散性好。Malvern激光粒径仪所检测的粒径为220.2±76nm,分散指数(PDI)为0.093,Zeta电位为-0.24mV。能谱仪EDS检测其能谱图中包含有Na和La元素的峰。在4℃条件下,FURH-PFH-NPs的粒径在72h内无明显增大,而72h后粒径才缓慢增大。用2.0W/cm~2超声功率LIFU作用后,2min时FURH-PFH-NP观察到相变,随时间延长出现了大量相变的微泡。新型FURH-PFH-NPs的单线态氧产量检测结果:在激光辐照6min后消耗DPBF十分明显,在10min消耗DPBF约85%,通过间接检测新型FURH-PFH-NPs具有高效单线态氧产生量。结论成功制备了造影剂FURH-PFH-NPs,形态呈球形,其上镶嵌有UCNPs-RB颗粒,大小均一,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声致相变和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第二部分载UCNPs-RB相变型纳米粒体外实验研究目的观察FURH-PFH-NPs的细胞毒性并筛选适宜给药浓度、超声作用参数及激光辐照与FURH-PFH-NPs结合作用后对卵巢癌细胞SKOV3的影响,然后研究这种造影剂在体外靶向性和光动力治疗性能,最后研究其体外增强超声、光声和荧光成像的能力。方法(1)通过MTT法对FURH-PFH-NPs细胞毒性的检测来筛选出给药浓度,接着进行超声作用及激光参数的筛选,并通过流式细胞仪及荧光显微镜观察初步评价其靶向性及光动力治疗的效果。(2)进行FURH-PFH-NPs体外超声成像研究,观察FURH-PFH-NPs在不同功率的超声作用下经过不同的作用时间所得到的超声成像效果,进行统计分析。(3)探索其光声成像性能,并分析成像原理及定量分析。最后研究了FURH-PFH-NPs荧光成像的能力,并观察超声作用前后其荧光成像的能力。结果(1)根据细胞活性实验结果(MTT法)选择FURH-PFH-NPs浓度为100μL/ml,超声参数是2W/cm2,2min,激光参数是0.2W/cm2120s,完成后续的细胞实验。(2)不同因素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加入FURH-PFH-NPs后各组细胞的活力均受到一定的影响,对细胞抑制率较不加FURH-PFH-NPs组明显升高,提示FURH-PFH-NPs抑制了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检测的结果是凋亡以早期(右下)和晚期(右上)细胞凋亡率为其表现。在免疫荧光下看到经FURH-PFH-NPs处理后的细胞内细胞核体积增大,部分破碎,细胞核内的染色质浓缩、分布不均匀,且边缘化,这说明细胞处于凋亡的不同时期。提示FURH-PFH-NPs加上超声和激光后具有明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3)体外光动力作用的评价结果是通过用DCFH-DA孵育后的荧光强度来判断其单线态氧的产生能力。分为:FURH-PFH-NPs+US+Laser、FURH-PFH-NPs+US、FURH-PFH-NPs+Laser组。使细胞内产生ROS最强的是FURH-PFH-NPs+US+Laser组。FURH-PFH-NPs体外的靶向性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叶酸具备高效连接其受体的能力,通过图片展示了叶酸与细胞的特异性结合。(4)体外成像结果显示:灰阶超声回声强度以2.0W/cm2最强,并且与其他功率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2.0W/cm2的超声回声强度在不同作用时间1min、2min、4min无显著性差异;作用2min的灰阶超声和造影模式均表现为平均声强最大。FURH-PFH-NPs通过活体荧光成像系统激发波长为980nm,发射波长为650nm进行荧光成像,用RB浓度计算,从0.125mg/ml-2mg/ml均可以出现荧光成像,并且有非常明显的浓度正相关性。FURH-PFH-NPs具有的光声成像性能,在705nm有一个特异吸收峰,PA值在3.4a.u,发现光声强度与浓度之间呈线性正相关。结论FURH-PFH-NPs具有肿瘤细胞靶向性,可产生良好的光动力治疗效果,有良好的增强体内外超声、光声和荧光对多模态成像的性能。第三部分载UCNPs-RB相变型纳米粒体内实验研究目的研究FURH-PFH-NPs纳米粒在体内的超声/光声/荧光三种成像性能;以体内超声/光声/荧光三种成像做指导研究纳米粒在超声作用下肿瘤靶向性,筛选适宜治疗时间窗;注射FURH-PFH-NPs后超声作用后用激光照射肿瘤治疗SKOV3卵巢癌裸鼠移植瘤,观察这种方法的光动力和化疗治疗效果并评价。方法(1)应用SKOV3卵巢癌细胞系对裸鼠进行皮下移植成瘤。(2)首先体内荧光成像初步筛选治疗时间窗,然后利用荷瘤裸鼠的超声成像特点进一步验证治疗时间窗:注射靶向组与非靶向组纳米粒后连续进行观察,观察时间点为:即刻、0.5h、1h、6h、12h、24h、48h。研究其超声成像性能及定量分析,最后再研究纳米粒体内光声成像性能。(3)为了研究体内三模态成像能否指导纳米粒体内肿瘤靶向性,进行了瘤体内纳米粒分布的病理实验:将3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靶向组与非靶向组,分别经鼠尾静脉注射FURH-PFH-NPs和URH-PFH-NPs,并于注射后的0.5h、1h、6h、12h、24h脱颈处死裸鼠,迅速将瘤体取出制成40um病理切片,用显微镜观察瘤体病理切片内纳米粒分布的状态。(4)靶向治疗实验:将2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FURH-PFH-NPs+US+Laser组、FURH-PFH-NPs+Laser组、HCPT组、生理盐水组。14天隔日进行相应处理并测量肿瘤的大小,计算肿瘤生长曲线和抑瘤率;14天后处死裸鼠、取出瘤体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中增殖指标PCNA和缺氧指标HIF-1α表达情况。结果(1)荧光成像显示,注射FURH-PFH-NPs后,荷瘤裸鼠肿瘤内高峰期在6h时开始出现,12h逐渐下降;(2)注射FURH-PFH-NPs后,低强度聚焦超声作用前肿瘤内灰阶及超声造影模式均呈无回声,超声作用后两种成像模式均出现回声增强,利用回声强度定量分析发现回声增强在6h达峰,并持续约6h;(3)纳米粒在瘤体内分布实验:在不同时间点,靶向组肿瘤病理切片均有FURH-PFH-NPs分布,1h出现,在6h瘤体内FURH-PFH-NPs分布最多;而非靶向组仅有极少量FURH-PFH-NPs分布。(4)靶向治疗实验:FURH-PFH-NPs组裸鼠肿瘤生长指数最低、抑瘤率最高。(5)免疫组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FURH-PFH-NPs组的增殖指标PCNA、缺氧指标HIF-1α表达均减低。结论(1)FURH-PFH-NPs具有良好的超声/荧光/光声成像能力;(2)在超声作用下,6h高峰聚集于裸鼠卵巢癌移植瘤内。(3)在激光的辐照下发挥光动力治疗与化疗的协调作用,期望这种协同治疗方式可以成为治疗恶性肿瘤新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3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小杰;廖瀚;王冰;王艳妨;张英;;赖氨酸超小纳米粒的制备及胶质瘤细胞荧光成像[J];功能材料;2017年01期

2 邢畅;;二氧化硅纳米粒消化酶蛋白冠的形成及影响因素[J];现代化工;2017年04期

3 尤晨;李琳;杨文倩;沈雁;涂家生;;银模板法制备中空金纳米粒及其质量评价[J];药学研究;2017年04期

4 赵娜;崔慧斐;;肝素纳米粒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3年18期

5 陈军;纳米粒技术在转运药物通过血脑屏障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2年06期

6 陈中坚;陆琴;方超;;碗状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载药功能的评价[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年05期

7 严拯宇;舒娟;余雁;张正伟;唐璐;陈建秋;;碳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用于氯霉素的测定[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8 梁娟娟;耿冬冬;丁娅;张灿;;金纳米粒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J];药学进展;2014年04期

9 赵国巍;陈绪龙;廖正根;梁新丽;祝婧云;招丽君;王春柳;;三七皂苷长循环纳米粒的性质研究[J];中成药;2011年10期

10 黄丹华;戚雪勇;戈延茹;沈松;;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在磁共振/光热双模式成像中的应用[J];药学学报;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崇;魏巍;孙晶;王坚成;;靶向递送siRNA的核壳型磷酸钙纳米粒的研究[A];中国药学会第十三届青年药学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2 王玉鹏;周东方;黄宇彬;;新型蛋白纳米粒药物载体制备方法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F:生物医用高分子[C];2017年

3 诸佳珍;李范珠;;阿霉素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4 冯强;于敏之;侯文杰;王坚成;张强;;伐普肽修饰的核壳型纳米粒用于紫杉醇/siRNA的共递送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5 刘玉梅;欧阳五庆;马淑燕;杨宝平;;长春碱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蒋锡群;丁丹;刘成杰;王晶;武伟;;蛋白大分子纳米粒的组装、细胞摄取和药物传输[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谢萌;龚艳容;金一;;载阿霉素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耐药逆转研究(英文)[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黄潇;;眼用氟尿嘧啶纳米粒制剂的制备[A];第六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康琳;高钟镐;;新型二氯(1,2-环己二胺)铂(Ⅱ)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抗肿瘤研究[A];第一届《药学学报》药学前沿论坛暨2015年中国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5年

10 胡豫;;组织因子靶向性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在抗血栓治疗中的应用[A];第十二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霞;纳米粒子可使老鼠看到红外光[N];科技日报;2019年

2 记者 张梦然;医用纳米粒子可为农作物输送营养[N];科技日报;2018年

3 新华;科学家说纳米粒子可能有害健康[N];福建科技报;2007年

4 王小龙;纳米粒子可经水果等食物进入人体[N];科技日报;2013年

5 刘霞;液体中的纳米粒子可用于存储信息[N];科技日报;2014年

6 记者 毛黎;放射性纳米粒子可定向附着杀灭癌细胞[N];科技日报;2013年

7 记者 刘海英;纳米粒子回收再利用有新法[N];科技日报;2010年

8 ;纳米粒子能轻易侵入人脑,护肤品安全待检验[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记者 冯卫东;纳米粒子成就抗癌药物靶向新系统[N];科技日报;2016年

10 张中桥;四医大西京医院发现纳米粒可作 VEG F基因载体[N];中国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二刚;磁靶向银纳米粒载药系统的构建及抗肿瘤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2 王洋;靶向载药相变型纳米粒用于甲状腺未分化癌超声分子成像与治疗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3 张妮;载aPD1靶向相变型纳米粒对恶性黑色素瘤光热治疗及增效免疫治疗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4 钟毅欣;靶向纤维蛋白的相变型多模态纳米粒血栓显像及溶栓的基础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5 李宜蓁;F3肽介导载亚甲蓝及钆双胺纳米粒双模态成像及声动力协同HIFU治疗乳腺癌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6 王海燕;载UCNPs-RB相变型纳米粒靶向卵巢癌多模态成像与治疗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7 宋娇;近红外光触发纳米粒用于小鼠乳腺肿瘤多模成像和光热治疗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8 张勇;载声敏剂液态氟碳纳米粒预定位靶向增强HIFU消融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9 杨涛;蛋白纳米粒的仿生合成及其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8年

10 葛云龙;姜黄素纳米粒的液相沉积法制备工艺、表征与活性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璇;低分子明胶修饰的阳离子多功能脂质纳米粒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2 王瑞玉;基于湿疹治疗的透皮吸收生物粘附纳米制剂的研制[D];青岛科技大学;2019年

3 孙祥石;叶酸靶向酸敏感siRNA纳米粒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4 卢超;MR监测2-DG标记的载PTX氧化铁纳米粒靶向荷三阴性乳腺癌4T-1肿瘤的诊疗效果研究[D];江苏大学;2019年

5 赵雅蓉;转铁蛋白修饰的还原响应型脂质纳米粒递送siRNA治疗肝癌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6 毛丽燕;多西他赛靶向纳米粒的构建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D];济南大学;2019年

7 宋春丽;基于聚扁桃酸酯的药物递送体系制备及增强肿瘤治疗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8 刘明珠;载IR780靶向多功能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多模态成像和光热治疗的基础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9 牟崇艳;透明质酸及聚多巴胺功能化的相变型纳米粒在乳腺癌诊疗中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10 黎梦;载吲哚菁绿与阿霉素靶向纳米粒用于视网膜母细胞瘤体外成像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65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765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4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