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不同证型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及影响因素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2 04:41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不同中医证型血栓前状态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以冀为形成规范、客观的复发性流产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共151例,对151例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检测血栓前状态相关指标。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51例复发性流产患者及150例正常的妇女进行就一般情况,月经史,生育史,生活情况,情绪,睡眠及运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选用Bonferroni检验。方差不齐选用T2检验。对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用平均秩和(R)、四分位和中位数(P25,P50,P75)表示,采用秩和检验。分析各组证型与血栓前状态的相关性。运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逐步法)分析复发性流产各中医证型的发病因素。结果均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复发性流产中医证型分布构成:肾虚血瘀型44例,肾虚型37例,脾肾两虚型48例,气血两虚型22例。2.不同证型复发性流产在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抗β 2-GP1抗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值高于肾虚型、脾肾两虚型及气血两虚型复发性流产患者(P0.05)。3.肾虚型复发性流产影响因素:小学学历发生肾虚型复发性流产的风险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4.889倍(OR=4.889,P=0.009);月经失调者发生肾虚型复发性流产的风险是无发生月经失调者的3.497倍(OR=3.497,P=0.001);人工流产2次、3次发生肾虚型复发性流产风险分别是无人工流者的4.324倍(OR=4.324,P=0.019)、7.410 倍(OR=7.410,P=0.003)。4.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影响因素:抑郁状态与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呈正相关(OR=1.058,P=0.031);人工流产3次者发生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是未人工流产者的3.857倍(OR=3.857,P=0.012)。5.气血两虚型复发性流产影响因素:运动量低者发生气血两虚型复发性流产是运动量高者的4.739倍(OR=4.739,P=0.040);睡眠质量差者发生气血两虚型复发性流产风险是睡眠质量很好者的6.545倍(OR=6.545,P=0.016)。6.脾肾两虚型复发性流产影响因素:焦虑状态与脾肾两虚型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呈正相关(OR=1.335,P=0.000);抑郁状态与脾肾两虚型复发性流产发生呈正相关(OR=1.395,P=0.000);运动量低者发生脾肾两虚型复发性流产风险是运动量高者的4.594 倍(OR=4.594,P=0.004)结论: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与血栓前状态指标有相关性。不同中医证型复发性流产的影响因素包括学历、月经失调史、人工流产次数、焦虑、抑郁、运动量及睡眠质量。
【学位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714.2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西医病因
        1.1.1 遗传因素
        1.1.2 生殖道因素
        1.1.3 内分泌因素
        1.1.4 感染因素
        1.1.5 免疫因素
        1.1.6 血栓前状态因素
        1.1.7 男方因素
        1.1.8 其他因素
    1.2 中医病因
        1.2.1 胎元因素
        1.2.2 母体因素
第二章 临床研究结果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2 方法与内容
        2.2.1 中医辨证分型
        2.2.2 血栓前状态检测
    2.3 数据分析
    2.4 临床研究结果
        2.4.1 不同证型复发性流产年龄比较
        2.4.2 不同证型复发性流产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Ⅲ及同型半胱氨酸比较
        2.4.3 不同证型D-二聚体比较
        2.4.4 不同证型复发性流产患者狼疮抗凝物(LA)比较
        2.4.5 不同证型复发性流产患者抗磷脂抗体(ACA)比较
        2.4.6 不同证型复发性流产患者抗β 2糖蛋白抗体(β 2-GP1)比较
        2.4.7 肾虚型复发性流产与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2.4.8 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2.4.9 气血两虚型复发性流产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2.4.10 脾肾两虚型复发性流产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第三章 讨论
    3.1 肾虚血瘀证与血栓前状态
    3.2 复发性流产的影响因素
        3.2.1 肾虚型复发性流产影响因素
        3.2.2 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影响因素
        3.2.3 脾肾两虚型复发性流产影响因素
        3.2.4 气血两虚型复发性流产影响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悉;;低分子肝素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妊娠结局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年33期

2 李秀秀;李世梅;;五诊十纲在辨治免疫性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J];吉林中医药;2020年01期

3 段雪娇;;阿司匹林对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凝血功能及保胎成功率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年03期

4 董艳敏;;达肝素钠注射液联合主动免疫疗法治疗76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疗效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年01期

5 廖美光;;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价值[J];中外医疗;2019年35期

6 乔杰;;复发性流产孕前管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年12期

7 王晨阳;邵文嘉;高萃;袁博;崔金全;王武亮;;复发性流产患者精神心理状况及临床干预疗效[J];医药论坛杂志;2018年11期

8 刘英华;刘敏娟;向菁菁;毛君;;叶酸代谢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9年01期

9 郝黎婷;王晓旭;;复发性流产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年02期

10 黄宇;侯婷婷;;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防治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文;复发性流产运用中医补肾活血法的Meta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胡敏;CD44v6在复发性流产滋养细胞中的功能及其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8年

3 徐志彦;LRH-1基因及印记基因p57~(Kip2)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4 贺立颖;复发性流产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5 吴凡;Peroxiredoxin 2调控母—胎界面滋养层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6 张磊;全基因组测序在扩大诊断复发性流产人群染色体异常病因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9年

7 倪丰;中国人群男性不育、女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遗传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

8 庞丽红;VEGF及其可溶性受体sFlt-1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9 张怡梅;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夫妇WNT6基因突变位点筛查及KIR2DL4基因多态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10 李淑红;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早孕绒毛滋养层细胞调控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宁薇;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血同型半胱氨酸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D];内蒙古医科大学;2019年

2 齐雅杰;维生素D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医科大学;2019年

3 许丹虹;不同证型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及影响因素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年

4 伊静;复发性流产病因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5 樊亚妮;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血瘀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的临床观察[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8年

6 石亚萍;补肾活血法治疗血栓前状态导致复发性流产的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7 马夫;不孕症女性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治疗策略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9年

8 孙星星;MicroRNA-575的异常表达在复发性流产中的意义[D];江苏大学;2018年

9 王莹倩;中西医结合干预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临床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9年

10 杨春燕;补肾安胎方联合环孢素A治疗肾虚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D];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37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837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0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