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睡眠模式对出生结局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1-19 02:52
目的:睡眠是人体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适宜的睡眠时长及睡眠时点对人体心理及生理健康十分重要。孕期由于生理、内分泌及心理的剧烈变化,睡眠模式相较孕前存在变化。以往研究发现,孕期睡眠障碍性疾病会影响妊娠结局,但对孕期睡眠模式对出生结局的影响缺乏相关研究。因此,本次研究目的为(1)以大样本队列数据,分析孕期睡眠模式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联,探讨孕期睡眠模式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巨大儿、小于胎龄儿及大于胎龄儿的独立影响及交互作用。(2)探讨适宜的睡眠模式,为进一步制定合理的孕期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以武汉健康宝贝队列为基础,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招募的11311名孕妇为研究对象。依照问卷调查所得,分析研究人群的睡眠模式,包括入睡时间、觉醒时间、睡眠时长、睡眠类型及午睡时长、频率。2.将入睡时间(22:00,22:00-23:00,23:00-24:00,≥24:00)、觉醒时间(7:00,7:00-8:00,8:00-9:00,≥9:00)、睡眠时长(8,8-9,9-10,≥10)、睡眠类型(早睡早起、早睡晚起、晚睡早起及晚睡晚起)、午睡时长(不午睡,1.5,1.5-2,≥2)及午睡频率(不午睡,非每天午睡,每天午睡)进行分类,采用线性回归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孕期睡眠模式对出生体重、Ponderal Index(PI指数)的影响以及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巨大儿、小于胎龄儿及大于胎龄儿发生风险的关联。3.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图(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探讨早产、低出生体重、巨大儿、小于胎龄儿及大于胎龄儿随着午睡时长、入睡时间、觉醒时间及睡眠时长的连续性变化,综合分析出适宜的睡眠模式。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推荐范围内的睡眠模式对综合不良出生结局的影响。结果:1.本次研究人群中新生儿出生体重及PI指数分别为3291.5±458.3g和2.60±0.22g/cm~3,早产、低出生体重、巨大儿、小于胎龄儿及大于胎龄儿发生率分别为6.0%、4.2%、5.7%、6.2%及9.5%。孕期入睡时间、觉醒时间、睡眠时长及午睡时长分别为23:00(22:00,23:30)、8:00(7:00,8:30)、9.2±1.2h及79.5±49.1min。2.孕期睡眠模式对出生体重及PI指数的影响:午睡时长越长、入睡时间越晚、觉醒时间越晚、夜间睡眠时长越长,新生儿出生体重越大(P _(for trend)0.05),晚睡晚起的孕妇相较早睡早起者新生儿出生体重(β:70.44;95%CI:49.09,91.80)及PI指数(β:0.028;95%CI:0.018,0.039)明显增加。3.孕期睡眠模式对早产的影响:孕期不午睡的孕妇早产发生率高于午睡者(6.6%vs 5.9%),但孕期午睡时长及频率均对早产发生风险没有影响;入睡时间晚可降低早产发生风险,其中≥24:00入睡者早产风险最低(OR:0.65;95%CI:0.51,0.82);觉醒时间越晚早产风险越小,7:00觉醒者可增加早产风险(OR:1.48;95%CI:1.17,1.87),而≥9:00觉醒早产风险最低(OR:0.68;95%CI:0.54,0.86);晚睡晚起型的孕妇可降低早产风险(OR:0.52;95%CI:0.42,0.64);夜间睡眠时长对早产没有直接影响,但与入睡时间及睡眠类型的交互作用中发现,夜间睡眠≥10h可进一步降低晚睡晚起者及≥24:00入睡者的早产风险。4.孕期睡眠模式对低出生体重及小于胎龄儿的影响:孕期不午睡的人群,低出生体重及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均高于午睡者,且午睡时长在1.5-2小时的孕妇低出生体重风险最低(OR:0.67;95%CI:0.50,0.90),但午睡模式对小于胎龄儿的发生风险没有影响;入睡时间越晚低出生体重及小于胎龄儿发生率越低,≥24:00入睡者低出生体重风险最低(OR:0.50;95%CI:0.36,0.68),但对小于胎龄儿风险无影响;觉醒时间晚可降低低出生体重及小于胎龄儿的发生风险,≥9:00觉醒者低出生体重(OR:0.72;95%CI:0.55,0.96)及小于胎龄儿(OR:0.71;95%CI:0.57,0.89)风险最低,而7:00觉醒者低出生体重发生风险最高(OR:1.67;95%CI:1.25,2.22);夜间睡眠时长≥10h者可降低小于胎龄儿风险(OR:0.78;95%CI:0.63,0.97),但对低出生体重无影响;晚睡晚起可降低低出生体重及小于胎龄儿发生风险。5.孕期睡眠模式对巨大儿及大于胎龄儿的影响:不午睡的孕妇巨大儿(4.5%vs 6.2%)及大于胎龄儿(8.6%vs 10.4%)发生率低于午睡人群,午睡时长在1.5-2h者巨大儿(OR:1.54;95%CI:1.17,2.04)及大于胎龄儿(OR:1.40;95%CI:1.13,1.73)发生风险明显升高;入睡时间和觉醒时间越晚,巨大儿及大于胎龄儿发生率越高(P _(for trend)0.05),但睡眠时长没有影响;晚睡晚起可明显增加巨大儿(OR:1.31;95%CI:1.06,1.63)及大于胎龄儿(OR:1.23;95%CI:1.04,1.46)的发生风险。6.适宜孕期睡眠模式的建立与评估:采用限制性立方样图以各类不良出生结局发生风险来探索睡眠模式的合理范围,综合分析发现午睡时长在2h以内、入睡时间在23:00之后、觉醒时间在8:00之后及夜间睡眠时长超过9h各类不良出生结局风险相对较低。各个睡眠模式在推荐范围内的孕妇综合不良出生结局比例均较非推荐范围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睡时间和觉醒时间在推荐范围内者可降低综合不良出生结局的发生风险。结论:1.孕期睡眠模式较普通人群存在差异,本研究通过大样本数据分析中国妊娠期妇女的睡眠模式,发现妊娠妇女入睡时间较早、睡眠时长较长、午睡时长较长,且孕前BMI、产次、分娩年龄不同,相应睡眠模式存在差异。2.通过大样本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孕期睡眠模式(包括午睡时长、午睡频率、入睡时间、觉醒时间、睡眠时长及睡眠类型)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匀称度存在影响,并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巨大儿、小于胎龄儿及大于胎龄儿的发生风险独立关联。3.本次研究首次通过大样本数据探索适宜我国妊娠期妇女的睡眠模式,为预防不良出生结局提供科学依据。孕期保健专业人员应加强对孕妇睡眠模式的科学指导,以期降低不良出生结局的发生。
【学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15.3
【部分图文】:
图 1 孕期午睡时长与早产风险的 RCS 模型图**模型调整母亲年龄、孕前 BMI、新生儿性别、家庭年收入、教育程度、产次、孕期被动吸烟、孕期锻炼、孕期工作、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及夜间睡眠质量(2)孕期午睡时长与低出生体重风险的 RCS 模型拟合RCS 模型显示,随着午睡时长的增加,低出生体重 OR(95%CI)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在 120min 处 OR 值最小(Pnon-linear=0.024)。详见图 2。
图 2 孕期午睡时长与低出生体重风险的 RCS 模型图**模型调整母亲年龄、孕前 BMI、新生儿性别、家庭年收入、教育程度、产次、孕期被动吸孕期锻炼、孕期工作、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及夜间睡眠质量(3)孕期午睡时长与巨大儿风险的 RCS 模型拟合RCS 模型显示,随着午睡时长的增加,巨大儿 OR(95%CI)在 90min 升至高,随后下降至 120min 处再次上升(Pnon-linear=0.163)。详见图 3。
图 3 孕期午睡时长与巨大儿风险的 RCS 模型图**模型调整母亲年龄、孕前 BMI、新生儿性别、家庭年收入、教育程度、产次、孕期被动吸烟、孕期锻炼、孕期工作、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及夜间睡眠质量(4)孕期午睡时长与小于胎龄儿风险的 RCS 模型拟合RCS 模型显示,随着午睡时长的增加,小于胎龄儿 OR(95%CI)呈现下降趋势,在 90-120min 间轻微上升(Pnon-linear=0.311)。详见图 4。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89589
【学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15.3
【部分图文】:
图 1 孕期午睡时长与早产风险的 RCS 模型图**模型调整母亲年龄、孕前 BMI、新生儿性别、家庭年收入、教育程度、产次、孕期被动吸烟、孕期锻炼、孕期工作、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及夜间睡眠质量(2)孕期午睡时长与低出生体重风险的 RCS 模型拟合RCS 模型显示,随着午睡时长的增加,低出生体重 OR(95%CI)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在 120min 处 OR 值最小(Pnon-linear=0.024)。详见图 2。
图 2 孕期午睡时长与低出生体重风险的 RCS 模型图**模型调整母亲年龄、孕前 BMI、新生儿性别、家庭年收入、教育程度、产次、孕期被动吸孕期锻炼、孕期工作、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及夜间睡眠质量(3)孕期午睡时长与巨大儿风险的 RCS 模型拟合RCS 模型显示,随着午睡时长的增加,巨大儿 OR(95%CI)在 90min 升至高,随后下降至 120min 处再次上升(Pnon-linear=0.163)。详见图 3。
图 3 孕期午睡时长与巨大儿风险的 RCS 模型图**模型调整母亲年龄、孕前 BMI、新生儿性别、家庭年收入、教育程度、产次、孕期被动吸烟、孕期锻炼、孕期工作、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及夜间睡眠质量(4)孕期午睡时长与小于胎龄儿风险的 RCS 模型拟合RCS 模型显示,随着午睡时长的增加,小于胎龄儿 OR(95%CI)呈现下降趋势,在 90-120min 间轻微上升(Pnon-linear=0.311)。详见图 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朱丽;张蓉;张淑莲;石文静;严卫丽;王晓莉;吕勤;刘玲;周勤;邱全芳;李晓莺;何海英;汪吉梅;黎瑞春;陆嘉荣;尹兆青;苏萍;林新祝;郭芳;张慧;李树军;新华;韩彦青;王红云;陈冬梅;李占魁;王慧琴;邱银萍;刘华艳;杨杰;杨晓丽;李明霞;李文静;韩树萍;曹蓓;易彬;张亦慧;陈超;;中国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研制[J];中华儿科杂志;2015年02期
2 于冬梅;翟凤英;赵丽云;刘爱东;于文涛;贾凤梅;张继国;李婕;;中国2006年巨大儿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年01期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国城市早产儿流行病学初步调查报告[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年01期
4 林良明,刘玉琳,张新利,米杰,曹兰华;中国低出生体重儿抽样调查结果[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5 南方六省、区小于胎龄儿科研协作组;中国南方六省、区小于胎龄儿发生情况初步调查[J];临床儿科杂志;1988年03期
本文编号:28895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88958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