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不同处理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29 03:03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与正常孕妇的妊娠结局差异性;分析带瘤妊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带瘤妊娠的可行性;总结不同子宫肌瘤剔除术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综合探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选择253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为子宫肌瘤组,选取同期入院的253例正常孕妇为正常组;比较两组产科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并比较肌瘤大小、数量、位置对产科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第二部分根据子宫肌瘤患者是否选择手术,分为带瘤妊娠、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组,各100例;观察比较两组产科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带瘤妊娠的条件。第三部分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别将患者分为开腹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n=83)、腹腔镜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n=259)、腹腔镜联合超声组(超声引导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n=249)。术后3月阴道超声复查发现肌瘤归类为残留病例,术后3月后发现肌瘤归类为复发病例。观察三组术后肌瘤残留率、复发率、妊娠率;比较三组产科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结果:(1)子宫肌瘤组胎膜早破(20.95%vs.5.53%)、胎位异常(7.11%vs.2.77%)、早产(7.9...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两组肌瘤最大直径和数目的分布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751月妊娠1例(0.33%),52~57月妊娠0例,58~60月妊娠1例(0.33%)。术后10~12月妊娠例数最多。图2三组术后妊娠间隔时间分布图2.2三组术后妊娠间隔时间比较开腹组术后妊娠间隔时间6~49月,平均(21.62±11.91)月;腹腔镜组术后妊娠间隔时间4~60月,平均(20.27±10.48)月;腹腔镜联合超声组术后妊娠间隔时间1~47月,平均(14.83±8.23)月。腹腔镜联合超声组术后妊娠间隔时间最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表13三组术后妊娠间隔时间的比较开腹组(n=83)腹腔镜组(n=259)腹腔镜联合超声组(n=249)tp术后妊娠间隔(月)21.62±11.9120.27±10.4814.83±8.2315.1210.0003比较三组术后残留率、复发率开腹组83例,术后3月复查发现肌瘤3例(3.61%),术后6月10例(12.05%),术后12月14例(16.87%),术后18月19例(22.90%),术后24月25例(30.12%),术后36月35例(42.17%);腹腔镜组259例,术后3月复查发现肌瘤28例(10.81%),术后6月53例(20.46%),术后12月72例(27.78%),术后18月90例(34.75%),术后24月103例(39.77%),术后36月119例(45.95%);腹腔镜联合超声组249例,术后3月复查发现肌瘤8例(3.21%),术后6月18例(7.23%),术后12月40例(16.06%),术后18月44例(17.67%),术后24月56例(22.49%),术后36月69例(27.71%)。三组残留率、复发率变化趋势,如图3。图3三组残留率、复发率变化趋势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751月妊娠1例(0.33%),52~57月妊娠0例,58~60月妊娠1例(0.33%)。术后10~12月妊娠例数最多。图2三组术后妊娠间隔时间分布图2.2三组术后妊娠间隔时间比较开腹组术后妊娠间隔时间6~49月,平均(21.62±11.91)月;腹腔镜组术后妊娠间隔时间4~60月,平均(20.27±10.48)月;腹腔镜联合超声组术后妊娠间隔时间1~47月,平均(14.83±8.23)月。腹腔镜联合超声组术后妊娠间隔时间最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表13三组术后妊娠间隔时间的比较开腹组(n=83)腹腔镜组(n=259)腹腔镜联合超声组(n=249)tp术后妊娠间隔(月)21.62±11.9120.27±10.4814.83±8.2315.1210.0003比较三组术后残留率、复发率开腹组83例,术后3月复查发现肌瘤3例(3.61%),术后6月10例(12.05%),术后12月14例(16.87%),术后18月19例(22.90%),术后24月25例(30.12%),术后36月35例(42.17%);腹腔镜组259例,术后3月复查发现肌瘤28例(10.81%),术后6月53例(20.46%),术后12月72例(27.78%),术后18月90例(34.75%),术后24月103例(39.77%),术后36月119例(45.95%);腹腔镜联合超声组249例,术后3月复查发现肌瘤8例(3.21%),术后6月18例(7.23%),术后12月40例(16.06%),术后18月44例(17.67%),术后24月56例(22.49%),术后36月69例(27.71%)。三组残留率、复发率变化趋势,如图3。图3三组残留率、复发率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及相关影响因素[J]. 何晓明,吴荪,季静,袁世强,张红.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0(04)
[2]阴道超声在腹腔镜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 王燕燕.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24)
[3]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的研究进展[J]. 钱婷婷,陈丹青.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9(05)
[4]子宫肌瘤与生育及妊娠安全的相关问题[J]. 张丹丹,卢美松.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9(08)
[5]35~45岁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胡桂琼. 中国妇幼保健. 2019(03)
[6]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对术后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J]. 刘唯庆,胡丽娜,熊汉.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8(08)
[7]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 郎景和.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7 (12)
[8]合并子宫肌瘤妊娠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的结局比较[J]. 支佩颖,包美丽,胡芝. 中国妇幼保健. 2017(23)
[9]子宫肌瘤患者妊娠及分娩情况的分析[J]. 刘莹. 中国医药指南. 2017(33)
[10]多途径超声监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价值研究[J]. 曹佃霞,陈雨龙,刘素丽,宋克娟,刁玉超,戴淑真,姚勤.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7(10)
本文编号:2944883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两组肌瘤最大直径和数目的分布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751月妊娠1例(0.33%),52~57月妊娠0例,58~60月妊娠1例(0.33%)。术后10~12月妊娠例数最多。图2三组术后妊娠间隔时间分布图2.2三组术后妊娠间隔时间比较开腹组术后妊娠间隔时间6~49月,平均(21.62±11.91)月;腹腔镜组术后妊娠间隔时间4~60月,平均(20.27±10.48)月;腹腔镜联合超声组术后妊娠间隔时间1~47月,平均(14.83±8.23)月。腹腔镜联合超声组术后妊娠间隔时间最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表13三组术后妊娠间隔时间的比较开腹组(n=83)腹腔镜组(n=259)腹腔镜联合超声组(n=249)tp术后妊娠间隔(月)21.62±11.9120.27±10.4814.83±8.2315.1210.0003比较三组术后残留率、复发率开腹组83例,术后3月复查发现肌瘤3例(3.61%),术后6月10例(12.05%),术后12月14例(16.87%),术后18月19例(22.90%),术后24月25例(30.12%),术后36月35例(42.17%);腹腔镜组259例,术后3月复查发现肌瘤28例(10.81%),术后6月53例(20.46%),术后12月72例(27.78%),术后18月90例(34.75%),术后24月103例(39.77%),术后36月119例(45.95%);腹腔镜联合超声组249例,术后3月复查发现肌瘤8例(3.21%),术后6月18例(7.23%),术后12月40例(16.06%),术后18月44例(17.67%),术后24月56例(22.49%),术后36月69例(27.71%)。三组残留率、复发率变化趋势,如图3。图3三组残留率、复发率变化趋势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751月妊娠1例(0.33%),52~57月妊娠0例,58~60月妊娠1例(0.33%)。术后10~12月妊娠例数最多。图2三组术后妊娠间隔时间分布图2.2三组术后妊娠间隔时间比较开腹组术后妊娠间隔时间6~49月,平均(21.62±11.91)月;腹腔镜组术后妊娠间隔时间4~60月,平均(20.27±10.48)月;腹腔镜联合超声组术后妊娠间隔时间1~47月,平均(14.83±8.23)月。腹腔镜联合超声组术后妊娠间隔时间最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表13三组术后妊娠间隔时间的比较开腹组(n=83)腹腔镜组(n=259)腹腔镜联合超声组(n=249)tp术后妊娠间隔(月)21.62±11.9120.27±10.4814.83±8.2315.1210.0003比较三组术后残留率、复发率开腹组83例,术后3月复查发现肌瘤3例(3.61%),术后6月10例(12.05%),术后12月14例(16.87%),术后18月19例(22.90%),术后24月25例(30.12%),术后36月35例(42.17%);腹腔镜组259例,术后3月复查发现肌瘤28例(10.81%),术后6月53例(20.46%),术后12月72例(27.78%),术后18月90例(34.75%),术后24月103例(39.77%),术后36月119例(45.95%);腹腔镜联合超声组249例,术后3月复查发现肌瘤8例(3.21%),术后6月18例(7.23%),术后12月40例(16.06%),术后18月44例(17.67%),术后24月56例(22.49%),术后36月69例(27.71%)。三组残留率、复发率变化趋势,如图3。图3三组残留率、复发率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及相关影响因素[J]. 何晓明,吴荪,季静,袁世强,张红.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0(04)
[2]阴道超声在腹腔镜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 王燕燕.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24)
[3]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的研究进展[J]. 钱婷婷,陈丹青.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9(05)
[4]子宫肌瘤与生育及妊娠安全的相关问题[J]. 张丹丹,卢美松.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9(08)
[5]35~45岁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胡桂琼. 中国妇幼保健. 2019(03)
[6]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对术后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J]. 刘唯庆,胡丽娜,熊汉.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8(08)
[7]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 郎景和.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7 (12)
[8]合并子宫肌瘤妊娠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的结局比较[J]. 支佩颖,包美丽,胡芝. 中国妇幼保健. 2017(23)
[9]子宫肌瘤患者妊娠及分娩情况的分析[J]. 刘莹. 中国医药指南. 2017(33)
[10]多途径超声监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价值研究[J]. 曹佃霞,陈雨龙,刘素丽,宋克娟,刁玉超,戴淑真,姚勤.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7(10)
本文编号:2944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94488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