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无剖宫产史经产妇的妊娠风险
发布时间:2021-01-18 12:37
目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探讨无剖宫产史经产妇的妊娠风险。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资料完整的39640例无剖宫产史的单胎活产(≥孕28周)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初产妇34752例,无剖宫产史经产妇488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经PSM对两组孕妇的混杂因素进行控制,采用χ2检验比较PSM前后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无剖宫产史经产妇的母儿并发症风险及其孕期管理重点。结果:①12年间经产妇比例由10.6%上升至35.2%,高龄经产妇比例由2.1%上升至11.5%。②相比初产妇,无剖宫产史的经产妇中子痫前期、GDM、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转入ICU、早产、新生儿体质量异常、5分钟Apgar评分<7分及新生儿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OR>1,P<0.001)。③经1∶1 PSM,配对后两组共计纳入产妇各2914例,匹配后L1 measure统计量为0.331,小于匹配前的0.477,匹配良好。匹配后,无剖宫产史经产妇仅早产风险(OR 1.40,95%CI 1.18~1...
【文章来源】:实用妇产科杂志. 2020,36(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2.1 观察指标
1.2.2 诊断标准
1.2.3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经产妇人口学特征变化趋势
2.2 初产妇与无剖宫产史的经产妇基本特征及母儿并发症和妊娠结局比较
2.2.1 两组基本特征比较
2.2.2 两组产妇母儿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比较
2.3 PSM后的基本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
2.3.1 PSM后两组基本临床特征比较
2.3.2 PSM后两组产妇母儿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比较
2.3.3 PSM后两组不同分娩间隔的早产风险比较
3 讨 论
3.1 经产妇基本临床特征
3.2 经产妇的妊娠风险评估及管理
3.2.1 无剖宫产史经产妇的妊娠结局及临床管理
3.2.2 经产妇的体质量管理
3.2.3 无剖宫产史经产妇早产风险的管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二孩政策”后四川省经产妇人口学特点和高龄产妇妊娠与分娩期疾病分布[J]. 吴孝苹,段占祺,杨青梅,李元宏.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9(07)
[2]高龄妇女再生育的产科合并症风险[J]. 梁朝霞,杜蒙恺,陈丹青.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4(07)
[3]昆明地区正常单胎活产新生儿出生体重十年分析[J]. 张燕,马润玫,王婧,尹蓉,孙倩,孙永虎,秦利娴.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0(02)
[4]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节录)[J].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 营养学报. 2004(01)
本文编号:2984961
【文章来源】:实用妇产科杂志. 2020,36(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2.1 观察指标
1.2.2 诊断标准
1.2.3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经产妇人口学特征变化趋势
2.2 初产妇与无剖宫产史的经产妇基本特征及母儿并发症和妊娠结局比较
2.2.1 两组基本特征比较
2.2.2 两组产妇母儿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比较
2.3 PSM后的基本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
2.3.1 PSM后两组基本临床特征比较
2.3.2 PSM后两组产妇母儿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比较
2.3.3 PSM后两组不同分娩间隔的早产风险比较
3 讨 论
3.1 经产妇基本临床特征
3.2 经产妇的妊娠风险评估及管理
3.2.1 无剖宫产史经产妇的妊娠结局及临床管理
3.2.2 经产妇的体质量管理
3.2.3 无剖宫产史经产妇早产风险的管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二孩政策”后四川省经产妇人口学特点和高龄产妇妊娠与分娩期疾病分布[J]. 吴孝苹,段占祺,杨青梅,李元宏.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9(07)
[2]高龄妇女再生育的产科合并症风险[J]. 梁朝霞,杜蒙恺,陈丹青.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4(07)
[3]昆明地区正常单胎活产新生儿出生体重十年分析[J]. 张燕,马润玫,王婧,尹蓉,孙倩,孙永虎,秦利娴.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0(02)
[4]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节录)[J].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 营养学报. 2004(01)
本文编号:2984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9849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