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

发布时间:2021-04-09 15:59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253例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患有宫颈上皮内瘤变分为CIN组(86例)及对照组(167例)。采集纳入对象的宫颈菌群并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对细菌16S rRNA V3、V4区片段进行PCR扩增,并采用Illuminate Miseq测序平台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两组对象宫颈微生物群落结构,并分析患者宫颈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对象宫颈微生物群落的Simpson指数及Shannon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4、1.636,P>0.05),而CIN组的Chao指数及ACE指数均高于对照组(t=9.213、10.420,P<0.05)。16S rRNA分析显示放线菌是宫颈部位的主要菌群。CIN组女性宫颈微生物群落中放线菌、奇异菌属、放线菌门、阴道奇异菌及奇异变形菌占主要优势(LDA>4log10),对照组中杆菌、厚壁菌门等占主要优势。Spearman相关分析示卷曲乳杆菌、惰性乳杆菌、格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呈负相... 

【文章来源】: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20,32(02)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


图1 两组女性宫颈菌群的进化分支图

柱状图,宫颈,女性,微生物


图1 两组女性宫颈菌群的进化分支图表3 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微生物水平的相关性 统计值 加特纳菌 阴道奇异菌 普雷沃菌 粪球菌 卷曲乳杆菌 惰性乳酸杆菌 格氏乳杆菌 詹氏乳杆菌 ρ值 0.630 0.671 0.383 0.648 -0.763 -0.721 -0.613 -0.63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下生殖道微生物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张岚,李康明,蒋美萍,李彦青,艾毅钦.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8(04)
[2]HPV感染及高级别CIN患者阴道微生态研究[J]. 李晴,汪艳珠,李欢梓,刘宸妤,黄卓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11)
[3]宫颈癌术后HPV持续感染者阴道微生态状况分析[J]. 吴秋萍,叶金艳,程浩,刘霞,蒋琰瑛.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5(10)
[4]利用DNA指纹图谱技术对健康女性阴道菌群多样性的分析[J]. 肖冰冰,廖秦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2)
[5]贫血的红细胞输注原则与方法[J]. 陈会友,田兆嵩.  中国输血杂志. 2008(02)



本文编号:3127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3127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3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