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盆底康复联合针灸治疗对气虚证产妇产后盆底表面肌电评估的影响观察

发布时间:2021-04-20 00:14
  目的:探索初产妇和经产妇(产次为2次)产后42天盆底表面肌电指标水平的差异,观察盆底康复联合针灸治疗对初产妇和经产妇产后盆底表面肌电水平的影响,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产后盆底损伤恢复的临床疗效,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从2018年2月至9月产后42天就诊我院复查,经生物刺激反馈仪行盆底表面肌电评估示盆底表面肌电指标中快速收缩阶段最大值、紧张收缩阶段平均值、耐力收缩阶段平均值这3项指标均异常,并且有气虚证的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88例及经产妇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初产妇分为康复组30例,联合组29例,对照组29例;经产妇分为康复组30例,联合组28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单纯予产后健康教育,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盆底生物反馈及电刺激治疗,联合组在康复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均从产后42天开始治疗,共完成1个疗程。收集产妇一般资料(包括年龄、产前身高、体重及胎儿体重、BPD、孕周等),收集产后42天及产后3月初产妇和经产妇的中医气虚证证候评分和盆底表面肌电评估结果。结果:1、初、经产妇之间的比较:产后42天,初产妇和经产妇之间的盆底... 

【文章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选择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收集
        2.2 研究条件
        2.3 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方法
        2.4 治疗方案
        2.5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3.1 观察指标
        3.2 疗效评定标准
    4 统计分析
结果
    1 一般情况分析
    2 产后42天初、经产妇之间的比较
    3 盆底表面肌电的比较
        3.1 各分组产后3 月与产后42 天的比较
        3.2 产后3月组间的比较
    4 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
讨论
    1 流行病学概况
    2 产后盆底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
        2.1 中医的病因病机
        2.2 西医的发病机制
    3 治疗的理论依据
        3.1 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
        3.2 产后盆底康复的意义
    4 结果分析
        4.1 初、经产妇之间的比较
        4.2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4.3 盆底治疗的疗效分析
    5 临证体会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A
    附表B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148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3148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1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