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应用MRI观测盆底重建术后盆底组织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7-04-19 12:00

  本文关键词:应用MRI观测盆底重建术后盆底组织的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本研究对应用补片行盆底重建术的III-IV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术前术后盆底核磁检查,客观评价盆底组织解剖学变化及术后复位情况,结合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主观功能评分、术后POP-Q评分改变等,达到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术后疗效做出主客观两方面综合的评估,探讨应用Avaulta SoloTM骨盆底修复系统行补片植入盆底重建手术后的盆底组织结构的解剖学及功能学的变化,评估该手术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深圳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III-IV度的已行盆底重建术并完成随访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35例作为实验组,将15例无盆腔器官脱垂的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患者手术前后自身对照、术后组与正常组对照的研究方法,35例患者在术前、术后完善盆底核磁检查及相关指标、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IQ-7)、(PFDI-20)及性功能调查问卷(PISQ-12)等临床评价指标,从而评价盆底重建术对于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1.实验组术后LHS、ICA及LPA数值较术前均减小(PO.05),但ICT和PRT数值未见明显变化(PO.05)。2.通过盆底核磁研究发现,在静息状态及Valsava状态下,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LHS、PRT、LPA、ICA、H及M线的长度五项指标,LPA、LHS、及M线最大腹压较静息状态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3.III-IV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术后两组分别与术前组相比,各个解剖位点均有较明显改善,其中以前、中盆腔改善最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月组与6月及以上组两组之间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POP患者的肛提肌裂隙面积增大,耻骨直肠肌厚度变薄,肛提肌板角度增大,Vasalva状态下髂尾肌角度明显增大,盆底解剖结构改变明显。2.POP患者术后在静息状态下,PRT、ICA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其余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改善;Valsava状态下PRT仍无明显改变,其余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改善。3盆底重建术后各个解剖学指示点的POP-Q评分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前、中盆腔解剖位点尤为明显。4.盆底重建术后,患者常有的泌尿、排便等不适有所改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关键词】:盆底核磁 盆底重建术 主、客观症状 Avaulta Solo~(TM)骨盆底修复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45.2;R713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7
  • 英汉缩略词7-9
  • 文献综述9-16
  • 1 当前POP治疗方法9-10
  • 2 影像学技术在女性 POP 诊断中的应用10-14
  • 3 盆底器官脱垂及其MRI表现14-16
  • 前言16
  • 材料与研究方法16-27
  • 1 研究对象16-17
  • 2 研究方法17-18
  • 3 研究结果18-27
  • 讨论27-31
  • 结论31-32
  • 参考文献32-36
  • 附件36-41
  • 附录:在校期间发表论文41-42
  • 致谢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柯桂珠;宋岩峰;陈自谦;马明;;盆底器官脱垂患者肛提肌的动态MRI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8年07期

2 刘小春;朱兰;郎景和;史宏晖;龚晓明;;Prolift盆底重建术后复发的处理[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2年02期

3 王毅,龚水根,张伟国,陈金华,谭勇;正常女性肛提肌解剖与功能的MRI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应用MRI观测盆底重建术后盆底组织的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62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3162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a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