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发布时间:2021-08-13 13:04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温州市中医院住院确诊为宫颈癌并行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术前行磁共振成像(MRI)及DWI检查,分析比较宫颈癌盆腔转移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形态学指标和DWI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DC)指标的差异以及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32例患者术中发现10例出现盆腔淋巴结转移,共切除淋巴结875枚,MRI图像提示短径≥0.5cm淋巴结144枚,其中41枚为转移淋巴结;转移及非转移淋巴结在T1WI图像上均呈等信号,T2WI上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压脂上呈稍高信号,DWI上呈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非转移淋巴结在ADC伪彩图上表现为黄绿色或黄色区域,在ADC灰阶图上表现为灰色区域,转移淋巴结在ADC伪图上表现为蓝绿色、蓝色、绿色区域,ADC灰阶图上呈灰黑色区域;宫颈癌盆腔转移淋巴结长径(L)和短径(S)大于非转移淋巴结(t=2.73,P=0.01;t=6.41,P<0.01);宫颈癌盆腔转移淋巴结平均ADC值、最小ADC...
【文章来源】: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31(11)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典型病例1
典型病例2
不同DWI参数ADC指标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如图4;平均ADC对淋巴结转移的Cut-off值为1.04×10-3mm2/s,AUC为0.86(P<0.01);最小ADC对淋巴结转移的Cut-off值为0.96×10-3mm2/s,AUC为0.82(P<0.01);平均rADC对淋巴结转移的Cut-off值为0.76×10-3mm2/s,AUC为0.83(P<0.01);最小rADC对淋巴结转移的Cut-off值为0.64×10-3mm2/s,AUC为0.80(P<0.01);在诊断宫颈癌淋巴转移中,以DWI扫描ADC参数中平均ADC的效能最高,见表5。图4 ADC指标在诊断宫颈癌淋巴结盆腔转移中的ROC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临床分期中应用价值[J]. 付泽鸿,李玉霞,吴西子,程春红. 临床军医杂志. 2019(06)
[2]表观扩散系数值离散系数对ⅠB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J]. 徐姝,罗娅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05)
[3]1.5T磁共振动态增强曲线联合DWI、血清CEA用于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J]. 全国彪,潘桂海,周伟文,温志玲,陈俏倩.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07)
[4]局部晚期宫颈癌100例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分析[J]. 曹颖,袁琳,傅士龙,程文俊,韩素萍.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8(02)
[5]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研究进展[J]. 黄美虹,韩钦,郭红燕.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7(12)
[6]MRI表观扩散系数值与相对表观扩散系数值对宫颈癌患者盆腔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J]. 左志超,张卫,邓文娟,董梦莹,金观桥,苏丹柯,罗宁斌,赖少侣,李强. 广西医学. 2017(05)
[7]MRI平扫结合DWI在胃癌术前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上的价值[J]. 耿晓丹,于丽娟,陈慕楠,王文志,李迎辞. 中国癌症杂志. 2016(07)
本文编号:3340480
【文章来源】: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31(11)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典型病例1
典型病例2
不同DWI参数ADC指标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如图4;平均ADC对淋巴结转移的Cut-off值为1.04×10-3mm2/s,AUC为0.86(P<0.01);最小ADC对淋巴结转移的Cut-off值为0.96×10-3mm2/s,AUC为0.82(P<0.01);平均rADC对淋巴结转移的Cut-off值为0.76×10-3mm2/s,AUC为0.83(P<0.01);最小rADC对淋巴结转移的Cut-off值为0.64×10-3mm2/s,AUC为0.80(P<0.01);在诊断宫颈癌淋巴转移中,以DWI扫描ADC参数中平均ADC的效能最高,见表5。图4 ADC指标在诊断宫颈癌淋巴结盆腔转移中的ROC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临床分期中应用价值[J]. 付泽鸿,李玉霞,吴西子,程春红. 临床军医杂志. 2019(06)
[2]表观扩散系数值离散系数对ⅠB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J]. 徐姝,罗娅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05)
[3]1.5T磁共振动态增强曲线联合DWI、血清CEA用于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J]. 全国彪,潘桂海,周伟文,温志玲,陈俏倩.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07)
[4]局部晚期宫颈癌100例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分析[J]. 曹颖,袁琳,傅士龙,程文俊,韩素萍.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8(02)
[5]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研究进展[J]. 黄美虹,韩钦,郭红燕.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7(12)
[6]MRI表观扩散系数值与相对表观扩散系数值对宫颈癌患者盆腔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J]. 左志超,张卫,邓文娟,董梦莹,金观桥,苏丹柯,罗宁斌,赖少侣,李强. 广西医学. 2017(05)
[7]MRI平扫结合DWI在胃癌术前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上的价值[J]. 耿晓丹,于丽娟,陈慕楠,王文志,李迎辞. 中国癌症杂志. 2016(07)
本文编号:33404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33404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