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盆腔放线菌病合并子宫肌瘤1例报告

发布时间:2021-08-28 15:11
  <正>放线菌病由放线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无痛性、慢性进展性疾病,主要引起慢性肉芽肿或化脓性感染[1]。因放线菌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疾病呈恶性肿瘤样的侵袭性及感染性疾病样的强烈炎性反应,通常不能明确诊断情况下盲目手术并扩大手术范围,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并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报道1例放线菌病合并巨大子宫肌瘤病例,希望通过此病例的临床诊治过程提高临床医师对于放线菌病的认识。 

【文章来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0,36(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盆腔放线菌病合并子宫肌瘤1例报告


穿透腹壁的肉芽肿组织

腹壁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84g/L。D-二聚体:2.74mg/L。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和糖类抗原724(CA724)均未见异常。免疫系列:补体C4:0.16g/L,免疫球蛋白A:38.5mg/L,免疫球蛋白G:223mg/L,免疫球蛋白M:19.2mg/L,高于正常;补体C3:0.95g/L,免疫球蛋白E:0.023U/L,均正常。病毒系列: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疱疹病毒(EB)、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抗体均呈阴性。余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阴道分泌物: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真菌及厌氧菌培养均呈阴性。妇科彩超提示:宫腔内可见范围约13.50cm×9.14cm×6.65cm不均匀中强回声,周围可见低无回声区,中强回声可见血流信号。腹壁肉芽肿深侧可见大小约3.32cm×3.24cm的低回声,似与皮肤表面相延续,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子宫周围可见低回声,较厚处厚约2.28cm,该处低回声区与肉芽肿深侧低回声似相通,交通处宽约0.81cm,可见血流信号。盆腹腔MRI(见图2):宫腔内可见不规则肿块,其内可见多发血管影,大小约9.5cm×6.2cm×14.7cm。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子宫肌层回声不均。盆腔内可见渗出性改变,左侧盆壁可见条形窦道与盆腔相通,局部与子宫左侧壁分界不清。结合患者病史和辅助检查,考虑腹壁肉芽肿组织来源于宫腔内占位性病变,并突破宫壁及腹壁在腹壁外形成肉芽肿组织,且不能除外恶性病变。治疗经过:入院后即行腹壁溃疡肉芽组织活检术,活检病理回报(病理号:201808735):(下腹部肿物溃疡肉芽肿)皮肤组织,溃疡形成,炎性肉芽组织增生。免疫组化结果:CD3(T细胞+)、CD20(B细胞+)、CD138(浆细胞+)、κ∶λ=1∶1、CD34(血管+)、Ki-67指数10%。入院给予五水头孢唑啉钠2.0g,2次/d,共3d静脉滴注(静滴)预防感染,后依阴道分泌物支原体阳性,药敏实验对强力霉素、莫西沙星以及左氧氟沙星敏感,更换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g,2次/d,共15d静滴抗炎治疗。组织多学科会诊后于2018-12-11先行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后行超声引导下宫腔及盆腔组织穿刺术。穿刺过程发现宫壁组织质硬,穿出糟脆宫腔内组织、盆腔内组织分别送病理检查、抗酸菌染色及结核菌培养。抗酸菌染色和抗酸菌培养均呈阴性。穿刺病理:考虑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或平滑肌源性肿瘤。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不典型,建议上级医院会诊。遂于天津某三级医院会诊病理切片:(下腹部肿物)皮下炎性肉芽组织增生。宫腔组织、盆腔组织送检为大量胶原纤维组织,少量平滑肌组织,少量脂肪组织伴局部炎细胞浸润。

标本,腹壁,子宫,病理


各项检查检验均不能除外恶性病变可能,有手术探查指征,无绝对手术禁忌,于2018-12-26行剖腹探查术。患者术前腹壁破溃面较入院时明显减小,且腹壁红肿明显减轻。术中见腹直肌质硬,呈木头样肿块,与前鞘及后鞘致密粘连难以分开。打开腹膜后见盆腹腔巨大肿物达脐平,表面与小肠肠管、横结肠系膜、前腹壁、侧腹壁致密粘连,松解粘连后暴露巨大肿物为增大的子宫。松解粘连过程中前腹壁肿物包涵腹膜、肌肉层有糟脆样组织溢出,送冰冻病理宫腔内肿物为平滑肌瘤伴梗死。子宫外膜增厚纤维化伴炎性反应。腹壁肿物考虑腹壁炎性病变。盆腔肿物考虑炎性组织。因术中冰冻病理仍未提示有恶性成分,故之后仅行全子宫切除术+盆腹腔病灶切除术,未扩大手术范围(术中及术后标本见图3)。术中切除标本送常规病理检查,部分病理经冷藏后送基因测序检查。术后应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g,3次/d和甲硝唑0.915g,1次/d联合预防感染治疗。术后病理回报:盆腔肿物、腹壁肿物、腹壁溃疡组织:放线菌病伴周围组织纤维化、玻璃样变(见图4)。CD68(组织细胞+)、CD163(组织细胞+)、CD1a(-)、ALK(-)。(全子宫)子宫平滑肌瘤伴出血、梗死,瘤体大小15cm×14cm×3.2cm,子宫肌壁间另见平滑肌瘤1枚,直径1cm。组织基因测序结果提示衣氏放线菌阳性(见表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腹部放线菌病1例[J]. 张子敬,高志清,谢波,黄展明,谢晓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8(03)
[2]放线菌临床感染研究进展[J]. 纪明宇,耿大影.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08)
[3]腰部软组织放线菌病一例并文献复习[J]. 马秀婵,张国志.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3(06)
[4]放线菌病和盆腔放线菌病[J]. 罗营.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2001(03)
[5]宫内节育器和生殖道放线菌感染[J]. 洪素莲,吴一鹗.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 1986(02)



本文编号:3368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3368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b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