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例宫腔粘连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讨论
发布时间:2021-09-23 12:07
目的:探究宫腔粘连发病的高危因素,并针对此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病房因宫腔粘连行手术治疗的病例,共计315例。对患者的年龄、既往宫腔手术操作史、既往宫腔操作次数、前次宫腔操作与粘连分离术间隔时间、以及术后月经改变的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采用SSPS17软件,组间差异使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中28-37岁组,占所有病例的46.3%,是发病年龄最多的年龄段。2.人工流产术导致的宫腔粘连,占67.3%,是导致宫腔粘连所占例数最多。3.宫腔操作的次数,在三次及以上组,重度宫腔粘连占36.4%,二次组及一次组,较之减少。4.在病程6个月以上组,重度宫腔粘连占63.2%。其他组的重度粘连的比例逐步减少。5.在闭经组,重度宫腔粘连的占49.4%。在其他组,月经越多,发生重度宫腔粘连的比例越少。结论:1.人工流产术是宫腔粘连的主要致病原因。2.依宫腔操作的次数增加,无论妊娠组和非妊娠组,均与宫腔粘连的发病及严重程度相关。3.宫腔粘连的病程与宫腔粘连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4.月经减少、甚至闭...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分类标准
2.3 方法
3 结果
3.1 患者的发病年龄和宫腔粘连程度的关系
3.2 不同病因、术式和宫腔粘连程度的关系
3.3 人工流产术次数和宫腔粘连程度的关系
3.4 非妊娠组宫腔操作次数和宫腔粘连程度分布的关系
3.5 宫腔粘连的病程和宫腔粘连程度的关系
3.6 经量改变情况和宫腔粘连程度的关系
4 结论
5 讨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阴道三维超声在宫腔粘连中的诊断价值[J]. 王希,杨正春,张晓航,魏俊,冉素真. 重庆医学. 2017(35)
[2]宫腔粘连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 段华,夏恩兰.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5 (12)
[3]宫腔粘连发生和预后的相关因素研究[J]. 茹晓莉,段华,王永军,于春梅,方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29)
[4]宫腔粘连的诊断及分类[J]. 王明凯,王蔼明. 生殖医学杂志. 2014(04)
[5]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宫腔粘连2例报告[J]. 李宁,许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3(07)
[6]经阴道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临床应用价值[J]. 官勇,周洁,李胜利,袁鹰,余蓉,廖玉梅.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3(06)
[7]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与宫腔粘连的研究[J]. 李琳,蔡凤勤.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03)
[8]优思明在预防稽留流产清宫术后宫腔粘连中的作用[J]. 张晓兴. 海峡药学. 2012(12)
[9]医用几丁糖联合大剂量雌激素预防宫腔再粘连的比较研究[J]. 吴云燕,史娅萍,罗陆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1(12)
[10]人工流产与宫腔粘连[J]. 方爱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7(07)
本文编号:3405676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分类标准
2.3 方法
3 结果
3.1 患者的发病年龄和宫腔粘连程度的关系
3.2 不同病因、术式和宫腔粘连程度的关系
3.3 人工流产术次数和宫腔粘连程度的关系
3.4 非妊娠组宫腔操作次数和宫腔粘连程度分布的关系
3.5 宫腔粘连的病程和宫腔粘连程度的关系
3.6 经量改变情况和宫腔粘连程度的关系
4 结论
5 讨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阴道三维超声在宫腔粘连中的诊断价值[J]. 王希,杨正春,张晓航,魏俊,冉素真. 重庆医学. 2017(35)
[2]宫腔粘连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 段华,夏恩兰.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5 (12)
[3]宫腔粘连发生和预后的相关因素研究[J]. 茹晓莉,段华,王永军,于春梅,方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29)
[4]宫腔粘连的诊断及分类[J]. 王明凯,王蔼明. 生殖医学杂志. 2014(04)
[5]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宫腔粘连2例报告[J]. 李宁,许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3(07)
[6]经阴道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临床应用价值[J]. 官勇,周洁,李胜利,袁鹰,余蓉,廖玉梅.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3(06)
[7]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与宫腔粘连的研究[J]. 李琳,蔡凤勤.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03)
[8]优思明在预防稽留流产清宫术后宫腔粘连中的作用[J]. 张晓兴. 海峡药学. 2012(12)
[9]医用几丁糖联合大剂量雌激素预防宫腔再粘连的比较研究[J]. 吴云燕,史娅萍,罗陆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1(12)
[10]人工流产与宫腔粘连[J]. 方爱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7(07)
本文编号:3405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34056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