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双胎妊娠并发早发型与晚发型子痫前期临床特点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06 23:38
  目的:比较双胎妊娠并发早发型与晚发型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的围产结局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双胎PE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住院分娩并诊断为PE的资料齐全的双胎孕妇217例及同期住院的正常双胎妊娠孕妇44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PE患者的发病孕周是否超过34周将其分为两组,即早发型PE组(孕周<34周)127例与晚发型PE组(孕周≥34周)90例。(1)早发型PE的危险因素研究:病例组为早发型PE组127例,对照组为非早发型PE组(包括晚发型PE和正常双胎妊娠孕妇)533例;(2)晚发型PE的危险因素研究:病例组为晚发型PE组90例,对照组为正常双胎妊娠组443例。早发组年龄18~45岁,平均31.37±5.08岁,晚发组年龄19~39岁,平均31.36±4.26岁。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或卡方检验,对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之后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双胎妊娠并发早发型与晚发型PE两组患者的一般资...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主要指标定义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围产结局
    3.3 新生儿结局
    3.4 危险因素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维生素D与子痫前期关系研究进展[J]. 李晓娟,钱源.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9(03)
[2]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的研究进展[J]. 张凤悦,乔宠.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2019(01)
[3]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高危因素临床分析[J]. 宋慧颖,刘兆董,钱年凤.  中国医师杂志. 2018 (07)
[4]多胎妊娠如何预防子痫前期[J]. 于文倩,刘彩霞.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8(05)
[5]单、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不良妊娠结局的荟萃分析[J]. 区爱莲,严昕玥,温宇文,黄启涛,钟梅.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2018(01)
[6]双胎妊娠子痫前期预测与预防研究进展[J]. 刘阳,孙路明.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7(10)
[7]双胎绒毛膜性与子痫前期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J]. 王金光,乔宠,刘彩霞.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7(06)
[8]子痫前期发病高危因素研究进展[J]. 梁彬,王永红.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6(05)
[9]单、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临床分析[J]. 匡丽云,汤雯婷,周燕媚,孙雯,龚景进,李晓梅,李秀英,陈敦金.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2016(01)
[1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J]. 杨孜,张为远.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2015(04)

硕士论文
[1]早发型子痫前期临床特征的对比分析[D]. 倪琰琰.上海交通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20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3420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9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