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不同浸润模式对术后生存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06 01:30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微囊性、伸长及碎片状(MELF)浸润模式对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100例,单因素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MELF浸润模式的临床病理特征,并绘制生存曲线,多因素分析相关风险比例模型预后。结果低级别MELF浸润阳性15例(19.23%,15/78),高级别MELF浸润阳性1例(4.55%,1/22);低级别MELF浸润发生率高于高级别MELF浸润(P<0.05)。MELF模式与临床特征中肌层浸润、糖类抗原125(CA125)、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子宫颈间质受累、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阳性指标代入多因素分析中,结果显示,肌层浸润≥1/2,FIGO Ⅲ、IV期,LVSI阳性,子宫颈间质受累阳性,肿瘤分级低级别,CA125≥35 U/ml及MELF浸润阳性是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且伴有MELF浸润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是未伴有MELF浸润患者的7.58倍(P<0.05)。在对100例患者术后随访中有6例失访,随访率为94.00...
【文章来源】:中国实用医刊. 2020,47(09)
【文章页数】:5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淋巴血管间隙浸润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 杨倩,周怀君,凌静娴,李荣,韩克,朱湘虹,汤晓秋. 中国医药导报. 2019(20)
[2]子宫内膜癌开腹术中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王桂荣. 临床医学. 2019(05)
[3]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 刘丹萍,曾友玲,梅凡. 癌症进展. 2019(03)
[4]子宫内膜样癌伴MELF浸润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J]. 张晓波,赵成龙,祁晓莉,秦云,王颖,沈丹华.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8 (12)
[5]特殊病理类型的子宫内膜癌术前、术后相关因素分析[J]. 戴晓怡,卢建军,郭丽,刘亚萍. 中国妇幼保健. 2018(21)
[6]子宫内膜样腺癌的MELF浸润模式[J]. 赵连花,肖华亮.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02)
[7]子宫内膜癌筛查和早期诊断专家共识(草案)[J]. Endometrial cancer screening program committee;.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7(10)
[8]Ⅰa期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与假性脉管浸润关系的探讨[J]. 李龙卫,韩璐,王亚萍,陈琦,张丽芝.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7 (09)
本文编号:3478893
【文章来源】:中国实用医刊. 2020,47(09)
【文章页数】:5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淋巴血管间隙浸润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 杨倩,周怀君,凌静娴,李荣,韩克,朱湘虹,汤晓秋. 中国医药导报. 2019(20)
[2]子宫内膜癌开腹术中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王桂荣. 临床医学. 2019(05)
[3]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 刘丹萍,曾友玲,梅凡. 癌症进展. 2019(03)
[4]子宫内膜样癌伴MELF浸润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J]. 张晓波,赵成龙,祁晓莉,秦云,王颖,沈丹华.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8 (12)
[5]特殊病理类型的子宫内膜癌术前、术后相关因素分析[J]. 戴晓怡,卢建军,郭丽,刘亚萍. 中国妇幼保健. 2018(21)
[6]子宫内膜样腺癌的MELF浸润模式[J]. 赵连花,肖华亮.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02)
[7]子宫内膜癌筛查和早期诊断专家共识(草案)[J]. Endometrial cancer screening program committee;.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7(10)
[8]Ⅰa期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与假性脉管浸润关系的探讨[J]. 李龙卫,韩璐,王亚萍,陈琦,张丽芝.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7 (09)
本文编号:3478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34788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