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外凸肌瘤基底部套扎法腹腔镜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
发布时间:2021-11-19 12:5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基底部套扎免缝合法剔除2/3外凸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1月在该院住院的56例需要腹腔镜手术治疗2/3外凸子宫肌瘤的患者。26例进行腹腔镜下肌瘤基底部套扎免缝合法剔除子宫肌瘤(免缝合组),30例进行常规的腹腔镜下缝合法剔除子宫肌瘤(缝合组),比较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3天腹腔引流总量及术后第1、2、3及6个月盆腔彩超。结果 56例均成功地完成了腹腔镜下手术,免缝合组平均手术时间(76.96±21.1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7.69±12.90)ml,平均术后3天腹腔引流总量(84.81±35.28)ml,以上数据均明显少于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彩超提示缝合组均无肌瘤残腔形成,免缝合组肌瘤残留基底座逐渐被吸收,第3个月57.69%(15/26)的患者肌瘤底座完全吸收,平均吸收率(91.58±14.82)%,至第6个月所有患者均完全吸收,肌壁回声均匀连续。结论腹腔镜下肌瘤基底部套扎免缝合法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有效地缩短...
【文章来源】:中国内镜杂志. 2016,22(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前准备
·30·中国内镜杂志第22卷明显部位的肌壁与瘤核之间无血管区注入,此过程中需注意患者血压的变化。至肌瘤表面肌壁血管收缩缺血变白后开始子宫肌瘤剔除术。见图1。1.2.2腹腔镜下肌瘤基底部套扎法先用1号可吸收线采用ROEDER’S结[12]的套扎线沿子宫肌瘤与正常子宫轮廓处的交界处适度套扎肌瘤至套扎线不滑脱并能固定肌瘤并使其向外突出产生一定的张力。随后单极电钩于肌瘤表面行环形切口,深达瘤核,切缘距离套扎处约2或3cm,具体距离以方便肌瘤剔除后套扎浆膜牢固为宜(图2)。置入肌瘤钻,旋入肌瘤后向外牵拉,同时持续套紧直至瘤核分离脱出瘤腔,同法加固套扎1或2次直至套扎线牢固无误,修剪残留肌壁及假包膜组织,使用双极电凝残留根部创面,旋切肌瘤后,结束手术(图3)。1.2.3常规手术注射垂体后叶素后,使用单极电钩图2于交界处适度套扎肌瘤ABA:注入垂体后叶素;B:肌瘤表面肌壁缺血变白图1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前准备ABA:向外牵拉肌瘤同时持续套紧线圈;B:加固套扎线直至牢固无误图3腹腔镜下肌瘤基底部套扎过程图4缝合法剔除肌瘤缝合后于肌瘤表面行纵行或梭形切口,深达瘤核,切口长度为肌瘤纵行径线的3/4。置入肌瘤钻,旋入肌瘤后向外牵拉,待完全剔除肌瘤后,1号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瘤穴及子宫浆肌层,旋切肌瘤后,结束手术(图4)。1.3术后处理预防性术后抗感染治疗5d,留置尿管24h,鼓励在尿管去除后离床适当活动,以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排气,出院前嘱出院1、2、3和6个月后门诊复查。1.4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3天腹腔引流液体总量,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收集两组术后1、2、3和6个月彩色超声,监测术后肌壁恢复情况及肌瘤底座吸收情况。1.5?
·30·中国内镜杂志第22卷明显部位的肌壁与瘤核之间无血管区注入,此过程中需注意患者血压的变化。至肌瘤表面肌壁血管收缩缺血变白后开始子宫肌瘤剔除术。见图1。1.2.2腹腔镜下肌瘤基底部套扎法先用1号可吸收线采用ROEDER’S结[12]的套扎线沿子宫肌瘤与正常子宫轮廓处的交界处适度套扎肌瘤至套扎线不滑脱并能固定肌瘤并使其向外突出产生一定的张力。随后单极电钩于肌瘤表面行环形切口,深达瘤核,切缘距离套扎处约2或3cm,具体距离以方便肌瘤剔除后套扎浆膜牢固为宜(图2)。置入肌瘤钻,旋入肌瘤后向外牵拉,同时持续套紧直至瘤核分离脱出瘤腔,同法加固套扎1或2次直至套扎线牢固无误,修剪残留肌壁及假包膜组织,使用双极电凝残留根部创面,旋切肌瘤后,结束手术(图3)。1.2.3常规手术注射垂体后叶素后,使用单极电钩图2于交界处适度套扎肌瘤ABA:注入垂体后叶素;B:肌瘤表面肌壁缺血变白图1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前准备ABA:向外牵拉肌瘤同时持续套紧线圈;B:加固套扎线直至牢固无误图3腹腔镜下肌瘤基底部套扎过程图4缝合法剔除肌瘤缝合后于肌瘤表面行纵行或梭形切口,深达瘤核,切口长度为肌瘤纵行径线的3/4。置入肌瘤钻,旋入肌瘤后向外牵拉,待完全剔除肌瘤后,1号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瘤穴及子宫浆肌层,旋切肌瘤后,结束手术(图4)。1.3术后处理预防性术后抗感染治疗5d,留置尿管24h,鼓励在尿管去除后离床适当活动,以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排气,出院前嘱出院1、2、3和6个月后门诊复查。1.4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3天腹腔引流液体总量,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收集两组术后1、2、3和6个月彩色超声,监测术后肌壁恢复情况及肌瘤底座吸收情况。1.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预后和生育结局[J]. 游艳琴,孟元光,李立安,彭红梅,范文生,李亚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3(08)
本文编号:3505080
【文章来源】:中国内镜杂志. 2016,22(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前准备
·30·中国内镜杂志第22卷明显部位的肌壁与瘤核之间无血管区注入,此过程中需注意患者血压的变化。至肌瘤表面肌壁血管收缩缺血变白后开始子宫肌瘤剔除术。见图1。1.2.2腹腔镜下肌瘤基底部套扎法先用1号可吸收线采用ROEDER’S结[12]的套扎线沿子宫肌瘤与正常子宫轮廓处的交界处适度套扎肌瘤至套扎线不滑脱并能固定肌瘤并使其向外突出产生一定的张力。随后单极电钩于肌瘤表面行环形切口,深达瘤核,切缘距离套扎处约2或3cm,具体距离以方便肌瘤剔除后套扎浆膜牢固为宜(图2)。置入肌瘤钻,旋入肌瘤后向外牵拉,同时持续套紧直至瘤核分离脱出瘤腔,同法加固套扎1或2次直至套扎线牢固无误,修剪残留肌壁及假包膜组织,使用双极电凝残留根部创面,旋切肌瘤后,结束手术(图3)。1.2.3常规手术注射垂体后叶素后,使用单极电钩图2于交界处适度套扎肌瘤ABA:注入垂体后叶素;B:肌瘤表面肌壁缺血变白图1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前准备ABA:向外牵拉肌瘤同时持续套紧线圈;B:加固套扎线直至牢固无误图3腹腔镜下肌瘤基底部套扎过程图4缝合法剔除肌瘤缝合后于肌瘤表面行纵行或梭形切口,深达瘤核,切口长度为肌瘤纵行径线的3/4。置入肌瘤钻,旋入肌瘤后向外牵拉,待完全剔除肌瘤后,1号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瘤穴及子宫浆肌层,旋切肌瘤后,结束手术(图4)。1.3术后处理预防性术后抗感染治疗5d,留置尿管24h,鼓励在尿管去除后离床适当活动,以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排气,出院前嘱出院1、2、3和6个月后门诊复查。1.4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3天腹腔引流液体总量,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收集两组术后1、2、3和6个月彩色超声,监测术后肌壁恢复情况及肌瘤底座吸收情况。1.5?
·30·中国内镜杂志第22卷明显部位的肌壁与瘤核之间无血管区注入,此过程中需注意患者血压的变化。至肌瘤表面肌壁血管收缩缺血变白后开始子宫肌瘤剔除术。见图1。1.2.2腹腔镜下肌瘤基底部套扎法先用1号可吸收线采用ROEDER’S结[12]的套扎线沿子宫肌瘤与正常子宫轮廓处的交界处适度套扎肌瘤至套扎线不滑脱并能固定肌瘤并使其向外突出产生一定的张力。随后单极电钩于肌瘤表面行环形切口,深达瘤核,切缘距离套扎处约2或3cm,具体距离以方便肌瘤剔除后套扎浆膜牢固为宜(图2)。置入肌瘤钻,旋入肌瘤后向外牵拉,同时持续套紧直至瘤核分离脱出瘤腔,同法加固套扎1或2次直至套扎线牢固无误,修剪残留肌壁及假包膜组织,使用双极电凝残留根部创面,旋切肌瘤后,结束手术(图3)。1.2.3常规手术注射垂体后叶素后,使用单极电钩图2于交界处适度套扎肌瘤ABA:注入垂体后叶素;B:肌瘤表面肌壁缺血变白图1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前准备ABA:向外牵拉肌瘤同时持续套紧线圈;B:加固套扎线直至牢固无误图3腹腔镜下肌瘤基底部套扎过程图4缝合法剔除肌瘤缝合后于肌瘤表面行纵行或梭形切口,深达瘤核,切口长度为肌瘤纵行径线的3/4。置入肌瘤钻,旋入肌瘤后向外牵拉,待完全剔除肌瘤后,1号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瘤穴及子宫浆肌层,旋切肌瘤后,结束手术(图4)。1.3术后处理预防性术后抗感染治疗5d,留置尿管24h,鼓励在尿管去除后离床适当活动,以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排气,出院前嘱出院1、2、3和6个月后门诊复查。1.4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3天腹腔引流液体总量,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收集两组术后1、2、3和6个月彩色超声,监测术后肌壁恢复情况及肌瘤底座吸收情况。1.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预后和生育结局[J]. 游艳琴,孟元光,李立安,彭红梅,范文生,李亚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3(08)
本文编号:3505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35050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