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Th2优势应答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21 18:55
目的:1.了解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2.探讨HBsAg阳性母亲HBV复制状态、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HBV感染、复制状态与新生儿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关系。3.分析新生儿Th2优势应答程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为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Th2优势应答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以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分娩的HBsAg阳性母亲及其新生儿323对作为研究对象,面对面调查和病历查阅相结合收集母亲及新生儿的一般情况,采集分娩前母亲肘静脉血3ml及出生后24h内,主、被动免疫前新生儿股静脉血3ml,于-80℃冰箱中保存备检。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real-time PCR-TaqMan探针法检测PBMC HBV cccDNA和血清HBV DNA;ProcartaPlex多因子分析技术检测新生儿外周血Th1(IL-2、IFN-γ、TNF-ɑ)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6、IL-10)水平。以新生儿Th1细胞因子之和与Th2细胞...
【文章来源】:山西医科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曲线
提取母亲 PBMC 后,采用荧光定量 PCR(RT-PCR)检测 HBV cccDNA 水平,图1 是 RT-PCR 的扩增曲线,图 2 是标准品扩增后的标准曲线,R2=1.000,符合检测要求。323 例样本中共检出 57 例阳性,母亲 PBMC HBV cccDNA 阳性率为 17.65%(57/323)。图 1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HBV宫内传播对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J]. 付振东,薛淑莲,史晓红,王斌,许喜喜,王雪飞,郝海昀,杨志清,汪波,丰淑英,王素萍. 中国临床研究. 2017(02)
[2]围产期乙型肝炎感染产妇脐带血中免疫因子及新生儿免疫状态相关性研究[J]. 陈丽霞,傅晓冬,范雪梅,文辉彬,杨建碧,吴晓梅,方群.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24)
[3]不同分娩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J]. 王绮,李雪,肖小敏.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6(10)
[4]胚胎期、新生儿和儿童期HBV感染后免疫耐受研究进展[J]. 吴殿磊,徐光华,吕社民,刘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6(04)
[5]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乙肝肝癌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研究[J]. 刘宁,徐杰,刘金花,乔桂芳,江娜,罗娜,覃岭,孙焕芹,代艳超,刘梦佳,王子康,李昂,赵艳,张永宏.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4(02)
[6]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J]. 夏红梅,牟海波,孟晓蓉,李其香,张彦. 中国医药导报. 2013(15)
[7]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析及与病毒载量相关性研究[J]. 朱苏兰,鲁陈,熊德琴,李左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09)
[8]分娩方式与新生儿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研究[J]. 杜二球,郑九生. 中国妇幼保健. 2010(11)
[9]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对新生儿Th1/Th2细胞的影响[J]. 苏雪松. 中国妇幼保健. 2009(01)
[10]改良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HBV DNA与HBVcccDNA[J]. 陈瑞琳,蔺淑梅,张树林,叶峰,张曦,赵英仁.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8(05)
本文编号:3600781
【文章来源】:山西医科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曲线
提取母亲 PBMC 后,采用荧光定量 PCR(RT-PCR)检测 HBV cccDNA 水平,图1 是 RT-PCR 的扩增曲线,图 2 是标准品扩增后的标准曲线,R2=1.000,符合检测要求。323 例样本中共检出 57 例阳性,母亲 PBMC HBV cccDNA 阳性率为 17.65%(57/323)。图 1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HBV宫内传播对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J]. 付振东,薛淑莲,史晓红,王斌,许喜喜,王雪飞,郝海昀,杨志清,汪波,丰淑英,王素萍. 中国临床研究. 2017(02)
[2]围产期乙型肝炎感染产妇脐带血中免疫因子及新生儿免疫状态相关性研究[J]. 陈丽霞,傅晓冬,范雪梅,文辉彬,杨建碧,吴晓梅,方群.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24)
[3]不同分娩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J]. 王绮,李雪,肖小敏.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6(10)
[4]胚胎期、新生儿和儿童期HBV感染后免疫耐受研究进展[J]. 吴殿磊,徐光华,吕社民,刘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6(04)
[5]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乙肝肝癌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研究[J]. 刘宁,徐杰,刘金花,乔桂芳,江娜,罗娜,覃岭,孙焕芹,代艳超,刘梦佳,王子康,李昂,赵艳,张永宏.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4(02)
[6]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J]. 夏红梅,牟海波,孟晓蓉,李其香,张彦. 中国医药导报. 2013(15)
[7]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析及与病毒载量相关性研究[J]. 朱苏兰,鲁陈,熊德琴,李左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09)
[8]分娩方式与新生儿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研究[J]. 杜二球,郑九生. 中国妇幼保健. 2010(11)
[9]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对新生儿Th1/Th2细胞的影响[J]. 苏雪松. 中国妇幼保健. 2009(01)
[10]改良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HBV DNA与HBVcccDNA[J]. 陈瑞琳,蔺淑梅,张树林,叶峰,张曦,赵英仁.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8(05)
本文编号:3600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36007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