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癌肉瘤41例临床病理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27 06:32
目的:探讨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41例子宫癌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评价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并比较肿瘤上皮成分及间叶成分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为57.5%,3年无瘤生存率为52.5%。单因素分析提示,FIGO分期(2009年)ⅢⅣ期、深肌层浸润、宫颈间质侵犯、淋巴结转移与预后密切相关。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P=0.042,OR=3.375,95%CI为1.04510.897)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肿瘤的上皮成分和间叶成分中p53表达无明显差异,上皮成分为非内膜样腺癌的总生存率低于内膜样腺癌(P=0.074);但不同的间叶成分预后无明显差异。结论:手术病理分期为晚期、病理提示深肌层浸润、宫颈间质侵犯、淋巴结转移等提示预后差;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癌肉瘤上皮成分和间叶成分可能为单克隆来源;上皮成分为影响肿瘤生物学行为的主导成分。
【文章来源】: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5,24(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FIGOI~II与III~IV期癌肉瘤的疾病特异性生存时间比较
5(18.5)3(23.1)7(22.6)1(3.2)LVSI0.3141.000有11(40.7)8(61.5)15(48.4)4(44.4)无16(59.3)5(38.5)16(51.6)5(55.6)淋巴结转移0.2490.541无20(74.1)6(46.2)21(67.7)5(55.6)有3(11.1)3(23.0)5(16.1)1(33.3)未做4(14.8)4(30.8)5(16.1)3(3.1)p53表达情况*0.3000.232p53(+)12(44.4)9(69.2)14(45.2)7(77.8)p53(-)12(44.4)4(30.8)11(40.7)2(22.2)未做3(11.1)0(0)6(14.1)0(0)*分别为p53在上皮和间质的表达情况图1FIGOI~II与III~IV期癌肉瘤的疾病特异性生存时间比较图2上皮成分为内膜样腺癌和非内膜样腺癌的癌肉瘤疾病特异性生存时间比较3讨论癌肉瘤同时包括癌和肉瘤两种成分,由于癌肉瘤特殊的组织构成,人们一直在探索癌肉瘤的来源,目前为止有以下学说:(1)碰撞学说(collisiontheo-ry):肿瘤由完全独立的上皮成分和间叶成分各自形成,最后碰撞在一起形成癌肉瘤;(2)干细胞单克隆学说(stemcellmonoclonaltheory):由一个具有不同分化方向的普通子宫内膜干细胞分化而成;(3)转化单克隆学说(metaplasticmonoclonaltheory):间叶成分由部分上皮肿瘤细胞转化而来[10]。20世纪80年代以后,支持单克隆起源学说者日益增多,即大多数癌肉瘤是同一细胞起源。不少研究发现,癌肉瘤中上皮和间叶部分的分子标志表达相类似,如TP53、PTEN、p16等[4,11,12]。本研究同样发现,p53在癌肉瘤的上皮成分和间叶成分中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的差异。这均支持癌肉瘤的单克隆来源。p53是重要的抑癌因子,DNA损伤诱导p53表达增加,引起细胞周期停滞,从而进行DNA修复或直接引起细胞凋亡。p53突变可引起细胞无限增殖,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p53突变在Ⅱ型子宫内膜癌中常见,可达80%~90%;而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子宫癌肉瘤43例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J]. 赵晓兰,王平,曹明慧.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3)
[2]癌肉瘤的上皮-间叶转变[J]. 张众,李连宏,王华新,谢丰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1(01)
本文编号:3611956
【文章来源】: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5,24(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FIGOI~II与III~IV期癌肉瘤的疾病特异性生存时间比较
5(18.5)3(23.1)7(22.6)1(3.2)LVSI0.3141.000有11(40.7)8(61.5)15(48.4)4(44.4)无16(59.3)5(38.5)16(51.6)5(55.6)淋巴结转移0.2490.541无20(74.1)6(46.2)21(67.7)5(55.6)有3(11.1)3(23.0)5(16.1)1(33.3)未做4(14.8)4(30.8)5(16.1)3(3.1)p53表达情况*0.3000.232p53(+)12(44.4)9(69.2)14(45.2)7(77.8)p53(-)12(44.4)4(30.8)11(40.7)2(22.2)未做3(11.1)0(0)6(14.1)0(0)*分别为p53在上皮和间质的表达情况图1FIGOI~II与III~IV期癌肉瘤的疾病特异性生存时间比较图2上皮成分为内膜样腺癌和非内膜样腺癌的癌肉瘤疾病特异性生存时间比较3讨论癌肉瘤同时包括癌和肉瘤两种成分,由于癌肉瘤特殊的组织构成,人们一直在探索癌肉瘤的来源,目前为止有以下学说:(1)碰撞学说(collisiontheo-ry):肿瘤由完全独立的上皮成分和间叶成分各自形成,最后碰撞在一起形成癌肉瘤;(2)干细胞单克隆学说(stemcellmonoclonaltheory):由一个具有不同分化方向的普通子宫内膜干细胞分化而成;(3)转化单克隆学说(metaplasticmonoclonaltheory):间叶成分由部分上皮肿瘤细胞转化而来[10]。20世纪80年代以后,支持单克隆起源学说者日益增多,即大多数癌肉瘤是同一细胞起源。不少研究发现,癌肉瘤中上皮和间叶部分的分子标志表达相类似,如TP53、PTEN、p16等[4,11,12]。本研究同样发现,p53在癌肉瘤的上皮成分和间叶成分中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的差异。这均支持癌肉瘤的单克隆来源。p53是重要的抑癌因子,DNA损伤诱导p53表达增加,引起细胞周期停滞,从而进行DNA修复或直接引起细胞凋亡。p53突变可引起细胞无限增殖,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p53突变在Ⅱ型子宫内膜癌中常见,可达80%~90%;而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子宫癌肉瘤43例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J]. 赵晓兰,王平,曹明慧.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3)
[2]癌肉瘤的上皮-间叶转变[J]. 张众,李连宏,王华新,谢丰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1(01)
本文编号:3611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36119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