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HBV母婴传播阻断及其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9 17:12

  本文关键词:HBV母婴传播阻断及其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呈现世界性流行,而我国HBV感染尤其普遍,由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发展而来的肝炎、肝衰竭、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威胁公众健康。每年全球约有65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HBV相关疾病。HBV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包括母婴传播)及性传播。其中母婴传播被公认为我国最重要的传播方式,其他国家也有30%~50%的HBV感染是通过母婴传播发生。当前新生儿出生后给予主被动免疫措施,约有6%~20%感染HBV的风险。近年来,随着核苷(酸)类药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UCs)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及替诺福韦(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广泛应用于CHB感染的妊娠妇女,阻断HBV垂直传播已取得满意成效。但关于何时用药、母乳喂养等问题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在前期基础上进一步探讨LdT/TDF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共收集2009年6月至2016年2月就诊于重庆西南医院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 Ag)阳性HBV DNA≥6 log10 IU/m L患者518例,其中LdT组311例(根据用药开始时间进一步分为:LdT 20~27组26例,LdT 28~32组260例,LdT33组25例),TDF组(28~32周开始用药)27例,180例孕期不愿意使用抗病毒药物者则为对照组,于孕20~38周开始抗病毒治疗。目前已证实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a+-taurochaolate cotransporting polypeptide,NTCP)是HBV感染的功能性受体,亦称为SLC10A1,由SLC10A1基因编码。既往多项研究表明SLC10A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变异与HBV易感性相关。但既往的HBV感染的宿主易感性研究忽视了环境和感染途径对HBV的影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基于母婴传播这一感染途径出发,研究HBV感染易感性将为我们认识HBV感染机制、药物开发提供新线索。本研拟在群体水平探讨HBV功能性受体SLC10A1基因SNP位点(rs2296651(p.Ser267Phe)、rs140189034(p.Val166Phe)、rs202018997(p.Ala64Thr)、rs61745930(p.Ile223Thr)、rs72547506(p.Lys314Glu)、rs72547507(p.Ile279Thr)、rs201339654(p.Gly158Ser)),2个内含子区域SNP位点(rs36115704(c.356+1098CT)、rs10459536(c.5683169AC)及位于位于5’端的rs7154439(c.-1956GA))变异对HBV母婴传播易感性的影响。共收集感染组247例(NUCs(-)免疫干预(+)55例、NUCs(-)免疫干预(-)192例),未感染组174例(NUCs(-)免疫干预(-)56例、NUCs(+)免疫干预(+)118例)HBe Ag阳性高HBV DNA水平母亲所生子代,采集入组人群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血液样本,提取基因组DNA,对c.800GA(p.Ser267Phe)等10个进行基因分型,并进行病例-对照关联研究分析。主要结果:1.LdT组经治疗后HBV DNA水平从基线水平7.34 log10 IU/m L降至分娩时的3.15log10 IU/m L,TDF组HBV DNA水平从基线7.40 log10 IU/m L降至分娩时的3.81 log10IU/m L,而对照组HBV DNA水平无明显下降。2.用药开始孕周越早者分娩前HBV DNA水平下降幅度越大,LdT 20~27,LdT28~32,LdT33组分娩前HBV DNA水平分别为1.61 log10 IU/m L、3.17 log10 IU/m L、4.14 log10 IU/m L。3.对照组脐带血低于检测下限率显著低于用药组(P0.05),LdT 20~27组11/11(100%),LdT 28~32组186/188(98.9%),LdT33组8/8(100%)。TDF组23/23(100%),对照组80/130(61.5%)。4.6月龄时,LdT/TDF用药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阳性率为0,对照组为15.3%,差异显著(P0.05)。用药组脐血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或者6月龄时HBs Ag阴性率均为100%(LdT20~27组:26/26;LdT28~32组:270/270;LdT33组:22/22;TDF组:23/23),明显高于对照组90/104(86.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5.LdT 20~27、LdT 28~32、LdT33组分别有50%、44.5%、48%选择经阴道分娩,且分别有61.5%、39.4%、48%选择母乳喂养,TDF组44.4%经阴道分娩,11.1%选择母乳喂养,后代均未感染HBV,且无特殊不良反应。6.母亲基线和分娩前CK水平用药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LdT组和对照组6月~1岁的CK水平分别为146.08 IU/L、170.8 IU/L,高于两组1~3岁的CK水平127.67 IU/L、139.5 IU/L,且该年龄段的CK水平均高于成人水平(本研究母亲基线CK水平52.17~68.99 IU/L)。LdT组和对照组婴幼儿CK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7.本研究LdT 28~32组发现1例6月龄HBs Ag阴性、抗-HBs阴性但3岁时HBs Ag弱阳性(9.02 IU/ml),COBAS DNA 4.24E+4 IU/ml。经3个月恩替卡韦0.25mg/日口服治疗,其HBs Ag转阴且出现抗-HBs。8.SLC10A1基因编码区rs140189034、rs202018997、rs61745930、rs72547506、rs72547507、rs201339654在本研究中检测样本中未检测出变异,各组基因型频率分布无统计学意义。9.rs2296651、rs36115704、rs10459536、rs7154439均检测出突变位点,但感染组(NUCs(-)免疫干预(+))和未感染组(NUCs(-)免疫干预(+))比较各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高病毒载量HBe Ag阳性母亲孕中晚期应用LdT/TDF安全、有效。2.LdT/TDF用药时机以28~32周为宜,但超过33周仍应积极进行挽救应用。3.在NUCs联合主被动免疫措施条件下,经阴道分娩和母乳喂养并未增加传播风险。4.孕期短期应用LdT不会引起母婴CK明显升高。5.产后仍存在水平传播可能性,尤其见于未产生抗-HBs者。6.SLC10A1基因突变与HBe Ag阳性高病毒载量HBV母亲所生子代对HBV易感性无显著关联。
【关键词】:替比夫定 替诺福韦 肝炎病毒 乙型 传染病传播 垂直 疾病遗传易感性 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14.251
【目录】:
  • 主要英文缩写一览表4-5
  • 英文摘要5-8
  • 中文摘要8-11
  • 第一章 前言11-14
  • 1.1 选题缘由11
  • 1.2 研究背景11-12
  • 1.3 研究意义12
  • 1.4 研究内容12
  • 1.5 研究方法12-14
  • 第二章 孕妇孕中晚期服用LdT/TDF阻断母婴传播安全性及有效性的长期随访研究14-24
  • 2.1 研究对象14
  • 2.2 研究方法14-15
  • 2.3 结果15-21
  • 2.4 讨论21-24
  • 第三章 SLC10A1基因多态性与HBV母婴传播易感性相关性分析24-40
  • 3.1 研究对象24-25
  • 3.2 研究方法25-32
  • 3.3 结果32-37
  • 3.4 讨论37-40
  • 全文总结40-41
  • 参考文献41-44
  • 文献综述 NTCP在HBV感染机制中的研究进展44-54
  • 参考文献49-5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成果54-55
  • 致谢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彩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母婴传播及其预防[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年04期

2 ;预防HIV母婴传播[J];河南医学研究;2004年02期

3 凌华,韩梅,钱天学,王俊;重庆市首例HIV母婴传播病例报告[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4年05期

4 王善凤;田宏;;预防HIV母婴传播的策略[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6年05期

5 马贞玉;徐慧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母婴传播及预防的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06年10期

6 张冬梅;刘海荣;宋律;;HIV母婴传播影响因素及我国预防HIV母婴传播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年12期

7 胡靖伶;毛惠;唐红;杨景芳;;预防和控制HIV母婴传播[J];中外医疗;2008年27期

8 李淑先;;HIV母婴传播影响因素与预防对策[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年04期

9 高艳纳;王红红;;HIV母婴传播防治中的现存问题和对策[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年03期

10 杨淑青;谭德;姚集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母婴传播[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利;;HIV母婴传播及阻断[A];河南省第十二次妇产科、第十一次儿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梁科;桂希恩;张元珍;邓莉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母婴传播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感染性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石卫武;干灵红;周美英;;HBeAg阴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产妇与母婴传播关系探讨[A];2006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费迎明;兰少波;钟建平;李水法;周建康;徐关德;陈峰;李志军;;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母婴传播相关性的研究[A];第十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费迎明;兰少波;钟建平;李水法;周建康;徐关德;陈峰;李志军;;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母婴传播相关性的研究[A];2008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邹怀宾;陈煜;段钟平;张华;;HBeAg阳性孕妇孕晚期注射HBIG阻断HBV母婴传播研究[A];第6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朱梦飞;桂希恩;付学东;;受血与母婴传播感染HIV潜伏期的研究[A];第九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王兰;胡文婷;王茜;戚红;;分娩方式与HBV的母婴传播[A];全国妇产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9 赵连三;;以循证医学指导阻断HBV感染母婴传播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郭永;修霞;牟莹莹;藏玉芹;马振芝;;乙肝病毒转录体在母婴传播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淑会;968万元下拨我省防治母婴传播疾病[N];河北日报;2010年

2 袁晔;药物阻断HIV母婴传播在南非初见成效[N];医药经济报;2004年

3 记者 陈枫;全省行动“预防母婴传播”[N];南方日报;2011年

4 记者 张洁、通讯员 高翔、孙晓娟;桂希恩调查发现近四成艾滋母亲将疾病传给新生儿[N];湖北日报;2006年

5 记者 孙国根 通讯员 严晓慧;乙肝母婴传播“最后5%”如何消除[N];健康报;2011年

6 田庚善;乙肝母婴传播怎样阻断[N];健康报;2007年

7 记者 曲俊雅;联合用药能更有效防止艾滋病母婴传播[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8 主治医师 韩咏霞;艾滋病的母婴传播方式有哪些[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9 周华英;新肝炎病毒可经宫内母婴传播[N];大众卫生报;2002年

10 程守勤 嵇旭东;我国专家找到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新方法[N];中国医药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莉;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药物阻断措施的循证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牟瑞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3 张磊;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艳琼;HBV母婴传播阻断及其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2 王明峰;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相关风险因素探讨[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3 张久聪;丙型病毒性肝炎母婴传播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4 李凡;甘肃省武威市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现状及其危险因素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5 薛璐;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高危因素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6 孙翔;不同剂量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7 程勇前;丙型病毒性肝炎母婴传播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8 赵艳丽;大理州白族HBV阳性孕妇脐血病毒基因型分析及母婴传播相关问题的研究[D];大理学院;2014年


  本文关键词:HBV母婴传播阻断及其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92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3792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e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