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08-03 09:13

  本文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子宫内膜息肉 恶变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摘要】:子宫内膜息肉是炎性子宫内膜局部血管和结缔组织增生形成息肉状赘生物突入宫腔内所引起的病变,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诸多学者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局部子宫内膜的雌孕激素受体失衡和细胞增殖凋亡异常密切相关。子宫内膜患者常会并发阴道出血、贫血、继发感染、组织坏死等并发症,存在恶变的风险。患者年龄、绝经、宫颈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服用他莫昔芬药物等是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高危因素。因此,应对引起子宫内膜息肉的高危因素提高警惕,积极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单位】: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 恶变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分类号】:R711.74
【正文快照】: 子宫内膜息肉是指由子宫内膜局部血管和结缔组织增生形成息肉样赘生物突入宫腔内所引起的病变,是育龄妇女常见妇科疾病。子宫内膜息肉单发或多发,临床主要变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妇科检查子宫稍大,严重者不孕,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但是也存在一定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建女;子宫内膜息肉致不孕2例报道[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1年04期

2 才仁卓玛;数目巨大的子宫内膜息肉一例报告[J];青海医药杂志;2001年05期

3 丁志英;子宫内膜息肉误诊1例[J];山东医药;2002年21期

4 徐大宝,薛敏,程春霞;宫腔镜下钳夹摘除和电切除宫内膜息肉的比较[J];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5 金慧佩,朱世钗,王海,杨琰,赵雅萍,黄福光,黄品同;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与宫腔镜对照[J];上海医学影像;2003年03期

6 王映辉;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22例分析[J];华西医学;2004年01期

7 樊雪霞;子宫内膜息肉超声图像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4年13期

8 熊奕,佘志红,王慧芳,卢峻;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何洁莲;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52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年15期

10 郭莉,丁亚波,郝冬梅;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治疗中的作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萍;黄志平;黄智华;刘镭;刘敏;;子宫内膜息肉的经阴道超声检查[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凌梅希;葛海萍;胡美燕;;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诊断[A];2007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李江萍;荣雪余;朱强;;子宫内膜息肉经阴道超声的声像图表现[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二届全国妇产及计划生育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解左平;金社红;王敏;袁华;周佳梅;;经阴道实时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A];2008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刘海花;郑春梅;曹霞;;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6 罗红;杨太珠;杨帆;田雨;陈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届全国妇产及计划生育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李福康;;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A];第一届全国妇产科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李慧敏;朱雪莲;陈丽霞;吴琪;戴珂珂;赵亮;;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的价值[A];2006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朱慧莉;黄薇;宋豪;程燕;;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诊断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球华人妇产科学术大会暨第三次全国妇产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0 马薇;;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6例[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魏开敏;子宫内膜息肉易致不孕[N];大众卫生报;2006年

2 程怀孟;子宫内膜息肉要摘除[N];大众卫生报;2009年

3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童剑倩;子宫内膜息肉需要治疗吗[N];家庭医生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博;曼月乐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茹;经阴道三维超声官腔造影对子官内膜息肉诊断价值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3 冯雪莹;NF-KB、CD10及CD133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D];承德医学院;2015年

4 刘琛姝;宫腔镜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疗效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5 王群;子宫内膜息肉相关高危因素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6 左卫微;子宫内膜息肉的研究进展[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7 王轩;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进展[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8 徐勇;宫腔声学造影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对比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9 李燕;宫腔镜电切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10 曾昭敏;子宫内膜息肉99例临床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13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613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4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