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滋阴补阳序贯中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刺激周期的临床干预作用

发布时间:2017-08-05 05:20

  本文关键词:滋阴补阳序贯中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刺激周期的临床干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多囊卵巢综合征 滋阴补阳序贯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滋阴补阳序贯中药对PCOS患者刺激周期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探究PCOS患者助孕方式中有效、安全的中西医结合促排卵治疗方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9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3例,共52个周期,单纯采用西药(CC+HMG+HCG方案)进行促排卵治疗;试验组46例,共53个周期,在上述西药基础上加用滋阴补阳序贯中药。观察两组患者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Gn使用的天数及剂量、周期妊娠率及妊娠率、OHS S倾向等。结果:对照组共31个周期正常排卵,其中6个周期获得临床妊娠;试验组共44个周期正常排卵,其中15个周期获得临床妊娠,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周期妊娠率)和总有效率(周期排卵率)分别为11.54%、59.62%和28.30%、83.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妊娠率为18.18%,试验组妊娠率为32.61%,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Gn天数为8.21±4.38天,少于对照组的11.31±±4.7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Gn用量为330.52±±164.27IU,少于对照组的567.55±±390.28IU,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7.32±1.47(mm),A型内膜25个周期;试验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8.84±1.60(mm),A型内膜42个周期,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9个周期出现LUFS,排卵率为75.61%;试验组有2个LUFS周期,排卵率为9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取消周期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的取消周期数少于对照组。两组HCG日成熟卵泡数目、无卵泡发育周期、单卵泡发育周期、多卵泡发育周期、小卵泡排卵周期、OHSS倾向周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补阳序贯中药联合CC+HMG+HCG方案治疗PCOS患者可提高周期排卵率和周期妊娠率、增加子宫内膜的厚度、改善内膜形态、减少Gn的使用时间和剂量、降低LUFS发生率、减少取消周期。对于PCOS患者,滋阴补阳序贯中药联合CC+HMG+HCG方案是一种有效的中西医结合助孕方式。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滋阴补阳序贯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11.75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1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11-22
  • 1.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研究11-15
  • 1.1 概述11
  •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11-13
  • 1.3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研究13-15
  • 2.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西医研究15-22
  • 2.1 概述15
  • 2.2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西医病因病机研究15-16
  • 2.3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西医治疗研究16-22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22-32
  • 1. 材料和方法22-29
  • 1.1 研究对象22-23
  • 1.2 诊断标准23-24
  • 1.3 研究方法24-26
  • 1.4 观察指标26-27
  • 1.5 疗效判定标准27
  • 1.6 检测方法27-28
  • 1.7 统计学方法28-29
  • 2. 结果29-32
  • 2.1 临床疗效比较29
  • 2.2 两组Gn天数及Gn用量比较29
  • 2.3 两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比较29-30
  • 2.4 两组HCG日子宫内膜形态比较30
  • 2.5 两组HCG日成熟卵泡数目比较30
  • 2.6 卵泡发育情况比较30-31
  • 2.7 排卵情况比较31
  • 2.8 OHSS倾向周期和取消周期比较31
  • 2.9 临床结局比较31-32
  • 第三部分 讨论32-36
  • 1. 立题依据32-33
  • 2. 方药分析33-34
  • 2.1 滋阴方33
  • 2.2 补阳方33
  • 2.3 滋阴补阳序贯法33-34
  • 3. 疗效探讨34-35
  • 3.1 临床疗效评估34
  • 3.2 Gn天数及Gn用量评估34
  • 3.3 HCG日情况评估34
  • 3.4 卵泡发育情况评估34-35
  • 3.5 排卵情况评估35
  • 3.6 并发症评估35
  • 3.7 临床结局评估35
  • 4. 问题和展望35-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41
  • 附录41-44
  • 附录1:缩略语说明41-43
  • 附录2:临床观察表43-4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44-45
  • 致谢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荣芳;卵巢楔形切除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6期

2 柴丽宏;;疏肝清解汤治疗肝经郁热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2006年06期

3 陆眉亚;汤昆华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撷要[J];福建中医药;2003年06期

4 胡卫红;乔杰;王丽娜;张小为;李美芝;;多囊性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临床因素相关性的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7年01期

5 盛鹏杰;吴娈灵;陈小张;李月霞;陈国姿;胡世平;苏薇;张焕琨;;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年02期

6 任青玲;谈勇;孙丽洲;;中药滋阴/补阳方序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1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8年03期

7 管隽;谈勇;;重视“肝郁”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江西中医药;2011年08期

8 高雅;;辨证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6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07期

9 李雅琪;廖国芳;彭俊;宋致蓉;马燕;张瑜;杨炜婷;罗连英;温芯;;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减重效应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10 郭银华;邱,

本文编号:6233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6233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d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