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前后妇女颈动脉斑块形成及相关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绝经前后妇女颈动脉斑块形成及相关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生殖衰老+10(STRAW+10)分期系统 内膜中层厚度(IMT) 颈动脉斑块 Crouse积分
【摘要】:目的:采用超声方法观察绝经前后妇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和斑块的形成情况,分析颈动脉斑块的成因以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及体检中心体检的45~55岁妇女224例,采用面对面一对一调查方式调查表内容包括月经生育史、体质量指标(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血生化指标(TC、TG、HDL、LDL和FPG),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近段血管壁的三层结构,包括内膜、中膜、外膜,测量IMT以及有无动脉硬化斑块、斑块大小和斑块性质)。根据生殖衰老+10(Stages of reproductive aging workshop+10,STRAW+10)分期系统分为三组:-3期即生育晚期组(53例)、-2和-1期即绝经过渡期组(70例)、+1期即绝经后早期组(101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正常(164例)、IMT增厚(27例)和颈动脉斑块(33例)三组,分析各组之间颈动脉IMT和斑块的差异,并对其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⑴224例研究对象中,平均年龄(49.7±4.5)岁;其中,生育晚期、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早期三组所占比例分别是23.7%(53/224)、31.2%(70/224)、45.1%(101/224),平均年龄分别为(47.0±4.0、50.0±6.5、52.0±4.0)岁;平均绝经年龄(49.0±4.0)岁,最小46.4岁,最大54.3岁;平均绝经年限(3.5±2.8)年,最短绝经1.2年,最长绝经6.5年。吸烟8人,饮酒12人。体重指数(BMI)平均(23.30±2.75)kg/m2,腰臀比(WHR)平均(0.84±0.06),发生肥胖的百分比为25.4%(57/224),发生腹型肥胖的百分比为22.8%(51/224)。平均收缩压为(115.8±14.2)mm Hg,舒张压为(76.6±9.1)mm Hg,高血压所占比例为18.3%(43/224)。平均TC、TG、HDL和LDL分别为(5.11±0.92)、(1.41±0.84)、(1.48±0.47)和(2.78±0.99),血脂异常(升高或减低)总发生率为18.4%(40/217),其中TC、TG、LDL升高分别为9.7%(21/217)、3.7%(8/217)、4.6%(10/217),HDL减低占4.6%(10/217)。平均FPG为(5.26±1.51)mmol/L,空腹血糖升高所占比例为11.6%(26/224)。⑵三组颈动脉异常率分别为20.75%(11/53)、22.86%(16/70)和32.67%(33/101),其中IMT增厚所占比例为7.55%(4/53)、8.57%(6/70)和16.83%(17/101),平均IMT厚度分别为(1.20±0.22、1.10±0.15、1.20±0.20)mm;三组斑块形成所占比例为13.21%(7/53)、14.29%(10/70)和15.83%(16/101),平均Crouse积分分别为(2.00±1.40、2.00±1.13、2.60±2.55)分,不稳定斑块的比例分别是14.3%(1/7)、70.0%(7/10)、25.0%(4/16)。三组比较IMT增厚及斑块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IMT厚度和Crouse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斑块稳定性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过渡期不稳定斑块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⑶≤50岁109例,50岁115例,比较两组颈动脉异常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组妇女颈动脉IMT增厚和斑块明显高于≤50岁组。⑷224例中,颈动脉正常者占73.21%(164/224)、IMT增厚者占12.05%(27/224)、颈动脉斑块者占14.73%(33/224);三组比较吸烟、饮酒、BMI、腰围、WHR、SBP、TC、HDL和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DBP、TG和L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增厚组年龄、DBP和LDL明显高于正常组,颈动脉斑块组年龄、DBP、TG和LDL明显高于正常组。将颈动脉分组设为因变量(颈动脉正常=0,IMT增厚=1,颈动脉斑块=2),以年龄、吸烟、饮酒、生殖衰老分期、BMI、WHR、SBP、DBP、TC、TG、HDL、LDL和FPG为自变量,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1-55岁)、舒张压、LDL是IMT增厚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是4.948、14.397、3.209;年龄(51-55岁)、LDL、TG是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是3.979、3.575、4.375。结论:⑴从绝经过渡期到绝经后早期妇女颈动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各组IMT厚度和Crouse积分均无明显差异;绝经过渡期组不稳定斑块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⑵50岁的妇女IMT增厚和斑块比例高于≤50岁;⑶IMT增厚和颈动脉斑块组的年龄、DBP、LDL明显高于正常组,且斑块组TG也高于正常组;年龄、DBP和LDL是IMT的危险因素,年龄、LDL和TG是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生殖衰老+10(STRAW+10)分期系统 内膜中层厚度(IMT) 颈动脉斑块 Crouse积分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11.75
【目录】:
- 中文摘要5-8
- 英文摘要8-11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11-12
- 前言12-15
- 1 对象和方法15-20
- 1.1 研究对象15-17
- 1.2 研究方法17-19
- 1.3 统计学方法19-20
- 2 结果20-27
- 2.1 一般情况的比较20
- 2.2 不同生殖衰老阶段妇女颈动脉异常的比较20-22
- 2.3 不同年龄颈动脉异常的比较22
- 2.4 颈动脉超声分组的比较22-25
- 附图25-27
- 3 讨论27-31
- 3.1 STRAW(Stages of Reproductive Aging Workshop)+10分期系统27
- 3.2 月经状态与颈动脉斑块27-29
- 3.3 颈动脉异常的相关因素29-31
- 4 结论31-32
- 参考文献32-36
- 综述36-48
- 参考文献43-48
- 致谢48-49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49-50
- 个人简介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张锋;姚涛;王立英;于文成;;老年人打鼾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年11期
2 焦震;;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07期
3 董怡,华秀云;颈动脉斑块的超声表现与神经血管症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2年02期
4 贾伟华,田桂玲;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年02期
5 穆雪梅;穆文涛;;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反应蛋白的关系[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6 王瑶;;颈动脉斑块的回波形态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5年11期
7 李阳;;超声监测颈动脉斑块治疗效果的临床价值[J];时珍国医国药;2009年07期
8 章黎军;;颈动脉走形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J];中国乡村医药;2010年02期
9 李敏;薛群;董万利;;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09期
10 周光;宋宴鹏;丁全业;;脑梗死患者妊娠相关蛋白-A与颈动脉斑块关系[J];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磊;王亮;董强;于晓燕;许嗣漪;;颈动脉斑块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初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赵春华;;超声药物透入法对颈动脉斑块及椎动脉供血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会议指南[C];2010年
3 吴德云;刘迎春;高宗恩;唐天萍;杨志杰;李敏;;脑卒中高危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4 张鹏飞;吴伟;张运;苏海军;姚桂华;张梅;;斑块体积压缩率用于颈动脉斑块弹性力学特征评价和缺血性脑血管事件预测[A];第九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宋达琳;康维强;滕金龙;李梅;;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斑块与循环标记物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刘恒方;;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基因研究进展[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7 张晓菁;黄品同;寇红菊;田新桥;孙海燕;王小同;;立普妥对颈动脉斑块生物力学影响的初步研究[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张晓菁;黄品同;寇红菊;李世岩;;立普妥对颈动脉斑块生物力学影响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胡晓飞;金笑平;王凤;倪红;王灵芝;王皖芬;李卫玲;朱敏;胡培阳;;基质金属蛋白酶-7血清水平及其基因-181A/G多态性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A];2011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王皖芬;金笑平;;基质金属蛋白酶-8C-799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关系[A];2011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詹建;颈动脉斑块有中风危险[N];健康时报;2009年
2 华东医院血管外科 崔佳森 副主任医师;防治“小中风” 避免“大中风”[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3 ;女性每日三杯茶可防心梗中风[N];吉林农村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韩轶鹏;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2 王庆军;与不同临床症状相关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分辨MRI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3 马慧;长风社区中老年人群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12年
4 巩祖顺;动脉粥样硬化中几丁质酶3样蛋白1的组织学表达及干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香;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对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影响[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崔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血管重构磁共振成像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3 张敏郁;3D-US与MRI定量分析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对比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4 张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和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罗静;华东地区两地农村居民吸烟和颈动脉斑块的关系[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6 姚彬;弥散加权成像在颈动脉斑块内出血及颈部动脉夹层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湛长青;天津蓟县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斑块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8 崔伟;颈动脉斑块或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分型的关系[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9 吴彦;高血压患者Hcy、hs-CRP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分析及药物干预观察[D];皖南医学院;2015年
10 曾玮;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D];青海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66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666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