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流产患者流产组织物的遗传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5 13:01
本文关键词:复发性流产患者流产组织物的遗传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复发性流产 染色体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高通量全基因组DNA测序技术
【摘要】:目的分析胚胎绒毛染色体异常情况与复发性流产之间的临床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优生优育优教中心和妇产科门诊拟行流产的孕12周内孕妇共149例,分为4组,即正常组30例,病例1组36例,病例2组40例,病例3组43例。应用绒毛染色体细胞培养G显带分析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高通量全基因组DNA测序技术等3种方法对绒毛细胞进行染色体检查。结果 149例样本中共有55例染色体异常核型,异常核型中三体综合征占65.45%,以5-三体、16-三体、22-三体多见,Turner综合征占12.73%,结构异常占10.91%;正常组染色体异常率明显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46、22.32和8.25,P0.01)。病例1组和病例2组染色体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P0.05)。病例1组和病例2组染色体异常率明显高于病例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7、6.27,P0.05);发生2次自然流产的胚胎染色体异常率最高,随着自然流产次数增加,胚胎染色体异常率反而呈下降趋势。结论该研究通过绒毛染色体细胞培养G显带分析技术、FISH、高通量全基因组DNA测序技术等对比研究,建立了一套临床医生如何科学地选择绒毛染色体检测方法的标准,有效指导临床。
【作者单位】: 河北省人民医院;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染色体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高通量全基因组DNA测序技术
【基金】:河北省高层次人才(博士后基金)(B2013003008)
【分类号】:R714.21
【正文快照】: 自然流产是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的妇产科常见疾病,占临床确诊妊娠的15%~20%。自然流产的病因复杂多样,以胚胎染色体异常为主要病因。因此,本研究选用绒毛染色体细胞培养G显带分析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高通量全基因组DNA测序技术等3种方法对绒毛细胞进行染色体检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亮亮;朱付凡;;早期复发性流产的系统论思考[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7年10期
2 廖秀k,
本文编号:678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6782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