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LaborPro数字分娩监护仪在骨盆测量及产程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6 22:28

  本文关键词:LaborPro数字分娩监护仪在骨盆测量及产程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骨盆测量 宫颈扩张 胎头下降 产次 LaborPro分娩监护仪 阴道检查


【摘要】:1985年WHO即提出:任何地区剖宫产率均不应超过10%-15%,但在过去20多年中,全球剖宫产率却呈不断攀升趋势,尤其是非医学指征剖宫产。近十年随着剖宫产率进一步上升,甚至出现了母儿死亡率下降趋势反向升高的现象。较之医学指征剖宫产,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尤其是产程中剖宫产,则会明显增加各类母儿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因此,为保障母儿安全,提高自然分娩率已逐渐成为全世界产科议题。影响正常分娩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和产妇精神心理因素。其中骨产道径线数值相对固定,应用传统测量方法不同检查者间存在较大误差,临床价值尚不明确,产前分娩方式预测措施尚不完善。除传统测量方法外,目前仅MRI、超声等影像学技术及各类辅助软件系统等相对安全。结合妊娠晚期MRI母体骨盆测量和超声胎儿径线测量确能为选择分娩方式提供一定依据,但MRI由于显像及价格等因素限制不易推广,在预测难产方面并不优于传统骨盆测量方法,且有研究认为与预测难产更相关的新参数还需进一步探索。超声骨盆测量研究既往虽有报道,但因为成像干扰因素较多,且设备和操作人员技术要求均较高等因素目前较难普及。而辅助软件系统在骨盆测量方面未见研究报道。除了测量方法自身利弊外,由于女性骨盆可受多种因素干扰,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普遍认为女性骨盆正向着不利于经阴道自然分娩方向发展。目前产程进展判断仍主要依赖传统阴道指检,但由于个人经验、手指触及范围及对骨盆解剖标志辨别能力方面的主观差异,异常胎方位、胎头受压塑形、水肿、产瘤等因素误导,加上无论是头位难产还是肩难产均缺乏有效的预测参数,无论是产钳术还是胎头吸引术的实施均需要一定的个人经验,这种评估方法存在较大的主观性,进而可能导致相关母儿风险增加。我国沿用1955年Friedman制定的产程曲线图,至今仍无任何改变,然而近年来国外研究认为产程进展与既往所知差别较大。23版威廉姆斯产科学认为现今活跃期加速延后至宫口4-5cm以后。Zhang等研究发现,无论产次,产程在宫口开至6cm前进展相似,而即使进展较慢,初产妇仍能阴道分娩且妊娠结局正常。我国2014年专家共识明确提出Frideman产程图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今的产科发展,更新产程进展及处理标准势在必行。由此可见,获得并综合分析客观正确的分娩参数对消除个体差异、指导分娩决策、监测产程进展及协助分娩等均尤为重要。我院引进以色列进口的LaborPro数字分娩监护系统(以下简称LP系统),结合安全可靠的低频电磁空间定位技术与B超成像技术,实现骨盆尺寸、宫颈扩张、胎头位置和胎方位等分娩参数的精确测量,3D重构头-盆图像,动态显示头-盆关系,自动描绘产程图,是目前市场上唯一应用于分娩决策及产程监护的产品。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对该系统在产程进展各参数精确性及临床带教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明确其在诸如宫颈扩张、胎头下降、胎方位等参数测量方面与传统阴道指检间的高度相关性和准确性,验证了LP系统在临床技能培养方面的价值。利用LP系统,本研究旨在通过图文数据的对比研究,明确该系统在骨盆测量、产程进展情况等方面优势。通过研究骨盆径线改变、产程中宫颈扩张与胎头下降间相关关系,进而明确其在辅助分娩方式决策、监测产程进展和产程进展曲线改变研究等方面的应用价值,为未来女性骨盆变化研究、新型产程图绘制、缩短临床医务人员培养周期等提供一定研究基础。本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LaborPro系统在骨盆测量中的精确性分析[目的]通过比较LP系统与传统骨盆测量结果,明确LP系统在骨盆测量方面的精确性,对产前选择分娩方式的指导意义及在预测难产方面的可能优势。[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分娩的299例足月、单胎、头先露、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且处于妊娠晚期或分娩第一产程的健康孕产妇,其中骨盆外测量共261例、骨盆内测量213例。同一产妇,同一时间,相继接受一名高年资助产士传统骨盆测量及LP系统进行骨盆测量。分析LP系统与传统骨盆测量结果,比较两种测量方法间的精确性及相关性。[结果]1、LP系统及传统骨盆测量方法在骨盆内外测量方面的相关研究(1)LP系统与传统测量方法行骨盆外测量:髂棘间径:24.36±1.93cm24.38±1.42cmp0.05),绝对误差:1.24±1.14cm,线性回归分析:Y传统方法:0.39×XLP系统+14.91(r=0.528,R2=0.276,p0.05).骶耻外径:20.22±1.94cm20.18±1.28cm(p0.05),绝对误差:1.42±1.23cm,线性回归分析:Y传统方法=0.25×XLP系统+15.15(r=0.375,R2=0.137,p0.05)。坐骨结节间径:9.18±0.79cm8.75±0.41cm(p0.05),绝对误差:0.53±0.51cm,线性回归分析:Y传统方法=0.34×XLP系统+5.60(r=0.664,R2=0.439,p0.05);坐骨结节间径以0.5cm间距分段,[9.0,9.5)cm组绝对误差≥0.5cm者所占比例及其平均值最大:50.96%(53/104)、1.09±0.48cm(p0.05)。根据产次分组分析,仅LP系统测量髂棘间径结果中,产次=0组和产次=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测量髂棘间径误差和绝对误差中,产次=3组与产次=0组、产次=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LP系统与传统测量法行骨盆内测量:坐骨棘间径:9.81±0.96cm9.69±0.70cm(p0.05),绝对误差:0.37±0.34cm,线性回归分析:Y传统方法=0.64×XLP系统+3.44(r=0.873,R2=0.762,p0.05);坐骨棘间径以1.0cm间距分段,随坐骨棘间径增大,绝对误差≥0.5cm者所占比例及其平均值逐渐增大,但各组绝对误差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坐骨切迹:5.0±1.03cm4.74±0.81cm(p0.05),绝对误差:0.41±0.43cm,线性回归分析:Y传统方法=0.67×XLP系统+1.37(r=0.860,R2=0.739,p0.05);坐骨切迹以1.0cm间距分段,[5.0,6.0)cm组绝对误差≥0.5cm者所占比例及其平均值最大:50%(41/82)、0.99±0.39cm(p0.05)。根据产次分组分析,仅两种方法测量坐骨棘间径间误差和绝对误差中产次=3组与产次=0组、产次=1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LP系统及传统测量方法在骨盆内外测量中均呈高度相关,且与产次无关;(2)在骨盆内外测量中,LP系统测量数据更为精确且客观可信,有利于产前指导分娩方式的选择;(3)当坐骨结节间径处于[9.0,9.5)cm区间和坐骨切迹处于[5,6)cm区间时测量误差最大,LP系统精确性优势更明显,LP系统在骨盆测量方面具有代替传统测量方法的潜能。(4)本研究为未来女性骨盆变化趋势研究提供了一定研究依据和新的研究思路,为降低剖宫产率措施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第二部分利用LaborPro系统分析产程进展情况[目的]通过比较LP系统与传统阴道指检评估宫颈扩张与胎头下降结果,初步探索产程中宫颈扩张与胎头下降进展情况和两者相关性,明确LP系统在实时产程监测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分娩的299例足月、单胎、头先露、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且处于分娩第一产程的健康孕产妇,其中宫颈扩张180例共测355次,胎头下降299例共测512次,同时进行宫颈扩张及胎头下降178例,共测350次。同一产妇、同一时间、相继接受一名高年资助产士传统阴道指检及LP系统进行宫颈扩张及胎头下降评估,并间隔一定时长(1~2h)重复测量。比较产程中不同测量方法间的精确性、宫颈扩张及胎头下降数值变化情况及两者相关性。[结果]1、LP系统与传统阴道指检在评估宫颈扩张方面的相关研究(1)误差分析:LP系统与传统阴道指检测量均值为6.27±2.28cm6.21 ±2.40cm(p0.05),绝对误差:0.34±0.25cm;(2)线性回归分析:Y传统方法=1.04×XLP系统-0.31(r=0.985,R2=0.970,p0.05);(3)以1.0cm间距分段分析:进入活跃期后后绝对误差及绝对误差≥0.5cm者所占比例最大的前三位依次是[7,8)cm组、[8,9)cm组及[6,7)cm组:0.44±0.29cm (38.24%).0.42±0.28cm(33.33%)0.39±0.30cm(33.33%)(p0.05).2、LP系统与传统阴道指检在评估胎头下降方面的相关研究(1)误差分析:LP系统与传统阴道指检测量均值为-0.93±1.60cm-0.97±1.69cm(p0.05),绝对误差:0.35±0.27cm;(2)线性回归分析:Y传统方法=1.02×XLP系统-0.02(r=0.965,R2=0.932,p0.05);(3)以1.0cm间距分段分析:绝对误差及绝对误差≥0.5cm者所占比例最大前三位依次是[-2,-1)cm组、-3cm组及[-1,0)cm组:0.40±0.31cm(35.77%)、0.38±0.31cm(60.71%)0.38±0.30cm(33.63%)(p0.05);[-2,-1)cm、[一1,-0)cm组与[0,1)cm、[1,2)cm及[2,3)cm组绝对误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联合分析宫颈扩张及胎头下降测量结果(1) 以宫颈扩张分组分析产程胎头下降进展情况:宫颈扩张以1.0cm间距分段,以[7,8)cm组和[6,7)cm组宫颈扩张绝对误差均值及绝对误差≥0.5cm者所占比例最大:0.72±0.25cm0.77±0.17cm(p0.05)、38.24%(13/34)31.91%(15/47);以[6,7)cm组胎头下降绝对误差均值及绝对误差≥0.5cm者所占比例最大:0.38±0.21cm36.17%(17/47);当宫颈扩张与胎头下降绝对误差均≥0.5cm时,以[6,7)cm组所占比例最大:10.64%(5/47);根据产次进一步分组分析,LP系统和传统阴道检查测量宫颈扩张中仅产次=0组和产次=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两种方法测量宫颈扩张误差和绝对误差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以胎头下降分组分析产程宫颈扩张进展情况:胎头下降以1.0cm间距分段,随着胎头下降进展,绝对误差逐渐缩小,胎头下降绝对误差≥0.5cm者所占比例前三位依次是[-1,0)cm、[-2,-1)cm和[-3,-2)cm组:35.96%(32/89)32.22%(29/90)31.43(11/35,),各组绝对误差均值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宫颈扩张绝对误差≥0.5cm所占比例前三位依次是-3cm、[0,1)cm和[-3,-2)cm组:50%(2/4)44.90%(22/49)28.57%(10/35),各组绝对误差均值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当宫颈扩张和胎头下降绝对误差均≥0.5cm时,以-3cm、[0,1)cm组和[-1,0)cm组所占比例依次最大:25%(1/4)&8.16%(4/49)&7.87%(7/89);根据产次进一步分组分析,LP系统和传统阴道检查测量胎头下降及两种方法间误差、绝对误差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联合产次分组,宫颈扩张与胎头下降相关性分析宫颈扩张与胎头下降间存在一定数值对应关系;线性相关关系:Y胎头下降=0.57X宫颈扩张-3.93(r=0.867,R2=0.751,p0.05)、Y宫颈扩张=1.33X胎头下降+6.76(r=0.867,R2=0.751,P0.05);胎头下降达lcm时有60.24%宫口开全,达2cm为84.85%;同一宫颈扩张和胎头下降区间中,在不同产次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宫颈扩张7cm为分界点,在此之前经产妇胎头位置略高于初产妇,7cm后经产妇胎头位置则低过初产妇。[结论](1)在宫颈扩张和胎头下降评估中,LP系统测量结果在精确性更佳,两种方法间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具有替代传统阴道指检的潜能;(2)当宫颈扩张处于[6,7)cm、胎头下降处于[-1,1)cm区间时,两种方法测量宫颈扩张及胎头下降结果误差均较大,LP系统在评估宫颈扩张及胎头下降程度方面更具优势,可作为监测产程进展的一项较客观参数;(3)宫颈扩张与胎头下降间存在一定数值对应关系;(4)同一宫颈扩张和胎头下降区间在不同产次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利用LP系统研究宫颈扩张及胎头下降间的客观数值间对应关系及其在产程进展中的评估意义,有助于缩短临床医务人员培养周期、绘制新型产程图,革新产程进展各期别定义及异常产程判断标准,进而降低过高剖宫产率、保障母儿安全并提高产科质量。
【关键词】:骨盆测量 宫颈扩张 胎头下降 产次 LaborPro分娩监护仪 阴道检查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14
【目录】:
  • 摘要3-10
  • ABSTRACT10-19
  • 前言19-26
  • 第一部分 LaborPro系统在骨盆测量中精确性分析26-40
  • 一、资料与方法26-29
  • 二、结果29-35
  • 三、讨论35-40
  • 第二部分 利用LaboPro系统分析产程进展情况40-69
  • 一、资料与方法40-44
  • 二、结果44-63
  • 三、讨论63-69
  • 全文小结69-71
  • 一、本课题的研究成果69
  • 二、本课题的创新之处69
  • 三、本课题的不足之处69-71
  • 参考文献71-78
  • 综述78-86
  • 参考文献83-8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86-88
  • 致谢88-8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裕萍;;头位梗阻性难产的临床观察[J];北方药学;2013年10期

2 刘凤娥;王秀梅;陈殿红;;会阴体长度及弹性度测量在分娩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09年15期

3 张书芬;龚姗;陈晓冬;李云飞;郝天羽;;单胎头位初产妇产程图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年18期

4 王文博;陆尧胜;黄耀熊;;电磁定位技术在骨盆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1年06期

5 刘琦;;高危妊娠伴胎儿宫内窘迫179例新生儿窒息情况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08年05期

6 曹小英;;单胎头位初产妇600例产程图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22期

7 余燕;侯晓钟;;妊娠合并甲减30例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14期

8 谭华霖;朱斌;柯柬初;王国平;;分娩期会阴体形态学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7年06期

9 刘凤娥;陈殿红;;初产妇分娩期预测会阴体长度及弹性度的临床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08期

10 梅天琼;郑丽波;郭玲;;465例头位梗阻性难产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年2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萍;正常女性骨盆数字化三维重建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2 柯妍;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女性数字化三维骨盆及生理常数的对比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玲;近20年产程时限变化的meta分析[D];南京大学;2012年

2 李兰兰;耳穴贴压干预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的临床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859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6859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8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