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B群无乳链球菌筛查及药敏对比分析
本文关键词:孕妇B群无乳链球菌筛查及药敏对比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无乳链球菌 新生儿感染 围产期感染 妇女生殖道感染 宫内感染 妊娠并发症 胎膜早破 抗菌药物敏感性 自动细菌鉴定 血平板
【摘要】:正B群无乳链球菌(GBS)是孕妇围产期和新生儿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该菌可寄居于妇女阴道和直肠,可引起妇女生殖道感染,尤其妇女在围产期感染可导致胎膜早破、早产、流产及宫内感染等一系列妊娠并发症;在分娩时新生儿经过产道可引起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感染,严重者可造成新生儿死亡。因此如何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新生儿感染;围产期感染;妇女生殖道感染;宫内感染;妊娠并发症;胎膜早破;抗菌药物敏感性;自动细菌鉴定;血平板;
【基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中青年学科骨干培养专项(课题编号fcyy201505)
【分类号】:R446.5;R714.2
【正文快照】: B群无乳链球菌(GBS)是孕妇围产期和新生儿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该菌可寄居于妇女阴道和直肠,可引起妇女生殖道感染,尤其妇女在围产期感染可导致胎膜早破、早产、流产及宫内感染等一系列妊娠并发症;在分娩时新生儿经过产道可引起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感染,严重者可造成新生儿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杰,,王金良;无乳链球菌三种简易鉴定试验[J];临床检验杂志;1996年02期
2 沈定树;周雪艳;;无乳链球菌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8年05期
3 艾辉;宁克勤;林宝虹;李卓成;;无乳链球菌的药敏结果分析及其感染的临床特征[J];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35期
4 樊卫红;赵满仓;刘杰;;42例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耐药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17期
5 郭俊杰;刘超梅;;无乳链球菌致前列腺炎1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年14期
6 林虹;孙九峰;谈宇菲;邓小玲;;感染罗非鱼的无乳链球菌对人致病性的研究进展[J];华南预防医学;2013年06期
7 刘晶;吉彤珍;赵娟;;孕妇感染B群无乳链球菌的耐药性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年16期
8 陆德源;;B群链球菌的感染与免疫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1986年06期
9 吴金花;布日额;锡林高娃;李广兴;王学理;刘燕;;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表面免疫相关蛋白及磷酸甘油酸激酶对奶牛的免疫保护作用[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4年08期
10 沈定树;周雪艳;;无乳链球菌表面蛋白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宏胜;郁杰;李新圃;罗金印;徐继英;;牛源性无乳链球菌培养特性及生长过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任思宇;耿毅;汪开毓;周赵英;刘星星;吴春艳;;一株致病性兔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A];2012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孙晓飞;郭伟良;胡文婷;谢珍玉;王世锋;周永灿;;丹参抗无乳链球菌活性成分提取工艺优化研究[A];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4 孙鑓;郭东春;崔玉东;曲连东;;无乳链球菌诊断技术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张海宝;布日额;郎景民;唐吉思;张婷;;牛乳中无乳链球菌的公共卫生意义及其表面蛋白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布日额;;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表面蛋白抗原性研究[A];第3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胡长敏;徐海洋;郭爱珍;;新型嵌合亚单位疫苗对小鼠无乳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腺炎保护力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三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贾玉萍;周东顺;万仁忠;刘文强;胡敬东;赵宏坤;;巢式PCR检测无乳链球菌16S rRNA方法的建立与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贾玉萍;周东顺;万仁忠;刘丈强;胡敬东;赵宏坤;;巢式PCR检测无乳链球菌16S rRNA方法的建立与应用[A];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学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穆飞飞;孙龚;刘乐锋;李闰婷;邓洪宇;佟春玉;姜海芳;陈亮;呼锐;朱战波;崔玉东;;无乳链球菌Sip蛋白的表达及免疫保护作用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七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邓永强;鱼源无乳链球菌bc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亚单位疫苗和核黢疫苗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2 杜琳;华北地区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亚单位疫苗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3 汪明;分子生物技术检测病原菌及其临床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4 王蓓;基于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筛选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ZQ0910株保护性抗原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菊梅;宁夏地区牛源无乳链球菌主要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的检测与序列分析[D];宁夏大学;2015年
2 杨洪帅;无乳链球菌浓度与水温对罗非鱼免疫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D];广东海洋大学;2015年
3 曾垞聪;罗非鱼无乳链球菌LrrG-Sip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免疫保护作用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4 郭佳;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晓雪;Sip蛋白高亲和性噬菌体介导的牛源无乳链球菌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6 王兆飞;鱼源无乳链球菌透明质酸酶和金属蛋白酶基因缺失株构建及特性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7 彭练慈;抗无乳链球菌中药的筛选及盐酸小檗碱抗无乳链球菌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8 崔静雯;尼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脑膜炎病理损伤的动态研究及无乳链球菌透明质酸酶多克隆抗体制备[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9 李岚敏;无乳链球菌α-烯醇化酶原核表达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10 倪晗;用分子模拟的方法研究无乳链球菌GlnR因子与DNA相互作用[D];广西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944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69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