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调冲汤联合人工周期治疗肾虚肝郁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性月经后期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8 07:44
本文关键词:益肾调冲汤联合人工周期治疗肾虚肝郁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性月经后期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益肾调冲汤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肾虚肝郁 月经后期
【摘要】:目的:采用中药益肾调冲汤联合西药人工周期疗法对肾虚肝郁型DOR月经后期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初步探究中西药联合作用机理,为中西药结合治疗本病开拓新的思路。方法:60例肾虚肝郁型DOR月经后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治疗组服用益肾调冲汤合人工周期,对照组仅服用人工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改善情况、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血基础FSH、LH、FSH/LH、E2水平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窦卵泡数、卵巢体积、阻力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76.67%,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两组单项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在月经周期、经期、经量、色质及性欲减退等方面单项症状积分上,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胸胁乳房胀痛、精神抑郁、烦躁易怒等方面单项症状积分上,治疗后治疗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对照组均较治疗前略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4)两组激素水平变化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FSH、LH、FSH/LH、E2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FSH、LH、FSH/LH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E2值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5)两组患者阴式超声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AFC、卵巢体积、RI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AFC、卵巢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RI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中药益肾调冲汤联合西药人工周期治疗肾虚肝郁型DOR月经后期疗效显著,优于单用人工周期疗法。较之单一人工周期疗法,益肾调冲汤联合人工周期治疗肾虚肝郁型DOR月经后期可明显改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胸胁乳房胀痛、精神抑郁、烦躁易怒等症状,具有突出优势。中药益肾调冲汤联合人工周期治疗肾虚肝郁型DOR月经后期行之有效,安全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益肾调冲汤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肾虚肝郁 月经后期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11.51
【目录】:
- 提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1
- 临床研究11-20
- 一、临床资料11-13
- (一)病例来源11
- (二)诊断标准11-12
- (三)病例选择12-13
- 二、研究方法13-15
- (一)随机分组13
- (二)治疗方法13-14
- (三)观察指标14
- (四)疗效判断标准14-15
- (五)统计学处理15
- 三、一般资料15-16
- (一)两组患者年龄比较(表 2)15
- (二)两组患者病程比较(表 3)15-16
- (三)两组患者病情程度的比较(表 4)16
- (四)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表 5)16
- 四、结果16-20
- (一)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 6)16-17
- (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比较(表 7)17
- (三)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单项症状积分比较(见表 8)17-18
- (四)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激素水平变化比较(表 9)18-19
- (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阴式超声检查比较(见表 10)19-20
- 讨论20-28
- 一、中医病因病机分析20-22
- 二、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22-25
- (一)方药分析22-23
- (二)现代药理研究23-25
- 三、益肾调冲汤疗效分析及作用机理探讨25-28
- (一)方药临床疗效分析25-26
- (二)作用机理探讨26-28
- 结语28-29
- 参考文献29-32
- 综述32-40
- 一、DOR的病因及发病机制32-35
- (一)中医病因病机32-33
- (二)西医对DOR病因研究现状33-35
- 二、DOR的中西医治疗现状35-38
- (一)中医药治疗35-36
- (二)西医药治疗36
- (三)中西医联合治疗36
- (四)其他治疗方法36-37
- (五)中西药结合治疗展望37-38
- 参考文献38-40
- 附录40-44
- 致谢44-45
- 发表论文45-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春兰;夏亦冬;;中药结合激素对卵巢早衰大鼠血清AMH及VEGF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2 王君明;马艳霞;张蓓;李倩薇;崔瑛;;香附提取物抗抑郁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年04期
3 肖刚;周琼花;黄凯铃;黄锁义;黎为能;;香附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33期
4 周中流;刘永辉;;香附提取物的抗抑郁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年07期
5 韦敏;郑生智;马红;吕晔;;枸杞多糖对自然衰老雌性大鼠卵巢保护作用机制的探讨[J];中药材;2011年12期
6 罗爱月;杨书红;王世宣;;卵巢衰老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20期
7 许小凤;谈勇;;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中医证治路径探析[J];环球中医药;2010年05期
8 许小凤;谈勇;陈宣伊;;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证治思路和优势[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年12期
9 凌婷;杨勇健;;怀牛膝的药理作用及其未来应用展望[J];临床医药实践;2009年20期
10 黄欲晓;蔡连香;李亚俐;;中药内服外用法对卵巢储备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年10期
,本文编号:812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81276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