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早产影响因素的分类树模型和交互作用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7 17:17

  本文关键词:早产影响因素的分类树模型和交互作用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早产 分类树模型 交互作用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1.了解该人群的早产发生现状。2.对早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构建早产影响因素的分类树模型,探讨早产的影响因素并筛选出可能存在交互作用的因素进行分析,为早产的早期预测及针对性防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连续调查和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间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分娩的妇女和新生儿相关信息,问卷调查信息主要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围生期保健、孕期健康状况、分娩情况等。运用Epidata 3.0对数据进行录入,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卡方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分类树模型探讨早产的影响因素和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使用Exhaustive CHAID构建早产的分类树模型。利用该分类树模型筛选可能存在交互作用的因素,计算相加和相乘交互作用。探讨早产的影响因素和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1.本次连续收集完整单胎活产问卷资料共4804份,时间范围在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之间,孕妇年龄范围14-59岁之间,平均孕周(38.51±1.9)周,中位年龄为28岁,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199.8±596.6)g。2.本研究收集的4804例新生儿中,早产儿494例,其发生率为10.28%,不同孕周分类下的早产儿分别为:轻度早产347例,中度早产77例,重度早产70例,构成比分别为70.24%、15.59%、14.17%。不同原因的早产儿人数分别为:自发性早产190例,治疗性早产304例,分别占全部早产儿的61.54%和38.46%。3.早产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孕妇年龄、居住地、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产次、4.孕前BMI、孕期增重、孕期是否有呕吐现象、孕期是否发生阴道出血现象、是否被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前三月服用叶酸、产检次数、孕前健康教育、被动吸烟、分娩季节、分娩方式、出生体重、胎盘早剥、胎膜早破、胎位异常、胎儿窘迫、羊水量、是否发生前置胎盘这些因素中,早产儿与足月产儿间的以上指标间的分布不同(P0.05)。5.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中,早产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10.658,95%CI:8.329~13.638)、胎膜早破(OR=2.353,95%CI:1.760~3.146)、胎位异常(OR=2.763,95%CI:1.601~4.770)、胎盘早剥(OR=3.883,95%CI:2.060~7.322)、居住地为农村(OR=1.738,95%CI:1.372~2.201)、产检次数10次(OR=1.688,95%CI:1.326~2.149)、孕期增重不足(OR=1.713,95%CI:1.267~2.314)、孕妇年龄35岁以上(OR=1.432,95%CI:1.094~1.874)、孕期发生轻微阴道出血OR=1.890,95%CI:1.387~2.576)或严重阴道出血(OR=7.218,95%CI:3.204~16.263)。而初产中早产的发生风险比低于经产妇(OR=0.759,95%CI:0.584~0.988),分娩季节在夏季和秋季的孕妇早产的发生风险较春季分娩的孕妇低(OR=0.755,95%CI:0.578~0.986)、(OR=0.689,95%CI:0.510~0.930)。6.构造早产影响因素的分类树模型,结果显示:该分类树模型共包含3层,13个结点,7个终末结点。该分类树模型共筛选出6个解释变量,分别是妊娠期高血压、产检次数、孕产史、胎膜早破、孕期阴道出血和孕妇居住地。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增加了孕妇发生早产的风险,是早产的首要危险因素。其中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早产的发生比例(42.3%)明显高于未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6.3%),在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中,孕妇居住地成为影响这类人群发生早产风险的重要因素。在居住地在农村的孕妇,经产为影响早产的主要危险因素。居住地在农村的孕妇发生早产的比例高于城市。而在未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中,产检次数10次成为影响早产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产检≥10次者影响早产发生的主要因素为胎膜早破,发生胎膜早破者(10.7%)高于未发生胎膜早破者(2.5%)。而产检10次的孕妇中,主要影响早产的危险因素为孕期是否发生阴道出血,发生阴道出血者早产的发生风险较高。7.利用分类树模型筛选出早产的影响因素中可能存在交互作用的因素,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产检次数之间存在正相加交互作用,RERI=10.296,(95%CI:4.907~15.686),AP=0.520,(95%CI:0.384~0.657),S=2.213,(95%CI:1.628~3.00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城乡间对早产影响存在正相加交互作用RERI=6.761,(95%CI:0.643~12.878),AP=0.341,(95%CI:0.106~0.575),S=1.559,(95%CI:1.067~2.280)。产检次数与胎膜早破在早产发生存在相乘交互作用,OR=2.026,(95%CI:1.401~2.932)。结论: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导致早产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未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发生早产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产检次数不足10次,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且居住地为农村的孕妇发生早产风险较高。2.阴道出血、胎膜早破、胎位异常、孕期增重不足、年龄35岁也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早产的风险。分娩季节在夏秋季者较分娩季节在春季者发生早产的风险低,初产妇发生早产的风险较经产妇低。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产检次数之间存在正相加交互作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孕妇居住地存在正相加交互作用,产检次数与胎膜早破之间存在相乘交互作用,利用分类树模型可快速筛选交互作用项,与logistic回归模型联合使用可以更深层次挖掘早产的影响因素。为降低早产发病率及促进母儿健康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学依据。4.应将居住地为乡村的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列为防治早产的重点人群。孕期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对于妊娠期生殖道感染积极治疗,预防胎膜早破的发生,减少早产的发生率,降低围生儿死亡率,促进母儿健康。5.分类树模型和logistic回归相结合可以对早产的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挖掘,并且可以从众多因素中识别出可能存在交互作用的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早产 分类树模型 交互作用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14.21
【目录】:
  • 摘要6-9
  • Abstract9-13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13-14
  • 前言14-18
  • 1 对象与方法18-22
  • 1.1 研究对象18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18-19
  • 1.3 诊断依据及定义19
  • 1.4 统计学处理19-20
  • 1.5 质量控制20-22
  • 2 结果22-38
  • 2.1 孕妇及新生儿基本特征22-23
  • 2.2 孕周分布与早产的发生情况23-26
  • 2.3 早产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26-30
  • 2.4 早产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30-31
  • 2.5 早产影响因素的分类树模型31-33
  • 2.6 早产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分析33-38
  • 3 讨论38-45
  • 3.1 早产的发生情况38-39
  • 3.2 早产的影响因素分析39-41
  • 3.3 分类树模型与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41-43
  • 3.4 早产影响因素间交互作用分析43-45
  • 4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52
  • 综述52-60
  • 参考文献57-60
  • 致谢60-61
  •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61-62
  • 个人简历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国城市早产儿流行病学初步调查报告[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年01期

2 朱秋丽;张涛;丁云芳;张学兰;赵根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儿童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的回归树分析[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1年04期

3 赵光临;;深圳市2008年高龄产妇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21期

4 姜为,许海凤,张仁贵,吴擢春;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年07期

5 杜琳;刘伟佳;刘伟;林汉生;麦锦城;何秀芳;张维蔚;林国桢;;SPSS中的分类树模型在分析伤害影响因素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10年05期

6 张勇晶;陈坤;金明娟;范春红;;应用分类树模型筛选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年06期

7 黄玫,于晓莉,王燕;产前检查及其研究现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1年02期

8 周爱芬;赵瑾珠;章一鸣;张斌;;武汉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不良妊娠结局大样本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年18期

9 毛圆圆;胡文斌;刘琴;刘丽;黎渊明;杨丹丹;;昆山市2001年-2009年早产儿流行病学分析[J];江苏医药;2014年13期



本文编号:870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870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8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