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围绝经期女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8 05:44

  本文关键词:围绝经期女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围绝经期 高血压 糖尿病 高脂血症 肥胖


【摘要】: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女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变化。方法选择女性患者640例,其中正常对照组310例,围绝经期组330例;所有患者均询问病史,并进行实验室和体格检查。统计分析围绝经期女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变化。结果围绝经期组的BMI、SBP、DBP、FPG、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围绝经期组的高血压、糖尿病、空腹葡萄糖受损、超重、肥胖、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混合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及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经其他项目校正后,围绝经期组发生高血压、糖尿病、空腹葡萄糖受损、超重、肥胖、血脂异常及冠心病风险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存在血压升高、糖、脂代谢紊乱、肥胖和超重等情况。
【作者单位】: 青田县中医医院;
【关键词】围绝经期 高血压 糖尿病 高脂血症 肥胖
【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14ZB139)
【分类号】:R711.75
【正文快照】: 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性激素分泌减少,雄性激素相对升高,体内生理环境发生显著改变,机体出现系列反应,常伴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升高,包括糖、脂代谢异常和血压升高、体重指数增加等,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率病明显高于围绝经期前女性,严重影响了中老年女性的身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荣富 ,丁杰锋 ,屠凤娟;围绝经期女性的四种激素检测分析[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3年04期

2 朱洪英;;谈围绝经期女性的健康教育[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年03期

3 黄依琴;傅卜年;;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监测[J];浙江临床医学;2007年05期

4 侯敏;唐茂芹;;围绝经期女性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年20期

5 刘一;张逸凡;王茜;杨巍;陈笑艳;荆珊;赵立波;张春燕;魏丽`u;李小平;冯婉玉;钟大放;方翼;;来曲唑片在中国健康绝经期女性志愿者人体生物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英文)[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3年02期

6 李小艳;马建芳;李淑杏;陈长香;;围绝经期女性产生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中医;2013年01期

7 郑顺杰;吴洁;;围绝经期女性患者住院期间焦虑抑郁情绪调查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年24期

8 梁春卉,梁伯平,张晶;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与血脂关系分析(附116例报告)[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9年05期

9 艾浩;;避开您的“多事之秋”:谈围绝经期女性的情志调养[J];中华养生保健;2006年08期

10 康子妮;;空气污染对绝经期女性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余俊文;刁伟霞;杨同广;陆锦波;刘奔流;杨剑;;绝经期女性血尿酸水平及相关指标分析[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赵玉英;汝磊生;李俊峡;王冬梅;丁超;齐书英;;非绝经期女性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郎雁;王燕;张幼红;段杰;;围绝经期女性补充雌激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Q萌怂,

本文编号:8737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8737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c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