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芳香化酶表达的研究及178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临床分析
本文关键词: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芳香化酶表达的研究及178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临床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子宫内膜息肉 芳香化酶 绝经期 雌激素 绝经后 子宫内膜息肉 良性 恶变
【摘要】:第一部分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芳香化酶表达的研究目的:通过对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芳香化酶表达的研究,进一步探索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绝经后需要在宫腔镜下取环的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体循环卵泡刺激素和雌激素,宫腔镜下取环同时取少量子宫内膜组织;选取绝经期内膜息肉者为实验组,检测卵泡刺激素和雌激素,取其息肉组织为实验组一,并且取距离息肉较远的萎缩的子宫内膜组织为实验组二。对满足入选条件者,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选取30例。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子宫内膜中及息肉中芳香化酶的表达,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进行图片分析。选取外周血雌激素及免疫组化芳香化酶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IOD)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息肉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为:56.43-117.6 m IU/ml之间,非息肉患者46.51-105.6m IU/ml,均大于40m IU/ml,均属于绝经后水平。息肉组和内膜正常组血清雌激素水平分别为:(16.09±1.37)pg·m L-1和(15.88±1.22)pg·m L-1,均属于绝经后水平,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2,t=0.64)。息肉中芳香化酶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为(0.1013±0.0007),远离息肉的子宫内膜中该酶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为(0.0251±0.0027),非息肉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中芳香化酶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为(0.0245±0.0004)。以α=0.05为检验水准,息肉中芳香化酶的表达明显高于远离息肉的子宫内膜中该酶的表达,二者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00,t=146.9);息肉中芳香化酶的表达与正常内膜中芳香化酶的表达进行比较,息肉中该酶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中该酶的表达,统计学差异显著(p=0.000,t=488.5);远离息肉的子宫内膜中芳香化酶的表达水平稍高于正常子宫内膜中该酶的表达水平,但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24,t=1.18)。结论:1.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不依赖于体循环雌激素水平的升高;2.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可能与子宫内膜局部芳香化酶过表达和局部雌激素形成有关。第二部分178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目的:通过对良性及恶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发病年龄段、肥胖及合并症的发生情况的比较,来寻找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可能的危险因素,提高临床医生对息肉恶变的警惕性。方法:收集178例自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因子宫内膜息肉行电切术的患者的资料。这些患者中,169例良性,良性者所占的构成比为94.9%(169/178),9例恶性,所占的构成比为5.1%(9/178)。对良性组和恶性组中患者的发病年龄段、阴道流血、肥胖(体重指数≥25kg/m2)及合并症指标所占的比例分别进行对比。统计学方法为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收集的时间短,恶变的病例数量较少,根据期望数值选择连续校正的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年龄≥60岁者,恶性组中3例,良性组中为74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074,p=0.781),即在良性和恶性子宫内膜息肉中年龄大于60岁者的比例没有差别;阴道流血在恶性息肉组中7例,在良性息肉组中为52例,将两组中阴道流血的比例进行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x2=6.532,p=0.011),即恶性组阴道异常流血者所占比例高于良性组;恶性组中高血压的例数为4例,良性组中的高血压患者为31例,将高血压在良性组和恶性组之中的比例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2.218,p=0.136);恶性组中糖尿病患者5例,良性组为23例,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x2=8.398,p=0.004),即恶性组糖尿病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良性组;恶性组中高脂血症患者7例,良性组中高脂血症患者43例,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x2=9.140,p=0.003),即恶性组高脂血症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良性组;肥胖在恶性组中8例,在良性组中70例,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x2=6.012,p=0.011),恶性组中肥胖患者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良性组。结论:1.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伴随阴道流血者可能更容易恶变;2.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合并肥胖、高脂血症和糖尿病者可能更容易发生息肉恶变。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 芳香化酶 绝经期 雌激素 绝经后 子宫内膜息肉 良性 恶变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11.74
【目录】:
- 中文摘要7-10
- Abstract10-13
- 第一部分 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芳香化酶表达的研究13-30
- 前言13-14
- 材料与方法14-17
- 1. 材料14-15
- 2. 方法15-17
- 结果17-19
- 讨论19-24
- 1. 关于子宫内膜息肉19-20
- 2.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机制20-21
- 3. 芳香化酶简介21-22
- 4.绝经后 EP 与雌激素22-24
- 结论24-25
- 参考文献25-30
- 第二部分 178 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30-37
- 资料与方法30
- 1. 临床资料30
- 2. 方法30
- 3. 统计学方法30
- 结果30-31
- 讨论31-34
-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37
- 综述37-44
- 参考文献41-4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44-45
- 致谢45-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建女;子宫内膜息肉致不孕2例报道[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1年04期
2 才仁卓玛;数目巨大的子宫内膜息肉一例报告[J];青海医药杂志;2001年05期
3 丁志英;子宫内膜息肉误诊1例[J];山东医药;2002年21期
4 徐大宝,薛敏,程春霞;宫腔镜下钳夹摘除和电切除宫内膜息肉的比较[J];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5 金慧佩,朱世钗,王海,杨琰,赵雅萍,黄福光,黄品同;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与宫腔镜对照[J];上海医学影像;2003年03期
6 王映辉;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22例分析[J];华西医学;2004年01期
7 樊雪霞;子宫内膜息肉超声图像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4年13期
8 熊奕,佘志红,王慧芳,卢峻;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何洁莲;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52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年15期
10 郭莉,丁亚波,郝冬梅;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治疗中的作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萍;黄志平;黄智华;刘镭;刘敏;;子宫内膜息肉的经阴道超声检查[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凌梅希;葛海萍;胡美燕;;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诊断[A];2007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李江萍;荣雪余;朱强;;子宫内膜息肉经阴道超声的声像图表现[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二届全国妇产及计划生育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解左平;金社红;王敏;袁华;周佳梅;;经阴道实时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A];2008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刘海花;郑春梅;曹霞;;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6 罗红;杨太珠;杨帆;田雨;陈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届全国妇产及计划生育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李福康;;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A];第一届全国妇产科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李慧敏;朱雪莲;陈丽霞;吴琪;戴珂珂;赵亮;;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的价值[A];2006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朱慧莉;黄薇;宋豪;程燕;;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诊断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球华人妇产科学术大会暨第三次全国妇产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0 于敬会;许为;;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A];东北三省第四届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魏开敏;子宫内膜息肉易致不孕[N];大众卫生报;2006年
2 程怀孟;子宫内膜息肉要摘除[N];大众卫生报;2009年
3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童剑倩;子宫内膜息肉需要治疗吗[N];家庭医生报;2005年
4 陆曙民;为什么要重视绝经后阴道流血[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博;曼月乐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茹;经阴道三维超声官腔造影对子官内膜息肉诊断价值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3 冯雪莹;NF-KB、CD10及CD133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D];承德医学院;2015年
4 牛婧雅;关于子宫内膜息肉和内膜息肉切除术对不孕症患者妊娠率影响的Meta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5 孙淑红;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芳香化酶表达的研究及178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临床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6 陈艺华;绝经后女性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癌前病变及癌的危险因素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7 左卫微;子宫内膜息肉的研究进展[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8 王轩;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进展[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9 徐勇;宫腔声学造影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对比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10 李燕;宫腔镜电切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79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879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