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rk1B在卵巢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本文关键词:Dyrk1B在卵巢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卵巢癌 Dyrk1B 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 蛋白印迹法
【摘要】:目的:检测Dyrk1B在卵巢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并使用Dyrk1B抑制剂AZ191干预卵巢癌细胞,观察其对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及Dyrk1B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Dyrk1B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1)蛋白印迹法检测多种卵巢癌细胞中Dyrk1B蛋白的表达,并检测Dyrk1B抑制剂AZ191对卵巢癌细胞Dyrk1B蛋白表达的影响;(2)MTT比色法检测AZ191对OV2008、C13、A2780S和A2780CP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2)流式细胞术检测AZ191对OV2008、C13、A2780S和A2780CP细胞凋亡的影响;(4)免疫组化法检测Dyrk1B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卵巢癌细胞Dyrk1B蛋白表达:A2780S、A2780CP、OV2008、C13、SKOV3、OVCAR3、OVCAR4、OVCAR5和OVCAR8细胞中普遍表达Dyrk1B蛋白,加入Dyrk1B抑制剂AZ191后,OV2008、A2780CP细胞Dyrk1B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2)AZ191作用卵巢癌细胞后生长抑制率的比较:MTT比色法检测显示,不同浓度(1、5、10、25μM)Dyrk1B抑制剂AZ191干预OV2008、C13、A2780S和A2780CP细胞48h后,实验组细胞生长抑制率随着抑制剂浓度增加而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AZ191作用卵巢癌细胞后细胞凋亡率的变化:5μM、10μM AZ191干预OV2008、C13、A2780S和A2780CP细胞,四种细胞凋亡倍数(实验组凋亡率/对照组凋亡率)均随抑制剂浓度的增加而增高;(4)免疫组化检测Dyrk1B在119例卵巢癌临床标本中的表达,包括浆液性癌77例、粘液性癌17例、子宫内膜样癌15例、透明细胞癌10例,并以19例正常卵巢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发现Dyrk1B在卵巢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表达率为90.8%(108/119),而在正常卵巢组织中Dyrk1B的表达率仅为15.7%(3/19),二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卵巢癌组织中Dyrk1B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Dyrk1B在卵巢癌组织和细胞中均有表达,Dyrk1B抑制剂AZ191对各种人卵巢癌细胞株(OV2008、C13、A2780S和A2780CP)的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AZ191在下调卵巢癌细胞Dyrk1B蛋白表达同时诱导其发生凋亡。研究结果提示Dyrk1B可能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临床上可能成为卵巢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关键词】:卵巢癌 Dyrk1B 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 蛋白印迹法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7.31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英文摘要9-11
- (一)前言11-12
- (二)材料和方法12-21
- 一、实验材料12-14
- 1.细胞来源12
- 2.组织标本来源12-13
- 3.主要试剂及来源13
- 4.主要仪器设备及来源13-14
- 5.主要试剂的配置14
- 二、方法14-20
- 1.细胞培养14-15
- 2.蛋白印迹法检测卵巢癌细胞Dyrk1B蛋白的表达15-18
- 3. MTT法检测卵巢癌细胞的活力18-19
- 4.流式细胞学技术分析细胞凋亡19
- 5.免疫组化法检测Dyrk1B的表达19-20
- 三、统计学处理20-21
- (三)结果21-27
- 1.蛋白印迹法检测卵巢癌细胞中Dyrk1B蛋白表达及AZ191对卵巢癌细胞中Dyrk1B蛋白表达的影响21
- 2.MTT法检测AZ191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21-23
- 3.流式细胞学技术分析AZ191对卵巢癌细胞凋亡影响23-24
- 4.免疫组化法检测Dyrk1B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24-27
- (四)讨论27-29
- 1.Dyrk1B在卵巢癌中的表达27-28
- 2.Dyrk1B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28
- 3.Dyrk1B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28-29
- 结论29-30
- 参考文献30-32
- 综述32-39
- 参考文献36-39
- 致谢39-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丹,王志学,陶晓珏;卵巢癌组织多药耐药性的临床研究[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2年06期
2 王强武,苏明权,李立文,李哲;卵巢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测定[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24期
3 夏志军,张淑兰,李春洪,梁桂云;卵巢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的表达[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卢丹,王志学,陶晓珏;卵巢癌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蛋白表达及其临床价值[J];肿瘤防治杂志;2004年05期
5 李晓艳;王泽华;;卵巢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的表达研究[J];华中医学杂志;2005年06期
6 杨静华;杨永辉;马志敏;;骨桥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J];河北医药;2007年04期
7 章颖;马向涛;袁桂兰;;细胞周期素H与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7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肿瘤防治研究;2009年04期
8 胡捷;张立新;;卵巢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骨桥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17期
9 耳丽雪;刘凤巧;;卵巢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J];医学综述;2011年08期
10 李苗;王静;吴建荷;;卵巢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状;王琪;张玮;唐步坚;李力;;卵巢癌组织中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2 李聪;董晓静;朱云珊;胡丽娜;孙才新;米彦;;能量可控陡脉冲影响卵巢癌组织线粒体的剂量学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球华人妇产科学术大会暨第三次全国妇产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成夜霞;张丽;杨容;昌晓红;崔恒;;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卵巢癌组织中与细胞受体和免疫相关的基因[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球华人妇产科学术大会暨第三次全国妇产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陈香玲;刘叙仪;蒋蔚;李蔚范;;卵巢癌组织多药耐药基因及相关蛋白表达与预后和生存期[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杨国奋;;卵巢癌组织中clusterin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检测[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王新艳;李玉华;朱韫春;张慧林;刘悦芳;唐奇;冯振卿;;卵巢癌组织KLK11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病理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郑美莲;区宝祥;李孟达;陈丽珍;李辉梅;;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抑癌基因在人卵巢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8 柴芸;;雌激素相关因子在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球华人妇产科学术大会暨第三次全国妇产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王林;常晓天;赵燕;;PADI4在不同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及病变过程的关系[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朱亚飞;熊振芳;高国兰;黄清水;;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在人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淋巴结转移相关[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林杨;卵巢癌组织中NOB1的表达及其在卵巢癌发生中作用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李晓翠;67kDaLN-R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反义核酸治疗卵巢癌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史玉林;卵巢癌组织和细胞系中KLK9、KLK14基因表达及性激素对卵巢癌细胞生长和其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4 杨瑛;泛素—蛋白酶体系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差异性表达研究及阻断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促凋亡作用机制的初步分析[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晔;卵巢癌组织中CD24、B7-H4及PC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陈婧盈;Dyrk1B在卵巢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3 翟振伟;卵巢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分布特征与患者预后的关系[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4 程妮;Hsa-miR-181a-5p在卵巢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5 解秀禄;卵巢癌组织中P~(73)基因的表达及意义[D];青岛大学;2002年
6 王丹丹;HE4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D];蚌埠医学院;2012年
7 孔燕;脂肪酸合成酶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山东大学;2011年
8 孙晓华;KLK11基因在卵巢癌组织的表达与预后的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9 栾朝辉;Syk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青岛大学;2009年
10 王新艳;卵巢癌组织中KLK11基因的表达意义[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95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895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