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治疗性早产267例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2 12:44

  本文关键词:治疗性早产267例临床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治疗性早产 发生率 发生因素 分娩方式 分娩时机 剖宫产术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性早产的发生率、发生因素、分娩方式、分娩时机及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发生的267例治疗性早产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性早产的发生因素、不同孕龄治疗性早产儿的并发症及围生儿死亡情况。结果治疗性早产发生率为3.33%,占早产总例数的51.35%。产前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导致治疗性早产的前两位因素。治疗性早产组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自发性早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性早产组的早产儿窒息率显著低于自发性早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性早产组的产妇产后出血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显著低于自发性早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龄≥34周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明显低于孕龄34周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性早产已逐渐成为早产的主要原因,适时选择治疗性早产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提高围生儿存活有益处。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产科;
【关键词】治疗性早产 发生率 发生因素 分娩方式 分娩时机 剖宫产术
【分类号】:R714.21
【正文快照】: 治疗性早产是指因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而需要提前终止妊娠者[1],占早产总数的8.7%~35.2%,平均为25.0%[2]。近年来,治疗性早产有上升趋势,本文对我院收治的治疗性早产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其发生率、发生因素、分娩方式及对母儿预后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广旺;丰润县1997~2001年围生儿死亡及影响因素[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2年03期

2 王敏华;54例围生儿死亡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03年03期

3 晋雅仙,应爱珍,陈志宏;58220例围生儿监测情况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年10期

4 张勇,王燕,范钦颖,魏栋;北京和平街地区围生儿死亡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4年03期

5 芦莉;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围生儿死亡11例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年08期

6 毕淑芳;1999年-2003年围生儿死亡分析[J];中国病案;2005年08期

7 杨晶;;围生儿死亡52例原因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6年06期

8 胡科丽;况莉;;围生儿死亡原因的相关因素分析[J];贵州医药;2006年08期

9 瞿福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围生儿死亡15例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5期

10 姜作彦;刘光发;;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与围生儿死亡分析[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易桂英;陈玲;胡小清;凌斌;;围生儿死亡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李桦;马玉燕;宋佳伦;马丽娟;;近5年重度子痫前期围生儿死亡临床分析[A];2007年中华医学会—强生西部学术讲座全国产科危重症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陈平洋;吴勇;季美君;周红女;;长沙市5年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吴黎;熊承良;苏萍;;哇巴因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A];湘鄂赣首届性与生殖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杨孜;王丽娜;石凌懿;刘朝晖;叶振亚;叶蓉华;王威;黄萍;;不同阶段自发早产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慧敏;16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及母婴结局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2 董高霞;216例围生儿死亡临床资料分析及干预措施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0年

3 邵芳;不同类型早产与围生儿存活及发病的关系[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4 詹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围生儿死亡相关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5 刘畅;29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因素及围生儿结局病例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6 冯敏;9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7 孙震;123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00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900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8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