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围产儿死亡情况调查分析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围产儿死亡情况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2006-2015年重庆市围产儿死亡发生情况,为减少围产儿死亡制定预防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5年孕满28周至产后7 d的围产儿死亡进行监测,观察围产儿死亡发生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2006-2015年重庆市医院监测围产儿死亡11 039例,死亡率平均为9.07‰,年度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6.687,P0.01)。男性围产儿死亡率平均为8.96‰,而女性围产儿死亡率平均为9.20‰;20岁产妇组、20岁~35岁产妇组、≥35岁产妇组平均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14.17‰、7.96‰、16.25‰。2015年重庆市围产儿死亡死因构成前5位分别是出生缺陷(29.78%)、孕母合并症(8.27%)、脐带因素(6.48%)、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4.39%)、胎盘因素(3.80%)。结论重庆市迫切需要加强出生缺陷3级预防、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强化孕期保健服务能力建设,从而达到减少围产儿死亡的目的。
【作者单位】: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保健部;
【关键词】: 围产儿死亡 监测 干预措施
【分类号】:R714.7
【正文快照】: 围产儿死亡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反映妇幼保健工作成效重要指标。围产儿死亡率同时也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期望寿命的重要因素[1]。开展围产儿死亡监测,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是围产保健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2]。目前,我国围产儿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美玲;奉贤县围产儿死亡123例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0年07期
2 乔惠民;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有关因素探讨[J];河南医药信息;2001年08期
3 武文静;宁波市海曙区1990~1998年围产儿死亡的调查[J];现代实用医学;2001年03期
4 尚玉珍;连云港市1999~2000年围产儿死亡调查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2年07期
5 万爱华,修新红,万爱琴;浅析围产儿死亡评审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4年02期
6 周霁;1992~2002年围产儿死亡回顾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4年13期
7 周斌;连冬梅;;围产儿死亡273例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6年04期
8 袁军;徐慧兰;;婚检取消对长沙市某区围产儿死亡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06年06期
9 崔玲;周秀萍;崔予琳;郭华峰;;1996-2005年郑州市围产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年02期
10 沈静;王安;李中华;陈军;;长沙市某区2004~2005年围产儿死亡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8年2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经;;无锡市妇幼保健院1988~1995年围产儿死亡率分析[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2 王惠英;李蓉;姜梅芳;;苏州市1984~1999年围产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及主要死因分析[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3 杨琳;任东平;赵磐琳;刘华平;殷建清;林晓宇;;产前产时多参数监护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中的作用探讨[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4 陈宏;;422例围产儿病理解剖分析[A];新世纪全国首届小儿综合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李艳;杨剑秋;;40例围产儿死亡分析[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张秀荣;李广太;;妊娠人生大事,务使母婴安全——五年围产儿死亡分析[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王贵贞;刘芳;;十堰市2004年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王衡;;流动人口的围产儿死亡因素分析[A];2007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围产医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谭洁;朱山林;汤雪娟;;132例围产儿死亡分析[A];2008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张宝芹;;21718例围产儿死亡率及死因分析[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东坡;郑州围产儿缺陷率上升[N];河南日报;2006年
2 记者付东红;增补复合营养素不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N];健康报;2013年
3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 过伟华;围产儿尸体解剖处理告知有讲究[N];健康报;2011年
4 韩建梅 陈李杰 陈茂梁;胎儿畸形仍是围产儿主要死因[N];健康报;2006年
5 记者 蒋炜宁;死亡孕产妇中2/3家中非法接生[N];宁波日报;2006年
6 徐晓宁;城市孕产妇围产儿死因有变[N];健康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玲霞;上海某区接产医院2006-2011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D];复旦大学;2013年
2 于莎;171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3 杜秀萍;山西省围产儿死亡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4 沈静;长沙市某区2004-2005年围产儿死亡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徐丽丽;1996~2007年我国大陆地区围产儿腹裂畸形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D];南华大学;2011年
6 陈棱丽;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周立波;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14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914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