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对白念珠菌的免疫机制
本文关键词:宿主对白念珠菌的免疫机制
【摘要】:正白念珠菌是人类常见的病原真菌之一,也是重要的定植菌。临床上区分白念珠菌定植和感染非常困难。2009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关于念珠菌病的指南认为,痰培养发现念珠菌临床意义有限,不推荐治疗。这规范了临床上常见过度的预防性抗真菌治疗,但也带来了确需抗真菌治疗时的困惑。从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上看,不同状态的白念珠菌必将引起宿主完全不同的免疫反应,因此从宿主免疫反应上或许能对定植/感染的判断有所帮助。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南京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基金】: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院管课题(2011028)
【分类号】:R392
【正文快照】: 白念珠菌是人类常见的病原真菌之一,也是重要的定植菌。临床上区分白念珠菌定植和感染非常困难。2009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关于念珠菌病的指南认为,痰培养发现念珠菌临床意义有限,不推荐治疗。这规范了临床上常见过度的预防性抗真菌治疗,但也带来了确需抗真菌治疗时的困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珍云;徐键;;Toll样受体与女性生殖道免疫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7年03期
2 马海霞;刘光伟;赵勇;;γ型干扰素、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自身免疫病[J];免疫学杂志;2007年01期
3 周慧娟;IL-5对感染粪类圆线虫幼虫的小鼠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的作用[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2年01期
4 王丽芳;肖长义;;机体对HPV L1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J];免疫学杂志;2006年S1期
5 杨桂彬;胡伏莲;;胃肠屏障的生理基础[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8年05期
6 王晓杜;沈阳;马志永;;细胞自噬与机体免疫机制及抗微生物感染的关系[J];生命的化学;2010年06期
7 彭慧;田志刚;;具抗原呈递功能的NK细胞新亚群:IKDC细胞[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9年10期
8 王克夷;;糖免疫学[J];生命的化学;2009年03期
9 张帅;许林;;微RNA与免疫系统[J];生命的化学;2010年03期
10 褚万立;;Toll样受体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J];医学综述;2006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印则;章扬培;张志欣;周一炎;宫锋;;血小板在适应性免疫及炎症中的作用[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龚爱华;许燕;张志坚;孙湘兰;吕力为;杨勇;朱健;殷凯;苏一星;顾燕兰;许化溪;;脂多糖上调SD大鼠大脑皮质锥体细胞TLR4和IL-10R表达的研究[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3 金顺子;刘树铮;;X射线对J774A.1细胞模式识别受体及其转接蛋白的影响[A];全国医用辐射防护与安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李柏青;梁华;梁友宝;徐丹;彭美玉;陈勇;;不同γδT细胞亚群在抗结核杆菌感染中的免疫作用及其意义[A];“细胞活动 生命活力”——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全体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田志刚;孙lm;魏海明;张建;;天然免疫识别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6 林书祥;;Toll样受体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7 姚翠梅;韩文愈;雷连成;孙长江;刘珊珊;;CD4~+T细胞表位预测及其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三届中国兽药大会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吴雄文;;T细胞识别的研究进展[A];湖北省暨武汉市免疫学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汪凤麟;周荣斌;魏海明;孙lm;田志刚;;Th17分化研究进展[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10 韩岩梅;李和仅;张明刚;曹雪涛;;CD11b~+Gr-1~+髓样抑制性细胞亚群通过膜结合性TGFβ诱导NK细胞失能的相关机制研究[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蒋明 通讯员 王怀民 鲁伟;细胞抗病毒天然免疫研究有新成果[N];健康报;2008年
2 艾伦·阿德雷姆 世界著名免疫学家和细胞生物学家 翻译 严家新;疫苗的春天[N];光明日报;2011年
3 记者 白毅;HER2抗体抗肿瘤效应免疫新机制被发现[N];中国医药报;2010年
4 张田勘;没有免疫就没有生命[N];文汇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兴楼;固有免疫细胞AIM2炎性体通路在抗HCMV免疫机制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胡军浩;p38对MKP-1表达的调控及其在固有免疫中的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7年
3 高继鑫;小鼠B淋巴细胞吞噬功能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4 张永胜;一种人微卫星DNA来源的抑制性寡核苷酸功能及构效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薛峰;钩端螺旋体感染的转录组学与钩体结构生物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金晶;LRRFIP2和CD11b负向调控免疫应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郑美娟;急性HBV感染模型中BNK细胞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梁婷;固有免疫标志物MIF与TLR5在监测同种移植排斥中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杨明金;E3泛素连接酶CHIP和Nrdp1在免疫应答反应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张伟;Krǔppel-like factor家族成员KllfO对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调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俊;非特异性免疫效应分子在呼吸道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2 梁传宇;免疫细胞辐射诱导免疫反应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3 杨永红;D181调控TLR9信号影响DCs分泌CXCL-10的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4 王慧文;LL-37基因转染对巨噬细胞活化及信号转导分子表达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3年
5 王战争;CHO细胞表达的重组OCILRP2蛋白的研制[D];河南大学;2012年
6 李心朋;外膜蛋白18(Hp1125)参与幽门螺杆菌免疫逃逸机制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7 张记;肠上皮细胞编码microRNAs在轮状病毒感染及肠道耐受中的作用与相关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8 黄尚辉;天然钙网蛋白和重组钙网蛋白免疫生物学活性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郭佳;TLR配体诱导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获得产生全反式维甲酸的能力[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闵少颖;5种人IgG溶血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03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1303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