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PGC-1α的表达对PD模型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抑制PGC-1α的表达对PD模型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帕金森病 PGC-1α 慢病毒 多巴胺能神经元 胶质细胞 炎症反应 MPTP C57BL/6小鼠
【摘要】:帕金森病(P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的第二种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也是中老年中发病率较高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PD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运动迟缓、僵硬、震颤和姿势不稳定性。虽然这些症状已经是PD的经典描述,但最近其被公认为是一个更加复杂的疾病,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NMS),如抑郁症、睡眠障碍、感觉异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认知能力的下降。研究发现,与PD发生密切的因素主要有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α-突触核蛋白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炎症反应等,但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在上述众多因素中,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反应是引发PD的主要因素。线粒体是生命个体中直接提供能量的细胞器,其在维持神经元正常功能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线粒体复合物Ⅰ(mitochondrial complexⅠ)是线粒体呼吸链中最大的复合体,是线粒体发挥氧化磷酸化功能的关键。其异常可以引起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增多,从而引发细胞损伤,乃至死亡。除此之外,胶质细胞诱发的炎症反应对PD的影响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在正常情况下,胶质细胞处于静息状态。当神经元损伤导致免疫原性分子释放时,胶质细胞呈现变形形态,并显示出相应的活化表型。神经炎症最显著的特点是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与增生。胶质细胞的激活可以产生大量有害的活性氧(ROS)和活性氮(RNS),与此同时,还可以分泌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如TNF-α、IL-1β、IL-6和干扰素γ(IFN-γ),结合神经元受体从而启动细胞的死亡途径。近年来,有多种生理功能活性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功能除了对线粒体的生物发生及代谢过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外,还发现PGC-1α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NF-κB信号通路来抑制胶质细胞的激活与增生而抑制炎症反应的过程,从而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但在PD发生过程中,PGC-1α起到何种作用?其表达的变化与炎症反应和PD发生之间是何种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研究拟通过降低PGC-1α的表达,观察其表达情况与炎症反应之间关系、是否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以及是否可以改善PD小鼠的症状等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本研究以C57BL/6小鼠为对象,用立体定位注射方法将构建的抑制PGC-1α表达的慢病毒载体注射至小鼠的一侧黑质,饲养28 d后,再通过腹腔注射MPTP的方法复制PD小鼠亚急性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立体定位saline,腹腔注射saline,记为saline+saline组)、实验对照组(立体定位saline,腹腔注射MPTP 30 mg/kg,记为MPTP+saline组)、实验空载组(立体定位空载慢病毒载体NCKD,腹腔注射MPTP,记为MPTP+NCKD组)、实验组(立体定位抑制PGC-1α表达的慢病毒载体,腹腔注射MPTP,记为MPTP+KD组)。采用行为学方法检测帕金森症状;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黑质内TH、PGC-1α等阳性细胞,以及小胶质细胞的标记物Iba1(ionized calcium-binding adapter molecule 1,Iba1)的数量和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Glial Fiber Acid Protein,GFAP)的累积光密度;FJC染色法检测凋亡细胞的数量;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H、PGC-1α蛋白在黑质内的表达情况,以探究抑制PGC-1α的表达对PD小鼠行为症状,以及炎症反应相关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情况的影响,揭示PGC-1α、炎症和PD之间的关系。所得实验结果如下:1.用腹腔注射MPTP(30 mg/kg)的方法成功复制出PD小鼠模型。并随着MPTP注射天数的增加,存活的多巴胺能神经元、PGC-1α阳性细胞逐渐减少,凋亡细胞数逐渐增加;TH、PGC-1α蛋白表达量越来越少;炎症反应越来越重,最终确定MPTP最佳损伤时间窗为3 d。2.成功构建了抑制PGC-1α表达的慢病毒载体,用q PCR方法检测出最佳干扰靶点,通过荧光法测定出病毒的最佳滴度为5×108 TU/ml。3.MPTP+KD组黑质DA能神经元数量较MPTP+saline组显著减少(P0.05);MPTP+KD组小鼠自主活动及站立次数较MPTP+saline组呈下降趋势,而转棒掉落次数以及游泳停顿时间较MPTP+saline组呈递增趋势,但均无统计学差异。4.MPTP+KD组黑质PGC-1α阳性细胞数较MPTP+saline组显著减少(P0.05),这表明立体定位注射抑制PGC-1α表达的慢病毒载体起到了减少PGC-1α表达的作用。5.定位注射抑制PGC-1α表达的慢病毒载体后,MPTP+KD组黑质内小胶质细胞以及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量较MPTP+saline组显著降低(P0.05)。提示炎症反应降低。通过上述结果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炎症与DA神经元的存活与凋亡确定了MPTP最佳损伤时间窗为3 d。2.筛选出抑制PGC-1α表达的慢病毒载体,病毒滴度为5×108 TU/ml。3.抑制PGC-1α的表达,显著减少黑质DA能神经元存活数量、增多其凋亡,同时也降低小胶质细胞以及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程度。上述结果表明,抑制PGC-1α的表达,可通过影响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而降低炎症反应。本研究为防治帕金森氏病提供了基础资料,但相关的机制还有待于后继的进一步研究。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42.5;R-3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士波;腹部照射所致炎症反应刺激造血[J];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2001年06期
2 ;我国科学家发现调节人体炎症反应新机制[J];中国科技产业;2007年08期
3 ;健康老人抑郁症状与炎症反应相关[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04期
4 唐宏;;炎症反应 中国科学家谈科学[J];科学观察;2009年04期
5 张荧荧;李渊越;韩家淮;;炎症反应,健康卫士还是癌症帮凶?[J];中国基础科学;2012年02期
6 ;发展炎症反应概念——哺乳动物抗菌肽及其基因表达调控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1年08期
7 段金成;丁志峰;和红兵;;炎症反应介质对炎症影响机制的探讨[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年S2期
8 彭代智;;烧伤后炎症反应的病因、分子机制及防治对策[J];中华烧伤杂志;2005年06期
9 李成龙;屠伟峰;;炎症反应在胃黏膜防御中的作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10 赵红梅;阮海华;;不同盐离子对单核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勇;;炎症反应的研究现状与未来[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受体、肿瘤和免疫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欧阳文;何慧娟;王意;;围术期炎症反应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英文)[A];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张卫茹;侯凡凡;刘尚喜;郭志坚;周展眉;;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部位的炎症反应[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濮红梅;尹忠诚;刘秉成;李胜开;冯锦红;;血液透析患者血清IL-10与炎症反应及营养状况的关系研究[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陆志伟;黄慧;姜纯国;徐作军;;辅助性T淋巴细胞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关系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俞佳;王仲;;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与炎症反应[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周晓艳;徐营营;谢兆宏;许继平;毕建忠;;炎症反应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研究进展[A];2011全国老年痴呆与衰老相关疾病学术会议第三届山东省神经内科医师(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8 张会云;崔克亮;曹书华;;炎症反应,凝血机制与MODS的发病机理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第五届全国危重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燕艳丽;邱海波;杨毅;许红阳;王丽;孙辉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家兔肺部及肺外器官炎症反应的变化[A];第六届全国危重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周晓艳;徐营营;谢兆宏;许继平;毕建忠;;炎症反应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研究进展[A];山东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一唯邋记者 王春;我科学家发现调节人体炎症反应新机制[N];科技日报;2007年
2 王蔚;我国科学家发现调节人体炎症反应新机制[N];大众科技报;2007年
3 记者 徐瑞哲;第三者“插足”抑制炎症反应[N];解放日报;2007年
4 记者白毅;炎症反应中淋巴结重塑新机制被揭示[N];中国医药报;2011年
5 记者 耿挺;寻找炎症反应蛋白[N];上海科技报;2007年
6 信文;“IL-10”蛋白调节炎症反应[N];医药经济报;2002年
7 知陶;把炎症反应排除在外[N];医药经济报;2002年
8 韩秀霞;Capase-12蛋白参与炎症反应[N];中国医药报;2005年
9 范晓艳;免疫系统“出错” 救星变灾星[N];医药经济报;2003年
10 高春东;软组织挫伤用抗生素无效[N];大众卫生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二珍;HMGB1在PRRSV感染中的作用及Glycyrrhizin抗PRRSV活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2 韦超;GIT2抑制TLR介导的炎症反应[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3 杨潇;草鱼白细胞介素1β诱导表达的负调控机制及其在炎症反应中的意义[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NURULIARIZKI SHINTA;[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5 张宇丝;汉滩病毒感染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因子的产生及诱发炎症反应的机制[D];第四军医大学;2016年
6 吴越;载脂蛋白E及其拟肽COG1410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7 张兵;Mer受体酪氨酸激酶调控脂磷壁酸诱导的炎症反应及在金葡菌吞噬中的作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8 赵继萍;抑制STAT3信号通路活化对LPS诱导的ARDS炎症反应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9 李亚玲;S1PR1调控不同毒力新城疫病毒诱导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10 林超;NLRP3介导的神经炎症反应在颅脑创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要萌萌;Mdx小鼠骨骼肌中炎症反应和mpeg1的表达[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张晓莹;去铁胺对脂多糖诱发的小鼠中枢神经炎症反应与记忆损伤的改善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3 陈凯;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内质网应激及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4 张凯;MiR-322负调控LPS诱导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5 李雪寒;HSPA12B在抑制LPS所致内皮细胞炎症反应中的必要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6 曹春琪;麦冬不同部位对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及其物质基础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穆卫涛;LPS诱导鸡几个炎症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8 赵兰婷;NOTCH信号通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9 陶丽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激动剂抑制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10 何文;PAK4在乙型脑炎病毒感染介导神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30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1430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