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共刺激分子B7-H1参与肿瘤免疫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6-23 04:48

  本文选题:B-H + 肿瘤免疫逃逸 ; 参考:《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3年04期


【摘要】:B7-H1是继B7-1和B7-2之后发现的第3个B7家族分子。B7-H1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调节性T细胞(Treg)的分化以及抑制性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抑制免疫应答。B7-H1高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表面,它可通过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因此高表达于肿瘤细胞的B7-H1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免疫逃逸过程。B7-Hl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和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紧密相关。此外,B7-H1也参与上皮间质转化过程,提示该分子还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和转移有关。通过靶向干预B7-H1通路,有望重建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这一策略在临床实验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Abstract]:B7-H1 is the third B7 family molecule found after B7-1 and B7-2. B7-H1 can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 lymphocytes, promot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regulatory T cells (Treg) and inhibit the secretion of cytokines. It can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immune response. B7-H1 is highly expressed on the surface of various tumor cells. It can induce lymphocyte apoptosis by binding to the corresponding receptor on 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herefore, the overexpression of B7-H1 in tumor cells may be involved in the immune escape process of tumor.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B7-Hl in tumor tissu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is of tumor patients. In addition, B7-H1 is also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 which suggests that B7-H1 may also be involved in tumorigenesis and metastasis. Through targeted intervention of B7-H1 pathway, it is expected to reconstruct the immune response of 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o tumor, inhibit tumor growth and metastasis, and thus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umor treatment. This strategy has also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clinical trials.
【作者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六队;第四军医大学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924)
【分类号】:R392.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朱德胜;朱绍兴;黄世勇;陈剑晖;方荣金;赖智双;;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B7-H1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0年03期

2 刘书漫;刘国红;张钦宪;刘占举;;B7-H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年08期

3 朱明;孙静;王辉;茆勇;吴玉玉;张学光;;负性共刺激分子B7-H1和B7-H4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1年05期

4 辛利军;焦志军;丁庆;路丽明;周芸;周光炎;;B7-H1协同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并诱导产生抑制性T细胞[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7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晓凤;巴彩霞;高辉;张美云;白雪峰;;Bcl-2和PD-L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与大肠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J];癌症进展;2011年06期

2 李芳;王炜;段国威;宋青;吴晓玲;;粉尘螨变应原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J];临床荟萃;2012年20期

3 张美云;杨永岩;王新花;李晓凤;;Bcl-2、PD-L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6期

4 徐一鹏;朱绍兴;李永生;王敏;;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B7-H3的表达及意义[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2年02期

5 李晓凤;巴彩霞;袁海清;张美云;白雪峰;高辉;;B7-H1和Bcl-2在人结直肠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肿瘤;2012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志松;化疗药物对结肠癌细胞SW480中免疫共刺激分子B7-H1的诱导及机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鹏;负性协同刺激分子B7-H1在人结直肠癌表达的调控机制[D];苏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莉娟;王贵吉;牛虹;邢鑫;;结肠癌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表达及意义[J];肿瘤基础与临床;2007年02期

2 李明,顾晋;中国结直肠癌20年来发病模式的变化趋势[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惠华,陈慰峰;P物质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调整作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1989年02期

2 张玉勤;;人工抗体治疗脑病[J];国外医学情报;1992年05期

3 李岩,邢飞跃;含CpG基序的寡核苷酸对树突状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5年07期

4 陈杰;陈勇;龚建平;;NKT细胞及其免疫功能[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许珂;魏萍;;益生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年01期

6 余传信;;调节性T细胞与寄生虫感染免疫调节[J];中国热带医学;2009年01期

7 申娜;陈乃耀;郑丽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8 冉宇欣;用"人类化"小鼠抗体治疗爱滋病[J];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86年03期

9 夏海滨,金伯泉,许辉,赵宁,刘雪松,黄传书,朱勇,李恩善;TLSF_(JM)对T细胞IL-2R表达和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调节作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1年06期

10 敏江;;嵌和抗体的制备与应用[J];国外医学情报;1991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牛春;姜洪杰;黄松;;IL-2对旋毛虫不同虫株的免疫调节[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崔乃杰;崔乃强;崔华雷;付强;;SIRS-MODS-MOSF与免疫调节障碍(IRD)及免疫麻痹(IP)——(有关SIRS-MODS发病机理及对策的商榷)[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3 夏圣;许熊飞;郭振红;易海;岳思标;厉倩;曹雪涛;;肝脏基质微环境诱导造血前体细胞分化成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的研究[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4 黄波;;Tim-3,从免疫调节分子到肿瘤相关的分子[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周光炎;;Ⅱ类反式激活因子、免疫调节和临床疾病[A];山东免疫学会、山东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6 蒋红;;《外周T细胞免疫调节亲合力模式》与“自我非我辨别”[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栾希英;张光波;段巧艳;胡玉敏;於葛华;段祥;张学光;;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外周血T细胞活化增殖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8 彭景ii;;预防和治疗SARS DNA疫苗及其免疫机理的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9 单保恩;杨兴肖;马鸣;刘丽华;艾军;赵连梅;张小芳;;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T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A];河北省免疫学会第六次免疫学大会资料汇编[C];2010年

10 王勇军;董莹莹;宦有娟;丁斐;顾晓松;;HMGB1的两种亚型具有不同调节功能[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华经纵横经济信息中心生物医药部;国际抗体治疗药物热点聚焦[N];医药经济报;2005年

2 日闻;日本合成能消灭癌变白细胞的抗体[N];医药经济报;2005年

3 郭莲舫;心理障碍可致感染性疾病[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4 记者 唐先武 特约记者 肖鑫;一种新型泛素化酶可有效清除病毒感染[N];科技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聂翠蓉;小小纳米抗体潜力大[N];科技日报;2005年

6 樊凤辉;新型抗体有望同时治疗两种疾病[N];医药经济报;2004年

7 冯立中;抗人轮状病毒牛丙球蛋白研制成功[N];健康报;2008年

8 白毅;β—arrestin1蛋白核内新功能被发现[N];中国医药报;2008年

9 王博;抗体工程的新纪元[N];北京科技报;2010年

10 曲鸽;干细胞技术:人类生命新福音[N];华夏时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莲娣;香菇多糖对约氏疟原虫感染BALB/c小鼠红内期免疫应答调节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2 孙昭;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及其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3 陈月;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对抗原提呈细胞分化与功能的调节作用[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4 张光波;人共信号分子B7-H3在炎症反应及肺癌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5 郭振红;凋亡信号和免疫微环境对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6 许冬梅;P-gp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05年

7 黄钢;LPS刺激调控U937细胞表达B7-H1机制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8 史丽云;小鼠树突状细胞表面新型免疫抑制性受体DIgR2的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韩飞;基因重组毕赤酵母表达阿片肽对小鼠免疫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10 边莉;HGF基因修饰的MSC生物学特性及免疫调控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再发;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学特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2 陈真;催乳素/催乳素受体途径介导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2年

3 濮海平;免疫调节细胞因子白介素-10基因克隆化及原核重组白介素-10蛋白的制备[D];青岛大学;2004年

4 孙安娜;肿瘤微环境诱导不成熟树突状细胞为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古彦铮;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T细胞负性协同抑制作用[D];苏州大学;2009年

6 文兰英;辅助抑制分子在诱导口服免疫耐受中的增强效果[D];延边大学;2007年

7 毛飞;骨髓间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D];江苏大学;2005年

8 舒震;血清中可溶性B7-H1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意义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9 柏莹;混合皮肤移植中自体角朊细胞通过表达B7-H1而产生免疫抑制作用的相关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10 陈志松;化疗药物对结肠癌细胞SW480中免疫共刺激分子B7-H1的诱导及机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55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055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7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